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强化国家课程执行力的校本探索
——以“自课程”研究与实践为例

2020-12-17 13:43李洪涛
中小学校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校本内容

□李洪涛

山东省广饶县颜徐学校是一所具有厚重办学历史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其前身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由千总成思泰遵其父亲成于魁遗嘱捐资创建的“兴远乡学”。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县城周边学校的生源数量逐年减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压力俱增。学校领导班子冲破传统增质提效的办学思路和做法,积极探索实践,开发实施“自课程”,促使学校呈现出向好、向上发展的态势。

一、“自课程”开发实施的缘起

第一,源于对“自课程”的深入理解。“自课程”是学校的一个原创概念。学校开发实施“自课程”,是基于师生兴趣特长与专业素养的系列课程“校本化”的实践行动;其秉承“有用更要有趣”原则,服务于教师和学生自身,是三级课程“校本化”的具体实践。在深入推进“自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自课程”就是农村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向:一是因为寓教于趣、于乐,不仅孩子们乐于接受,亦是“本土化”落实学校的办学愿景与育人目标,以及丰富国家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二是以减轻课业负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炉,可以达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长善救失、立德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三是可以彰显个体的主动性在课程研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存在”。

第二,源于“自课程”的实践旨向。开发实施“自课程”,是强化国家课程执行力的校本探索,需要学校由重视管理教学与常规保障转变为重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同时,更是师生生命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和教师是“人”的组成主体。“自课程”首要解决的是“人”及人的需要和发展问题,终极价值是促使个体成为“人”——成为存在幸福感的人。“自课程”的前提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个体的发展与幸福,方法是认知、体验、参与和感悟。“自课程”是完整意义上个体的发展课程,摒弃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培养个体的教育自信、教育自觉和教育自尊,通过教师、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使教师、学生得到进一步成长。

二、“自课程”开发实施的实践理路与行动路径

学校“自课程”的开发实施存在如下实践理路,即来源“自身”,确保“有趣”;开设“自主”,激发生命活力;主题“自由”,层层递进;内容“自然”,成长于无形;实施“自觉”,培育新时代公民;管理“自动”,行动变成课程。“自课程”作为强化国家课程执行力的校本探索,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不断地修正、完善其内容,形成“文化基础类”“自主发展类”“社会参与类”三大实践体系,最终指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

第一,制定形成“自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是建立领导机构,专人负责“自课程”的策划、协调、管理和过程监督,确立导师团队,明确工作职责,参与课程遴选,进行培训指导;二是撰写课程纲要,全面阐述课程目标,详尽列出内容安排,分类说明实施形式,清晰表述评价办法。通过听课、评课、查阅资料、成果展示、汇报表演等,对“自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重点做到关注参与程度、实施效果、调研反馈、总结反思。

第二,科学形成“自课程”实施纲要。“自课程”的实施同样包含课程开发实施的“四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简介:简要介绍某课程的内容及特色;背景分析:介绍某课程产生的条件、基础、背景和原则等;课程目标:明确某课程实施中学生要学会什么,即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明确;课程内容和实施:包含课程主题、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内容和课时安排,即教学进度、日期、周次、内容、要求等方面)几个方面;课程评价:评价学生学完后的成效,指学习与评价的标准、方式、方法(或者成绩、成果、展示等);附件:其他材料附录。

第三,确立“自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一是还给学生主动选择课程的权力。学校在“自课程”设置上选择面较广,此类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素养。比如每年春季“翔春之旅”、围棋、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射击、吕剧等近30 个不同种类的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选择。每周五下午是“自课程”活动时间,同学们各自到选定的活动课程中参加学习。由此,学生的爱好得到满足,能力得以提升。二是重视活动过程的教学设计。每门“自课程”都要根据各自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他们带着目标去学习,维持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比如,学习速算课程的学生,要不时地进行内部比赛;英语课本剧定期进行即兴表演、考试等。对于教师,除了组织听课、综合评定外,还通过班级、学校活动比赛来检验活动课程的成效。比如,每年不同主题的春季运动会、六一文艺汇演、英语风采大赛、诗歌节成果展示等活动,都是提高活动课程质量的重要途径。三是从兴趣入手,搞好教学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门“自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注意吸引学生,做到内容和格调健康、高雅、向上,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以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四是广泛调研,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为了搞好“自课程”实践体系研究,课题组对学校辖区内的广大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第四,创新是“自课程”发展的关键。“自课程”的实践方法与实践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必须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构建适合本校、本区域特点的实践方法体系。

颜徐学校开发实施“自课程”,集趣味性、知识性、主动性、多样性等于一体,有效地补充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同时为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添加动力,从而最终实现学校“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校本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