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的实践思考

2020-12-17 13:43□高
中小学校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原则转型班级

□高 翔

在开展高中教育时,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和纽带作用至为关键。现今,“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更受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要求标准,因此班主任教师自觉调整班级管理风格,主动适应新形势需要,成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的探究课题。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的基本原则

无论班主任管理风格如何转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一基本宗旨不会改变,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管理原则就应始终坚持,所以班主任应当树立生本理念,助力学生克服学习与生活上的困难,比如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以及突破教师权威思维局限,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即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应当符合生本理念原则。

在高中生活整个过程中,学生和班主任的接触机会最多,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可能对学生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高中班主任教师需要注意自我表现,主动增加在学生面前呈现积极的一面,包括知识传授、人生态度等,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即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应当符合榜样示范原则。

班主任要与各科教师协同工作,成为联接学校、科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有效运用协同管理手段,通过QQ 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改善学生和各科教师的关系,即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应当符合协同管理原则。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的基本要点

在基于上述原则的前提下,提出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的基本要点,即专制型管理风格向民主型管理风格的转型,以及放任型管理风格向综合型管理风格的转型。

所谓专制型管理风格,意为以绝对权威的态度和方法,决定班级管理的工作事项,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上述的管理风格会让学生养成中规中矩的态度和习惯,其优势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形成班级学习的良好氛围,然而劣势是会导致学生不敢有创新思维的出现,而且学生之间将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而弱化班级的凝聚力。

民主型管理风格则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高中班主任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可以逐步过渡到民主型管理风格,即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以及决策各类重大事件时,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甚至直接由学生们来作出决定,那么大多数学生便可以更加友好地和谐相处,而且创新能力亦会获得提升。

其实,尚存另外两类管理风格。一般来讲,放任型管理风格较为常见。当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教师意识到以生为本原则的必要性时,不但会把微观操作与执行权力全都交给学生们,而且班级并不制定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即宏观管理和决策亦都完全由学生们来作出决定,这样的做法易于让学生们产生懒散与叛逆的不良习惯,因此,这是班主任教师需要克服的做法。与放任型管理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慈母型管理风格。一些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过于偏爱,虽然可能在宏观指导上存在向民主型管理风格过渡的意识,但对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等照顾得无微不至,无论是衣食、仪表,还是兴趣、行为等,都尽收眼底、记在心里,这样的教师很负责任,但缺点在于造成工作过程繁琐,亦会让学生们失去自由空间,因此同样不值得提倡。

可见,在民主型管理风格的宏观指导下,教师应当克服放任型和慈母型管理风格中的任一操作方式,需要以综合型管理风格面对具体的问题,即当放任时则自由放任,当管理时则严格管理,做到松紧适度、软硬兼施,由此才能推进班主任管理风格的优化。

三、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的基本细节

原则与风格一经确定,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问题便基本上获得解决,接下来就是促使基本细节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增加情感的投入。高中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负担,心理状态起伏很大,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因此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教师无论如何调整管理风格,都应注意情感投入的增加,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更充分的关怀与爱护。举例来讲,在紧张复习阶段时,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偶尔的考试失利可能会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学习目标模糊,班主任教师此时就应稍稍向慈母型管理风格倾斜,增加情感方面的投入,给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从而让其渡过心理危机。

其次,增加师生的交流。高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基于民主型管理风格转型的发展趋势,促使自己融入学生群体,由师生共同完成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服务于班级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举例来讲,在班干部选拔活动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展示民主管理风格,由自己来承担推荐班干部候选人的工作,由学生以投票方式最终选择班干部人选,即师生合力完成上述工作的任务。

再次,讲究评价的艺术。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转型时,并非马上可以调整至新的状态,因此学生和教师一样,需要存在适应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学习习惯的问题、自主管理方式的问题等,当上述问题摆在面前时,班主任教师应当讲究评价的艺术,即需要以艺术化的形式,处理好上述的相关问题。最理想的细节处理方式是运用以恰当的形式、恰当的语气,完成评价的指导。同时,班主任教师尚需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性格差异,给予针对性的评价,而非统一和套路式的评价。

如上所述,高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关注当前时期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在遵循以生为本、榜样示范和协同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下,主动调整管理风格,促使专制型管理风格向民主型管理风格转型,以及放任型管理风格向综合型管理风格转型,同时做好情感的投入、师生的交流、批评的艺术等基本细节,最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从而给高中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猜你喜欢
原则转型班级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班级“无课日”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班级“四小怪”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班级英雄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