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路径探析

2020-12-16 03:00周洋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建筑

周洋

摘 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市场化,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建筑行业逐步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创效能力,也间接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099

引言: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之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适者生存”的挑战,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进行着越来越严格的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以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前提,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 成本管理的原则

1.1 全面化原则

成本管理的全面化原則是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全员、全方位管控。工程项目的高质量推进需要各个岗位、各级领导的共同参与,只有强化提高每位参与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并共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

1.2 目标性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程项目施工前,应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全周期策划,制定成本标准并确定合理目标,施工期间按照策划书确定的成本标准进行成本管理控制,对出现的偏差给予高度重视并分析原因、及时改进。过程成本控制的目标要严格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工作环节中,通过明确并细化责任,为成本目标的控制奠定基础。

1.3 节约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势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成本管理就是要对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以实现工程项目低成本投入、高质量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要秉持节约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但节约原则的体现并非是通过降低施工质量来控制成本,而应以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前提,通过对施工工艺、流程、环节等方面的合理改进或优化实现成本的有效管控,助力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管理意识缺乏的问题。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应当贯穿全过程,工程管理的人员应当增强与材料管理、劳资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的沟通,以便开展后续的成本管理工作。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些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导致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混乱,施工材料也存在浪费的现象,导致企业的建造成本增加。

2.2 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一般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项目管理制度陈旧。工程项目上大多使用职务或职责性的项目管理制度,鲜有层次性或要素性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标准含糊不清。形成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在于促进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而很多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程序含糊不清,尤其体现在跨部门工作程序上。三是成本管理制度的构建多为原样照搬或是借鉴成本管理章程,未充分结合工程项目具体实际,成本管理无法做到有据可依。

3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有效路径

3.1 开展全面财务预算工作,编制合理施工方案

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有效降低成本,就应当将重心放在财务成本管理过程中。只有提高对于财务预算与决算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财务的规范化管理目标,企业就要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并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编制小组,以此对财务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遵循相关的管理原则,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合理性。在开展合理预算编制工作的同时,设置职能部门。财务管理人员要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对于内部各个环节的预算支出进行精准的控制。也就是说,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只要使用了资金,就需要进行预算调控,并且做好后期的编制分类工作,由财务部门与项目部门进行核定。针对其中涉及的人工费用、原材料使用等归纳到预算的范围中,以此保证预算的合理性。

3.2 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建立施工单位会计责任制

就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只有明确会计财务管理主体,并且对其他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并且制定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才能实行对成本的有效把控。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编制会计账簿、完善财会制度等,将重心放在资金开支、财务收支审批以及会计人员岗位管理的过程中。在开展施工工作之前,应当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对会计进行统一的核定。在建立施工单位会计责任制之后,明确会计责任,还需要对事中的成本管理情况进行把控,注重成本支出的检查工作。在之后对财务成本进行监督,做好财务结算的核销工作。

3.3 实行财务动态化管理,严格财务审批与核算制度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企业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就需要对财务活动进行更严格的管理,还要做好会计核算与财务审批方面的工作。在实际的审批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结合资金的使用需求,不断强化对施工单位的引导,保证收支单据与资金交易都经过领导层的审批。就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应当结合单位的核算方式,开展核查账簿的工作,以便尽早发现信息与数据错误的问题,保留原始的会计凭证。但就目前的施工工作进行分析,如果要想实现动态化的管理目标,相关工作人员就应当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进行控制,严格财务审批与核算制度,并对数据进行集成化管理,将成本汇总到一起,将受到工程施工变动影响而产生的成本进行报备。例如增加施工量、市场原材料价格等,都需要展现在动态化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结束语:总而言之,开展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既能有效促进建筑企业降本增效,又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要结合战略目标,避免无效成本的产生,由此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以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来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肖观辉.浅析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9(4):180-181.

[2] 陈康龙.建筑企业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7):148-149.

[3] 龚秋元.关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18).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