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2020-12-17 03:29黄锴韩小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重要性教学方法

黄锴 韩小菲

摘 要 本文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特殊性及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呈现等诸多方面展开论述,立足本校《视唱练耳》课程,结合多种教学模式谈个人的一些改革思考。

关键词 视唱练耳课程 教学方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视唱练耳课作为临沂大学音乐学院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从大一新生入校开课直至大学二年级结束历时两学年,64学时。视唱练耳可以考察学生听觉感受力、节奏感、音色感及强弱、速度感等基本音乐素质。

一直以来《视唱练耳》课程都遵循着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视唱、听记两大内容,在基本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课堂也采用了提问、背唱、爬黑板听记等手段加强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应该说对部分学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结合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要求及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尝试对《视唱练耳》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缘由

传统教学法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模式,较为被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对于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这种模式尚可以,但对于“半瓶水晃荡”学习不扎实的和不愿学习的学生,这种被动学习模式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在班级形成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此次课改的主要关注点。

2教学改革

临沂大学对课改做出一系列推动工作,通过讲课比赛、课改课题申报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结合音乐学院特点,在学院领导及同仁的帮助下对《视唱练耳》这一课程进行改革。此次改革是在抽取传统教学模式中优点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如下几方面改革:

2.1教学方法改革

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元化、多充方式进行教授,如:研讨式、体验式、启发式、混合式多元化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和创新能力。

2.2教学内容改革

由原本的以视唱和听记为主要内容,增加了通过声势教学掌握节奏、旋律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内容学习。通过唱节奏、打节奏、唱旋律、肢体表达等方式多重结合,把视唱和听记内容糅合在一起,构建立体学习模式。比如:听旋律打节奏,通过节奏、肢体、道具等把听到旋律完整表达等。故《视唱练耳》内容增加为:视唱、听记、声势表达三个主要部分,视唱部分教材进行调整,转换为中国音乐学院使用的《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状态下掌握知识点和技能;听记部分内容也有所扩展,有原来的只听记扩展为:模唱、构唱、单音听记、音程听记、节奏听记、旋律听记六个部分。其中节奏听记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听旋律记节奏,一种单纯打节奏听记。两种听记节奏模式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听记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

2.3分班、分组教学模式

第一种模式:小班制教学。音乐学院通常一个教学班人数为40—45人,大班制教学模式虽然解决了师资问题,但并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知识的掌握等,所以建议学院化大班制为小班制教学。第二种模式:分组教学模式。因每班人数较多,不利于课堂教学内容学习及课下复习、预习进行,目前2017级学生每班都各自进行了分组,实行组长责任制,每组设1个组长,所有学习内容及作业均由各组在课上课下组织完成,每组同学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复习、创编等活动。既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也锻炼了学生协同合作能力,在学习上共同前进的意识。各组之间通过竞争获得的分数而评判最后得分,并记入平时成绩,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态度。

3教学改革成效

《视唱练耳》课改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吸收其优点,并根据大学生培养目标及《视唱练耳》教学大纲等内容进行尝试性改革,改革后的效果,根据近一个学期整体反应情况发现:

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升。对于之前课堂上玩手机、说话聊天、睡觉或做其他与课堂内容相悖的事情等现象大大减少。手机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再是偷着娱乐,而成为一种学习工具,并充分利用手机功能拍摄课上课下学习资料,且通过手机教学管理软件,让学生回答问题,比如手机抢答、手机举手、手机摇号等方式回答问题,通过经验值的累加反映到系统中,成为期末考试成绩中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等。

4结语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专业基础课,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是走进音乐世界的必由之路,它将对学习者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樂素质的全面训练。它能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创新能力、音乐想象力和记忆力等,从而对其的钢琴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音乐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激发学生音乐感知能 力、启发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者。要保证视唱练耳这门音乐专业的核心课程的良好发展,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扬长避短,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法,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教学改革,从而促进课程体系全面良好的发展。

(指导教师:韩小菲)

参考文献

[1] 陆建业.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审美原则[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04):153-159.

[2] 杨有.试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乐记忆训练[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3] 刘荣弟.论钢琴演奏听觉能力培养[J].艺术教育,2005(01):48-49.

[4] 赵海鹰.对视唱练耳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3):146-151.

[5] 陈晶.视、听、触觉相结合的视唱练耳教学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8):165-166.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重要性教学方法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