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校大脑”打造“双师”学校

2020-12-17 06:37张双庆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脑精准作业

□张双庆

《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正式公布,在社会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在教育界也引发剧烈讨论,因为“减负”一直是基础教育的痛点与难点。《方案》 指出:减负工作必须坚守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校内外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笔者看来,作业时间、补习时间和睡眠时间,其实都是反映学业负担的客观指标,而学业负担的主观感受,才是影响学习与成长的关键变量。如果能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情绪,那么学习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而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学习就大有潜力可挖。自主求知就不是负担,而罔顾学生身心健康的压榨则是巨大的负担。

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如果要回应新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必须直面这样三个矛盾:第一,学习的效率与负担之间的矛盾;第二,学习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第三,学习的压力与动力之间的矛盾。这三个矛盾如果能够在全社会层面实现破题,基础教育的面貌就会发生改变,学校办学的生态也就会良性正向生长。直面挑战,学校必须有为。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杭州西兴中学,我们经过尝试与摸索,提出基层学校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打造“学校大脑”,建设“双师”学校,即通过数据化的手段,打造一个全方位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的数据平台,每一位教师都要有“学校数据分析师”和“人类灵魂工程师”两种身份,以此实现精准化教学、个性化教育,最终实现“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育人目标。

一、教师工作自带数据属性

以往我们的教育普遍停留在经验层面,学校教师通过自己的视听观察,采集到各种来自学生的数据反馈,经过自己大脑的计算加工,从而产生相应的教学策略。但是这样的路径具有局限性,也具有不确定性,并且难以复制,更难传承。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职业本身,自带数据属性。一个个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个鲜明的案例,就是一个个数据单元。一般情况下,这些数据,将会随时间的流逝,慢慢消亡,从而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然而,经过统计和研究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找到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找到适合本地区本学区生源层次学生成长的教育策略,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杭州二中老校长徐承楠先生出版了一本书《成功无规律》,记录的是从一所百年名校走出去的21 位社会精英,其标题中所说的“无规律”,但在字里行间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相对宽松的环境、对兴趣爱好的保护与基本习惯的养成。

众多周知,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是在教育的第一线,潜心钻研、不断累积,最后才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在20 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普遍对传统教育产生信任危机之际,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潜心“八年研究”,终于推动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我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集聚30 多年的办学经验积累,确立“活教育”的目标是“做现代中国人”,提出了五个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服务精神,要有世界的眼光。这充分说明了长期的实践数据累积对于教育研究的重要性。

二、教育需要科技赋能

现今社会,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了成为教育家的可能,让每一所学校都有了成为实验学校的基础。科技支撑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说,科技支撑是学校综合治理中的最重要一环,数据归集是学校治理的重要方式,数据分析能力是未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指标。所以说,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学校数据分析师”。

学校的目标是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强干的“中台”和一个强大的“后台”做支撑。所谓的“中台”,即算法;所谓的“后台”,即数据库。算法由学校的管理层和教研部门制订,技术部门负责建立;而数据库则由全体教职员工们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建立学校数据库的目的,则是为了给每一个学生“精准画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目前,教师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快速“诊断”,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社会上常常把教师和医生职业相提并论。我们可以看到,医生的职业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新科技的参与程度很高。以往“望、闻、问、切”的手段,虽仍然保留,但逐步被机器检测所代替的趋势也很明显,精细化程度高,对症下药也就更有了可能。教师的职业“进化”却不明显,个人经验仍占主导,精细化程度不高,对学生进行“诊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教育满意度不高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了解不够充分,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或者,用一个不好的比喻,大部分教师还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情况,因为教师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学生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传统学校的教学,停留在经验的层次,而缺少实证的研究。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师脑海里的重难点,而非是每一个学生的重难点,以至于常常用“所有人”代替了“每一个”;教师很少研究课堂教学有多少知识冗余,课后作业有多少“陪做”;教师常常用平均分,来代替整个班级学生的真实水平。这些问题,使学校无法有效实现个性化教学。对此,我们采取过程管理的办法,把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数据都收集起来,从而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精准画像”,然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这样,我们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这些数据的积累,就形成了学校独有的数据库;数据积累越多,“学习者模型”就会越清晰,对学生的精准测评也就会越准确。所以,学校大脑不是外铄的,而是内生的,它有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有着“越用越聪明”的特点。

