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提升幼儿交往能力探究

2020-12-17 06:37岳海燕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伙伴同伴

□岳海燕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和人打交道,进行各种各样的交往。对幼儿来说,交往活动重要且必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助力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借助交往活动,幼儿能对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幼儿就能克服性格缺陷,使他们的行为越来越符合社会规范。作为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了解生活。在游戏过程中,社会中的任意一个角色都可以拿来扮演,可以随时模拟不同的社会环境。所以,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感知并体悟成年人的生活以及世界,交流活动就会得到推进。正因如此,角色游戏具有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育的价值不可低估。

一、幼儿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过多以自我为中心。所谓以自我为中心,指的是做任何事都只考虑自己的喜好或需求,完全不考虑他人,由此会给交往带来困难。此类幼儿性格十分执拗,从来不关心他人,很难相处。目前,中国幼儿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他们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家长给予他们过多的爱,使得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一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情绪往往就会产生很大波动。

交往过程中随时可能产生冲突。对幼儿园中的儿童来说,一个不起眼的玩具、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会引起冲突,并且在冲突中不懂退让,有时还有可能出现攻击性的行为。然而,他们若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与技巧,这些冲突就不会发生。对幼儿来说,他们的很多行为几乎都不是有意为之的,面对系列冲突,教师应积极应对、适时纠正,以免幼儿变得冷酷、自私与麻木。

不具有分享意识,合作缺乏主动性。依据相关研究,大部分幼儿的交往能力都很差,他们不具备交往的意愿,也不具备沟通的技巧。此外,他们还不懂和他人进行分析与合作。很多幼儿园中的幼儿都有很强的占有欲,自己喜欢的玩具只能自己玩,不想也不愿意分享给其他幼儿。在集体游戏过程中,他们不愿意与别的幼儿展开合作,在这种状态下交往能力不可能得到改善。

二、角色游戏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现在,物质生活渐趋富足,很多家长都会溺爱孩子,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很多幼儿形成自私和霸道的性格。他们拒绝和伙伴分享,拒绝合作,这非常不利于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借助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就会慢慢变得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性格也会得到改善。借助角色扮演,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对不一样的社会角色有所了解与体验,他们就会逐渐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慢慢地变得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角色扮演游戏使得幼儿变得宽容、充满理解与关爱,变得乐于分享、乐于合作。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一,角色游戏天生对幼儿具有吸引力,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幼儿会把自己对角色的一些看法说出来,会对角色的动作、语言展开模仿,此外还和别的角色展开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词汇量变得丰富,口语能力得到很好锻炼。第二,游戏过程通常轻松而又欢快,并且游戏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容易使幼儿愿意去合作、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使语言能力得到锻炼。第三,随着语言能力的提升,幼儿日常和同伴就会进行更多的联系与交往,由此表达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第四,游戏扮演活动结束,可以带动儿童对游戏进行评价,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自由发言,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断培育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和外部世界关系的认知,它的形成依赖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不同人的语言、态度等,个体逐渐形成对自我的认知。角色游戏中会有不同类型的角色,借助角色扮演,幼儿逐渐形成对自我的认知,由此他们学会把自我与伙伴进行区分,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此外,随着自我意识的提升,幼儿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顺畅地展开。[1]

三、角色游戏培育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促使幼儿学习交往技能。借助角色游戏,幼儿能够对各种各样的角色进行扮演与模拟,由此他们可以领悟不同角色具备的情感特征。通过扮演,幼儿可以掌握不同的劳动技能,促使幼儿对劳动者产生更深入的认识,知道生活的不易。此外,借助游戏,可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约束,就能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掌握交往技能,同时能够帮助形成自信心。[2]

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园会组织系列的游戏活动,可以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吸引力,由此促使幼儿和其他伙伴进行交往。以角色游戏为媒介,幼儿与同伴之间保持紧密联系,进行交流与合作。借助角色扮演,幼儿逐渐懂得和其他伙伴进行交往,以及懂得遵守秩序。此外,角色游戏会给幼儿提供更多交往机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以前的想法,尝试了解自己的伙伴,同时获得交往技能,由此交往能力就会得到很好锻炼。

关注游戏过程,可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有益的引导,让他们和同伴分享游戏时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游戏就会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会给幼儿提供交往机会。若游戏中产生问题,尚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到解决。此外,教师要适时抓住好的时机,对游戏进行点评,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游戏就会变得更加丰富。游戏结束之后,教师要带着幼儿对活动进行回顾,让他们说说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存在哪些收获等,并且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角色游戏培育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可行办法

围绕幼儿的兴趣,构建积极、有益的游戏环境。对幼儿来说,他们会在生活中对大人进行无意识的观察与学习,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就会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借助角色游戏,幼儿可以角色为媒介,呈现他们认知中的世界。幼儿是在环境中成长的,对幼儿的成长来说,温馨、舒适、充满爱的环境十分重要。通过“孟母三迁”故事,我们会发现,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环境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若交往环境轻松、欢快,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容易展开,交往能力很快就能提高。[3]除了良好的交往环境,尚要借助游戏活动来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的培育。幼儿在不断成长中,他们就会逐渐觉得一个人玩耍十分无聊,变得想和其他孩子进行交往,由此获得充分的快乐。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给孩子提供更多可以一起游戏的机会。角色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吸引力,“过家家”就属于角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积累的知识,对成年人的行为举止进行下意识的模仿。通过上述行为,幼儿进行着自我教育,他们就会进一步深入认知一些社会角色。进行游戏的时候,要支持与鼓励幼儿的合作,可以促使他们很好地融入集体,认识到交往的价值。构建游戏环境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促使幼儿和伙伴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友爱。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一般是他们社会交往的起步,交往过程中对交往环境的感受会对社会交往意识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关注幼儿交往的环境。

调动幼儿进行交往的热情和积极性。所有的幼儿都要从以我为中心的家庭中走出来,逐渐地融入集体生活——这是幼儿成长的过渡阶段。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来说,幼儿园时期是幼儿成长与发展重要的转折阶段。教师可以给幼儿多一些鼓励,让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主动地和周围的伙伴交往,这利于他们自信心的确立。此外,教师尚应让性格开朗的孩子带动其他孩子,通过互相鼓励,更好展开交往活动。

五、结束语

通过交往不同的人,可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对幼儿来说,进行同伴交往,能够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借助角色游戏,幼儿就能深入地对同伴进行了解,由此促使幼儿的交往活动有机会展开。此外,伴随着交往,幼儿的成长就会增添快乐。下意识地培育幼儿交往能力与意识,提高他们的交往技能,对幼儿之后更好地踏入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若幼儿可以积极地进行交往活动,他们就会拥有更多的自信,勇敢地拥抱未来。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伙伴同伴
角色扮演游戏
伙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新伙伴
我的“好伙伴”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寻找失散的同伴
角色扮演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