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让作文鲜活起来

2020-12-17 03:41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头巾选段晒太阳

【课内选段】

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

…………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以上片段均出自郑振铎《猫》)

【课外选段】

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2.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个风口。常常,南窗下绿化带的树木静止不动,像舒缓的乐曲正在抚摸它们的树干、叶脉和年轮。北窗外小区里那些柿子树、柳树却摇晃得厉害,树骨头里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我们听不到的摇滚。有时候,我会看看不远处的钢厂烟囱,厂房的结构被一座小山隐去,只留下烟囱高耸着,将这喷云吐雾的行为嫁祸给那座山。天气晴好时,白色的烟雾笔直笔直的,没有一丝犹豫。风大的时候,烟雾先是低沉,到了远处,又忽然高升,像一条被按住脑袋的白蛇猛地抬起头来。我总是想象着烟雾弯曲时大风的嘶吼。

小区里,几位刚收拾完花草的中年妇女在背风的地方吃饭,有人躺在一块破布上休息。她们戴着红的蓝的头巾。风掀开其中的一角,让她们露出眉眼来。忽然,一块红头巾从谁的头顶掉下来,被风吹起,一直向前翻滚。几个人站起,从不同方向包抄,像在围追一只兔子。一场与风有关的恶作剧在上演。

女人们奔跑着,用手拦,用脚挡。最终在河边,一棵矮树苗拦住了头巾。那女人在风里抖落红头巾上的土和碎树叶,其他女人忽然笑得前仰后合。每天,隔着玻璃窗,看一群女人与风相处的细节,像是在看一部哑剧。那些彩色的头巾在风里翻飞的样子,让我想起蝴蝶,也想起了我那些在异地打工的女性长辈。

(节选自刘云芳《与风有关》)

读写对接

细节描写,即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如赵师秀《约客》中的名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对“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极为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在烦人的梅雨中焦灼期待的心情和闲闷无聊的神态,很好地表达了诗人雨夜孤独寂寞的情怀。

如郑振铎在写那三只猫时就运用了细节描写法。

写第一只猫时,“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这些细腻的文字,将小猫活泼可爱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只猫,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更为有趣活泼。“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这一个个镜头,就是一幅幅精彩的图画,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三只猫的懒相及忧郁性,同样也是用各种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的。不喜欢“游玩”“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

再如课外选段1,作者运用多角度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天气的酷热,有力地烘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备受煎熬的痛苦。柳树、马路、铺户门前的铜牌等细节描写,凸显了天气之炎热。“一头栽到地上”,“栽”这一细节描写,表明在烈日下拉车之艰辛。

在课外选段2中,作者同样运用了细节描写,将小区里上演的“一场与风有关的恶作剧”写得十分细腻,面对一块被风吹起翻滚的红头巾,几个人的追拦挡像演一出哑剧。

在进行细节描写时,有以下方法可供同学们借鉴:

1.找准典型:一篇文章的细微之处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比较、筛选,选择那些最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最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地方,进行简要传神的细节描写。

2.突出特征:细节描写不可泛泛而写,而要抓住人、景、物最突出、最个性化的特征,寥寥数笔,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景物独有的意蕴。

3.选好角度:要善于调动各种感官,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用入微的感觉,细腻描摹,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

4.用好修辞:一要锤炼词语。精心选择个性化的动词、形容词,精确描摹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特征,揭示人物的内心,以少胜多,一字传神。二要锤炼句子。充分发挥想象,巧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平淡质朴为生动典雅,既可文采飞扬,也可助力刻画人物,从而突出主题。

5.适当点睛:在抓住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身临其境般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之余,一篇成功的记叙文有时还需要精当的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揭示、深化、升华主题,使读者读后豁然开朗。

猜你喜欢
头巾选段晒太阳
四条头巾
选段精读角
晒太阳的猫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爱晒太阳的猫
头巾的颜色
头巾的颜色
晒太阳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