三、建设“学校大脑”,初步实现“精准教学”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我校“学校大脑”,初步实现给每一个学生“精准画像”,构建个性化知识图谱。学生的错误资源是知识图谱中最有效的“像素”。此作业的内涵不仅仅是学生的回家作业,而且囊括各种场景下的“学生任务”。常态的学习还跳不出“学习—复习—作业—巩固”的往复过程。学生错误资源积累在传统模式下最佳的办法就是每个孩子自备“纠错本”,把错题抄在一个单独的本子上,供以后复习时使用,来有效地避免再次发生错误。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学习工具。但是这些错题没有经过系统的分析,就不能诊断出这个学生在知识能力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样的强化补救。

个体学生与“学习者模型”之间的比较分析,是教师研究教学的重要手段。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那教师在课堂中,只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生怕遗漏知识点。但是,通过学生家长端的作业反馈,教师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就可以知道学生预习作业中的题目正确率,就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与历年来学生这个知识点的平均掌握情况,可以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信度与效度。这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是一面自我对照的镜子,可以随时提供自己课堂反思的依据,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基础作业”+“个性化推送”的模式,是有效解决课业负担过重的方法。我们把学生入学以来所有的学习数据,进行了归纳之后,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某一个学生适合哪一个层级、哪一个难度的练习。然后根据这个学生的层级,推送相关难度的作业,从而真正实现分层作业和精准化推送。个性化教育,必须要有落地的抓手。“因材施教”,其实是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因材施教、因人设材和因材施策。抓好作业的推送,其实就抓住了常态教学的“牛鼻子”。

学科数据之间的互补,是增强教学协同性的关键。教师不仅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每一位学生本学科的“画像”,还可以看到这个学生其他学科的知识“画像”,这样,就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情。越到高阶段学习,学科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如果教师能够善用知识的联动,往往可以起到协同提升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学校大脑”的实现手段

在许多一线的教师看来,数据库的名称似乎太遥远。其实,千万不要望而生畏、望而却步。因为,数据就是教师工作的日常。依赖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拍照扫描功能的日益强大,教师们要做的,就是把作业的正确率、听讲的专注度、考试的难易度等日常统计,输入学校已经搭建好的平台里。

经过多年科技辅助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学校大脑”的建设,至少有三个原则:第一,不能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曾经风行一时的平板课堂、多媒体学习等模式,有些代替了现有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很多负面的效应,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第二,不能加重教师负担。目前教师工作应该说是非常紧张而繁琐的,许多一线教师的精力投入,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如果一项新的技术手段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那么它的生命力也不会长久;第三,不能耗费大量的资源。学校探索的是一种教育教学改革的普遍模式,如果它需要耗费过多的资源,那么就不具备推广的价值,或许就变成了一种门面和摆设。学校提倡的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用很直接的手段,就能够把学生的学习数据,录入“学校大脑”。

五、“学校大脑”改变了学校治理的模式

学校日常工作的数据化,给学校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学校新的治理体系。

第一,它改变了教师的合作模式。在传统学校中,教师各自为战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教师之间的资源缺少交流和沟通。而建设“学校大脑”,就要求教师们必须形成一个共建的资源库。因为,要实现学生知识的精准评测,就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题库。而题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卷帙浩繁的工程。如果老师之间缺少精诚合作,仍然按照传统的模式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学习共同体,那么我们的校本资源库就不可能完成,精准评测也就失去了的基础。

