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园子”:教育生态环境建构的价值追求*

2020-12-17 12:27蒋成荣
中小学校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园子童心诚信

□蒋成荣

校园作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建构环境,学校要千方百计地让校园这个文化“园子”更好地滋养孩子,让他们在校园里如同鲜花被雨露滋润一般,自由、快乐地成长。学校要千方百计地让校园这个文化“园子”成为孩子童年的乐园、学园,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童年被呵护,童心被滋养,会让一个人身心永远温暖幸福,成为人生中最亮丽的生命底色。我们创建的文化“园子”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验中体悟到爱、自由与责任,带给孩子远行的力量。

一、文化“园子”:一种滋养童心的价值追求

创建滋养童心的文化“园子”,首先要坚守儿童立场,要持续不断地提升对童年价值、儿童文化、儿童发展、儿童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建构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建构起文化“园子”的价值追求。创建文化“园子”的本质就是要保护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唤醒孩子生命中“真、善、美”的基因;就是要创造一种氛围、确立一个目标、明确一个路径、提供一些资源,让孩子们获得发展,感到幸福。因此,我们建设的文化“园子”追求:

(一)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滋养童心

孩子们喜欢与自然亲近,与大地拥抱,与花鸟虫鱼对话。建设文化“园子”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比如,宜兴太华小学的“竹博园”,范道实验小学的“果香园”,连云港苍梧小学的“种植园”都很有特色。让墙壁说话,对园内门、墙、苑、楼、厅、广场、景观等进行系统设计浸染文化的意蕴。让孩子在校园里每个角落都得到熏陶和感染。文化“园子”,不仅是风景,还是愿景,更是能将愿景“落地生根”的课程。

(二)以游戏精神与满足游戏权利滋润童心

玩耍、游戏是儿童的一项权利,他们的这种权利只有得到尊重和呵护,“园子”(学校)才能成为孩子们向往与留恋的精神家园,才会成为孩子们心头永远的温馨回忆。开辟独立的游戏时空,提供游戏的“秀乐场”、设立“涂鸦墙”、设计“童话长廊”。张家港实小园内的“时空隧道”、连云港苍梧小学的“攀爬墙”,就是一个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场。组织游戏活动:元宵节猜灯谜、“六一”节游艺等,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探究、在游戏中提升。

(三)以艺术才情的展示与成功体验润泽童心

园内的环境要充满学生的声音和作品,剪刻、书法、儿童画、国画、树叶贴画、航模、创意小制作、手抄报等,在走廊、楼道、橱窗、教室、展厅随处可见。如雨后春笋般的“海报”招揽观众去欣赏“私人定制”的个人展览或社团专题展览。校园电视台、“梦想剧场”定期播报或演出孩子们的歌、舞、剧和独奏、合奏。校园艺术节、迎新年元旦联欢会更是把孩子们艺术才情的展示与体验推向高潮。孩子们的快乐和幸福成长都洋溢在激动的脸上。张家港实小“梦想剧场”特展卷首寄语令人怦然心动:成为艺术家/不必等待长大/“私人定制”/给每个孩子做梦的空间/梦想艺术馆/属于孩子/同样属于和孩子相关的每个人。

(四)以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浸润童心

对于孩子来说,生长就是养成好习惯。园内名言警句、动人故事营造“真、善、美”好习惯的氛围,提供践行“真、善、美”好行为的平台和机会,开展“寻找 ‘好习惯’ 形象代言人”的活动,举行“感动校园”为孩子们颁奖。“好习惯”形象代言人新鲜具体典型事例浸润着每一个要求积极向上的心。上述类似“寻找 ‘好习惯’ 形象代言人”的活动过程其实也是潜在价值观的培植过程。此刻播下的“真、善、美”的价值观种子,必将以稳定的状态驻扎于孩子的心田。

