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和教师“同频共振”*

2020-12-17 12:27邓小华
中小学校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长班级学校

□邓小华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要素。学校有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校长所描绘的教育愿景才能化作现实。校长是教师成长的引路人,校长必须深入到教师当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愿望,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凝心聚力,促进价值认同、目标认同、行动认同。校长不仅要成为学校发展的设计者、组织者、策划者,而且要成为教师思想的引领者。

一、校长应和教师共情,帮助制定规划

校长都是从一线教师历练出来的,在工作中要时常回眸自己的成长足迹,回忆自己教育教学历程与心路。校长从教师成长为学校的管理者后,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蹲下身来,用同理心善待身边每一位教师,认真帮助他们分析优势和短板,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为每位教师量体裁衣,帮助他们合理定位,弄明白“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从“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的发展轨迹入手,科学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二、校长应和教师共研,指导专业成长

校长要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在班子配备时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名单,确保性别、年龄、学科等结构科学合理。要改变传统的专业发展管理模式,学校可以设立教师发展中心,由校长亲自担任主任,分管教师专业发展的副校长担任副主任,全体校级班子成员每个人都要负责落实几门学科业务指导工作,通力合作,建构起团队专业发展立体网络指导组。

校长要告知全体教师校级领导成员进班级听课,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挖掘优点、发现短板,是助力工程。校长原则上每天也要深入两个班级听课,听课前一天要和任课教师做一些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如何解读课程标准、分析学情、研究教材、设计教学内容、运作课堂的策略等,课前,校长要提前到班级和孩子们交谈,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等情况。课上,校长既要关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是如何演绎的,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思维发展程度、创新表达等。下课后,校长要立即和教师进行评课反馈,赏析教师课堂亮点,分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形成共识后,校长要把交谈的要点打印成电子文档,发给授课教师,提醒他们据此不断提升自己,过一段时间后再进一步比对和跟进。

校长要注重日常巡课,每天要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全校班级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观察,检查教师是否按学校设置的课程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改正,每天聚焦诸如板书设计、新课导入、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任意一项内容,形成电子文稿,及时发布在教师微信群里,对好的做法树立榜样大力表扬,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向全体教师提出改进意见。

校长要率先垂范,带头耕种一块“试验田”,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任教一个班级的日常教学工作,同时要把教研教改前沿的信息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同时,校长要和搭班的老师配合默契,研究“同堂双师”课堂管理和“兵教兵”学习方式变革,把这块“试验田”变成“示范班”。

校长要特别重视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建设,关注他们教研动态,定期参加他们的研讨活动,研究各学科教研专题是否和学校推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相适应,研究他们教研的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经常性地在教研组活动中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校长在教研上要能真正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指导教研组加强教师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简笔画、片段教学、教材解析、校本作业设计、试题编制等基本功训练。

三、校长应和教师共育,搭建展示平台

每天清晨和下午到校时段,校长可以选择在校门口迎候师生的到来,主动、热情地和每一位教师、学生打招呼、问好,和他们零距离接触,把微笑传递给他们,在他们心间播撒幸福的种子,关心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恰如其分地鼓励和表扬,倾听他们的心声,让贴心服务师生、家长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

校长要善于带领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将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实施路径、策略分享给教师,指导班主任制定班级愿景、班风建设、班级公约、设计班徽、谱写班歌等,扎实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重视班级环境建设,凸显年级特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期初要专门组织开展“美丽、温馨、智慧教室”评比表彰活动,每个月要组织开展全校性中队主题观摩活动,活动后组织班主任进行研讨交流。每个月要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请班主任代表上台介绍管理经验,诱发其他班主任进行思考和研究,会上要把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成绩和做法,点出问题,指出下阶段努力的方向,每个月研究的专题呈现序列性。

校长要和全体教师一同精心策划每月一主题的读书节、数学节、美育节、科技节、劳动节、感恩节、体育节等活动方案,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拔节成长。优化设计每天每一个时段的学习项目:训练早晨到校后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第一节课前,全校按年级分别齐唱前两周学过的歌曲,孩子们在不同的公共区域演奏自己拿手的乐器;下午到校后提笔练习书法;每天进行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周举行一次艺术展演。

四、校长应和教师共商,激励当家做主

现代化学校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人,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校长要经常走进教师办公室,征求他们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对于能及时解决的要及时处理,对于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说明。校长还要善于借力现代媒体手段,发动教师用“放大镜”查摆身边的安全隐患,通过网络及时向学校报修,并督促有关部门按时办理。校长要指导工会开好教代会,在组织教师提案时,事前要培训,会前有审查、立案,会上要有报告,会后要件件有落实、有回音。校长参与分组讨论时,要广开言路,鼓励教师畅所欲言,对收集到的意见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对于事关学校发展的“金点子”要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去。

每学年教师工作安排是考验一名校长领导力、决策力的重要内容,校长要在暑期提早谋划,通过教务处完成向每一位教师征求下学年任课学科、年级意向,了解是否担任班主任,了解家庭困难、身体等情况。每年8 月,学校都会组建一个由校级班子成员和中层处室主任组成的研究团队,重点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岗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人员搭配组合结构最优化;校长还要解读好相关政策,做好调研分析,集智集力,谋划新学年目标、任务、措施,确保学校发展规划在学年中落地。

五、校长应和教师共评,促进主动发展

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倾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展现智慧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做好教师发展性评价尤为重要,做好评价是校长带好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动力。

对于教师实施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校长在顶层设计上就要宏观系统地思考,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要设置一些发展性的考核指标,不仅要考核教师的“绩”,也要注重考查教师的“德、能、勤”等方面的内容。校长平时要善于观察每一位教师的表现,多层面、多维度听取他人对教师的评价,在师生集会、教师大会、家长会时隆重表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同时,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良好精神风貌,及时向组织举荐为管理干部,由此,触发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激励教师精神和专业同成长。

校长和教师做到“同频共振”,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定能在办好优质教育的道路上奏响美妙的乐章。

猜你喜欢
校长班级学校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