第二,促进了教师的集体备课。当学生的作业数据通过教师端或家长端进入了学校大脑之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就一清二楚。教师们如何来把课堂这个主阵地,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能够在课堂上让绝大部分同学突破他们的知识瓶颈,就成了研究的重点。汇聚众人之智,实现“课堂之治”,集体备课是关键。

第三,改变了作业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每一位学生的作业都由两部分组成,即“基础作业+个性作业”。其中50%的作业是每个同学都必须完成的,经过教师普遍调研的基础性作业。同时,每一位学生还有50%的个性化作业,每个同学都不一样。在以往情况下,许多学生都是作业的“陪作者”。他可能在这个知识点上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但是却成了统一布置作业的牺牲品,仍然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在“精准化”的作业推送,都是他知识的薄弱点与他需要自我完善的方面。这不仅有效,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候,单纯的课业负担的压力,就变成了自我完善的动力。

第四,为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学校把学生的各个学科的能力水平,都进行了精准评测,就形成了这个学生的学习思维雷达画像。从中,就可以得出基本结论,这个学生在哪些学科方面掌握得比较快,对哪方面知识比较敏感、兴趣比较浓厚,也为学生未来的生涯规划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甚至也为以后学生应该升入怎么样的高中,选择哪些选考课程,将来报考什么样的专业,从事哪些职业,提供了数据支持。数据分析,能够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现初始的发展方向,避免在学习中始终处于懵懂的状态。

六、数据分析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大脑”解决教学的效率问题,但这并不是学校工作的全部。立德树人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正如前面所说,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能力和情感发展不足的问题。学生缺少担当,不顾及他人感受,不关心社会公益,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学生身上存在的薄弱点。笔者在学校中曾专门做了班会课的调研,班会课的教育效果堪忧,绝大部分的班会课还处于事务性的布置阶段。哪怕是主题性比较强的班会课,也存在着明显的疏离感。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比较远,很难在内心深处打动学生,发生一次直达灵魂深处的洗礼。

笔者认为,我们的德育效果差,除了时间的因素外,更主要的还是我们不了解学生,或者说是不了解“现在”的学生。打动、感化、引导学生灵魂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充分地了解他们。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

那么如何利用“学校大脑”,实现精确了解、改变我们现有的德育模式呢? 至少我们有三个方面的事情可以做。第一,“学校大脑”有助于实现家校充分融合。根据学校管理的需求,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班级日志”的模块,凡与这位学生相关的人员,都可以在模块内进行客观记录。班主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特点,添加不同的标签,也可以授权值日班长或者特定人员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日志中所有的数据汇总,家长都可以在家长端查看,并且可以提出质疑、点评和交流。这样,家校之间的沟通就会无比顺畅。家校信息得以共享之后,学校就可以更及时地跟进和指导家庭教育,从而提升整个教育的合力。第二,“学校大脑”为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可能。教学效率提高以后,学生的时间就会省出来,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到社会实践和拓展课程中来,就可以有丰富的社团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而且,“学校大脑”还有着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目前,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就开出了20 几种拓展课程,比较典型的包括戏剧、金工、模式、机器人等课程。学校也跟许多社会资源进行合作,自己不具备师资条件的课程,只要学生需要,就可以引进社会资源,来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三,“学校大脑”还可以实现学生的“性格画像”。“班级日志”记录了学生在校生活的日常行为,“数据中心”记录了学生在校的学习行为,最终形成了学生在校生活的全貌。学生的性格气质、个性特征、爱好特长、发展趋向就会非常明晰。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下一步进行智慧教育提供了依据,更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提供了可能。数据画像,可以很冷静,但是我们的教育行为却可以很温暖,因为我们走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真正做到了“以心育心”。

采用数据分析会使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研究者,也会造就一大批教育的专家,更会造就一大批“知人善任”“因材施教”的“明”师。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既是立,也是破,是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是让教育回到“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上来。教育既要育智,更要育人。因此,我们要用“学校大脑”,把智育指向每一个人,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我们还要用“双师学校”,培养出更多身心俱健的合格公民,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大脑精准作业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