(五)以浓浓的书香与阅读的实践濡染童心

“让校园飘满书香,让读书成为习惯”成为建设文化“园子”的诗意表达。开放式图书吧,在园内楼道、走廊、教室随处可见。读书亭、书香廊、图书漂流吧点缀园内风景中,学生随时可读书,随处有书读。让每个孩子爱上阅读,创建“悦读文化品牌”,积极营造校园、班级、家庭大悦读氛围。开展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会、读书摘抄展评、我讲好故事、故事结尾大猜想,使学生爱读、能说、善表达,让浓厚的阅读氛围濡染童心。

文化“园子”的建设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孩子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被点燃的生命火种。我们要用优美的生态环境文化陶冶孩子,用向上的精神文化感召孩子,用丰富的活动文化激励孩子,努力将校园营造成学生成长的摇篮和精神生活的家园。让文化“园子”对孩子一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园子”:一项滋养童心的实践工程

文化“园子”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搭建一个舞台,提供一些资源,开展一些活动,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为学生建一个童心野趣的“植物园”

典型“园子”:“百草园”

在学校操场斜坡边的樟树林百草园内,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杂草丛生,小野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成片的樟树林丰茂繁盛。孩子们三五成群在这里认野草、种野花、捉甲虫、逮蟋蟀、挖知了、吹蒲公英,听鸟鸣快乐地嬉戏着。“百草园”成了孩子经常聚会的地方,是孩子们自由奔走、天马行空的“园子”。采集新奇草籽,制作昆虫标本,学做叶贴画,练写观察日记,创作昆虫漫画……“百草园”又成了孩子们自由探究,满足好奇心的“园子”。

实践反思:

一所小学的校园,应该是学生能找到童心野趣、生命自然生长的地方。我们将自然元素移植到景观建构中,校园内翠竹园、果香园、百草园、芳菲园、蔬菜园、樟树林分布散落,洋溢着童心野趣,服务着学生的精神成长。每个园内,承载的都是自然,是天性。而在童心野趣的“百草园”“果树园”“翠竹园”里,孩子们遇见的是更美的自己、更美的童年、更美的世界!

(二)为学生搭一个展示才华的“梦想园”

典型“园子”:“鼓乐园”

为弘扬地方鼓乐,学校因地制宜新建鼓乐园。学校建有两个近500 平方米的训练馆配齐配足大鼓、排鼓、定音鼓、太阳鼓、锣、铙、钹等各种鼓乐打击乐器。新建60 米的鼓乐文化长廊和500 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以营造环境氛围,开发校本教材发展鼓乐课程,兴建鼓乐社团培养兴趣特长,参加演出比赛展示精神风采。让学生了解鼓乐,亲近鼓乐,融入鼓乐,鼓乐园成了学生社团活动和课间活动向往的地方,成了学生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在鼓乐园,他们的笑容更灿烂了,性情更活泼了,艺术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民族鼓乐团进社区,到宜兴,聚无锡,上南京,频频参赛,屡创佳绩。

实践反思:

学校应该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又一个“园子”,创造一门又一门可供孩子选择的适合孩子发展的课程。体验式的活动园子和活动课程在我们校园内逐渐形成气候:鼓乐园、锡剧苑、书画院、创意手工坊、剪刻园、摄影园、文学社、棋社、合唱社、舞蹈社……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喜欢的社团“园子”里,自由发展,追逐梦想。我们通过校园电视台、学校画廊、展板、“梦想剧场”给孩子“私人定制”的舞台、“个人展示”的平台,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机会,发展特长,体验筑梦、追梦、圆梦的各种过程。活动“园子”,实践课程,成为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经历。

(三)为学生修一个玩乐嬉戏的“健身园”

典型“园子”:“秀乐园”

校园环境应该全方位地满足学生发展的合理需求,孩子需要游戏,所以我们在校园里给学生开辟了专供他们游戏的“秀乐场”。“秀乐场”里绘有“跳房子”“极速方格”“轮滑区”等学生喜欢的游戏区域,配备沙包、滑板、跳绳、板羽、篮球等运动娱乐用具,学生可以按需自取。校园里多了这一小块乐土,学生的笑声多了,身体好了,合作交往能力也在玩耍中渐渐提高。

实践反思:

近年来,学生素质健康测试显示,我们中小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面对学生体质下降,作为学校,首先应该修好各种锻炼的“园子”,保障体育课及阳光活动的场地要求。小学生身体发育差异大,个人喜好各不相同。乒乓馆、篮球场、足球区、田径场、秀乐园等场馆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条件。其次是变枯燥的体育锻炼为有趣的活动。因此,活动“园子”的搭建以及活动项目的设计要因地制宜,以游戏、竞赛激励为主。因材制宜发挥场地器材的多种功能,如用可乐瓶和实心球组合成简易的保龄球游戏,用乒乓板和乒乓球开展运球游戏,从而把体育锻炼变成玩的艺术。

(四)为学生创一个习惯养成的“品行园”

典型“园子”:“诚信园”

“诚信”是学生道德素养的核心要素,我们创设一个个场景,举行一个个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校园成为培育锤炼学生“诚信”良好习惯的无形“园子”、实践平台。首先,营造“诚信”氛围。校内连廊楼道布置“诚信”名言警句、美丽故事;班内板报设立“诚信”宣传专栏。其次,搭建“诚信”实践平 台。“诚信”书吧——各年级各楼层连廊走道设立开放式书吧,学生自由借阅,主动归还。“诚信”伞——每幢楼设立“诚信”伞,方便学生雨天出行借用。“诚信”球——体育器材室全天开放,乒乓板球、羽毛球拍、篮球、足球等,学生按需取用,诚信归还。“诚信”阁——班内温暖阁内,橡皮、铅笔、墨水、本子、杯子、鞋套 (信息技术课用)等,装满学生需要的温暖小物,方便大意的学生应急之需,学生取用一样过后即主动增补一样,讲究诚信。再次,开展“诚信”活动。举办“诚信”故事演讲会、“诚信”主题队活动、“诚信”美德好少年评比。

实践反思: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21 天可以初步培养一个习惯,90 天可以形成稳定的行为。我们要把校园建成培育良好习惯、砥砺美好品行的“园子”。“诚信园子”“责任园子”“勇敢园子”“勤劳园子”“文明园子”“友善园子”的创设,“21 天美丽行动”的开展,为养成良好习惯,不断追求美好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五)为学生造一个温馨美好的“爱心园”

典型“园子”:“爱心园”

校园内体育设施的位置、高低、大小、材质等格外讲究,给孩子充分的安全关照;班级内课桌椅的高低层次,考虑着不同身高的孩子;楼道内、地坪斜坡旁有着温馨的提示和人性化的设计;洗手间的洗手液和班级卫生纯净水的提供;连廊里开放式书吧、“诚心伞”的方便取用等等处处透着爱心。课堂上老师一次次热情鼓励,呵护童心,课堂外老师一遍遍耐心辅导,激励上进。假期里老师组织的一个个实践活动……始终践行着为孩子着想、对孩子微笑、给孩子宽容、与孩子交心、帮孩子学知、教孩子明理、予孩子机会、助孩子成功的爱心历程。

实践反思:

在我们的“园子”里,每一个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有的花期在春天,有的在夏天,到了秋天还不发芽,说不定是棵蜡梅呢? 老师要有爱心,要有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爱,就是给予最适合的;爱,就是给予更多的等待。冰心说:“有爱就有一切”。爱更是一切教育智慧产生的源泉。有爱,才会一稿又一稿精心设计教案练习,追求有效;有爱,才会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开展竞赛,激发兴趣;有爱,才会一回又一回不辞辛苦组织实践活动,锻炼能力;有爱,才会一天又一天积极参与培训研究,追求智慧。

不管是有形的“园子”,还是无形的“园子”,建“园子”,其实就是在做课程、兴文化、塑生命,就是在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园子”,其实就是在做课程,就是在为孩子创造合适的课程,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与体验成功的机会。建“园子”,其实就是在做文化,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园文化体验中体悟到爱、自由与责任。建“园子”,其实就是在塑生命,就是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土壤与环境,提供方式与途径。

猜你喜欢
园子童心诚信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我家的园子
快乐的园子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园子匠
守在自己的园子里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