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善思,写好扶贫报道
——从《驻村三记》看新闻扶贫

2020-12-18 08:58顾仲阳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驻村贫困户攻坚

脱贫攻坚战马上就要收官,很高兴有机会分享一下这些年从事扶贫报道的一些感受。

2017年9月1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并肯定了6月5日人民日报“经济周刊”刊登的《驻村三记》。

《驻村三记》是我2017年5月在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驻村调研一个月后写的,文章既描述了“因病致贫成了脱贫拦路虎需要针对性解决”这一现象,又提出了“脱贫攻坚战要解决深度贫困、因病致贫等深层次问题,才能高质量如期打赢”的观点和思考。我理解,这正是文章能被总书记重要讲话引用的两个重要原因。

我从事扶贫报道15年,除了这篇《驻村三记》,还有《扶贫不能留“死角”》《农家子弟,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等多篇报道获得中央领导肯定和批示,推动了健康扶贫、保险扶贫、高校农村贫困生专项招生计划等政策的出台和完善。自己的报道,能对推动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一点作用,对我来说是种莫大的荣耀,也是对我多年坚持在一线跑新闻、长期关注扶贫勤思考的回报。

一、多花苦功夫、笨功夫,耐得住寂寞,才能抓得住机遇

▲ 2017年5月,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顾仲阳在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驻村调研。

我2004年从事新闻工作,当时的人民日报经济部农村组人多口少,2005年组里安排我跑口扶贫报道。记得2006年5月,我专访了当时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发了篇题为《扶贫开发不能边缘化》的稿件。事实上,当初扶贫还真的有点“边缘”,扶贫办一年到头没几个活动,好不容易开个会,我写的新闻稿还经常因为入不了版面编辑的眼而刊登不出来。我感觉有劲使不上,挺没成就感,一度很消沉。当时的部门主任皮树义鼓励大家做“T”字型记者,把自己的口跑深跑透,画长“T”字那一竖的同时,扩大关注范围,画长“T”字那一横。我听着挺有道理,决定先精耕细作好扶贫报道这“一亩三分地”。

活儿少就主动找活儿。很多国务院扶贫办的现场会、工作推进会,主题从当时新闻的角度来衡量,似乎没那么重要,而且都在很偏远、条件很差的贫困山区开,一些贫困山乡甚至都不通车,但是我都尽可能地争取参加。很多时候我都是进行采访报道的唯一一名记者,因为这样的现场会太苦太累,投入大产出低,不少跑口记者认为不值得参加。很多扶贫办的工作会议明知去了也发不了稿,我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参加,当作增进对行业了解的机会。这些年来,我已经记不清跑过多少贫困地区。不少贫困山乡,我都是历史上第一个到访的中央媒体记者。我也已经记不清,曾经为多少贫困群众的不幸境遇而伤心流泪,为他们的合理诉求而提笔呐喊。平时一有空就加强学习,学好中央的方针政策,关注行业动态,日积月累。

这些年花的笨功夫、苦功夫没有白费,耐得住寂寞,才能抓得住机遇。2011年11月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约92%。我没有现场参会,当天傍晚看到会议新闻通稿后,凭着对扶贫的深度了解,我感觉这是个可以深入挖掘的大新闻: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这么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标准提高后,贫困人口增加1亿多,我国为什么敢这么做?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我当即联系扶贫办,希望能解读这个新扶贫标准。经过努力,时任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同意接受采访。晚上九点多,我赶到会议代表驻地现场采访,稿子当晚赶出来上版,第二天很多媒体都转载了这篇独家权威解读。2017年我写的《驻村三记》被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用后,我代表人民日报社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扶贫记者讲扶贫故事,让我在1万余名参赛同行中脱颖而出,登上了央视“好记者讲好故事”记者节特别节目的舞台。

这些年的坚持与历练,让我的扶贫报道写得多起来、好起来,也为我赢得了尊敬和荣誉。在业内,很多人称我为“扶贫记者”,我还获得了“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扫码阅读《驻村三记》

顾仲阳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副主编

二、多访“贫”,更懂“贫”,“下接地气,上接天线”,才能叫好又叫座

扶贫报道确实是苦活、累活。但要出好活,必须吃苦耐劳,多访“贫”,更懂“贫”。

2017年5月,中宣部组织为期一个月的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把它当作深入了解精准扶贫在基层落地生根情况和当下“三农”真实情况的窗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问民情、听心声,我顶着沙尘暴在葡萄种植基地采访,在农户灶台边和他们一起做菜唠家常。朝夕相处让不少村民把我当成贴心朋友,道出实情、倾诉烦恼。每次采访,我都问得很细很全,采访一户贫困户平均要花上两个小时。昌汉白村贫困户白三子掀起上衣,露出肚子上那道深深的血管瘤手术伤疤,向我诉说看病贵带来的负担重;贫困户郭建祥外出务工无门生活拮据,一个劲地在我面前猛吸烟,满是想出去打工挣钱又顾虑重重的无奈,这些画面至今仍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一个月的深入采访,加上对扶贫的长期关注,让我认识到: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成效巨大,绝大多数贫困村和昌汉白村一样,如期脱贫摘帽,难度并不是很大,但贫困户要高质量脱贫需要战胜因病致贫高企、稳定增收门路少等挑战。而只有高质量脱贫,才经得起时间检验,才是对人民负责。因此,我把驻村点上的情况放到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写成了《驻村三记》,通过“他们为什么贫困?稳定脱贫靠什么?打工机会在哪里?”这三记,记录了典型贫困农村脱贫攻坚的真实进程,指出了当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了解决思路。稿子里,读得出我对贫困群众的温度,读得出我对脱贫攻坚思考的深度。而这,正是《驻村三记》在100多名驻村记者成百上千篇好报道中脱颖而出、反响强烈的最重要原因。

基层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驻村蹲点让我连续写出多篇好报道。除了《驻村三记》,2017年6月,我在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开了个“蹲点手记”系列言论栏目,写出来的言论篇篇沾泥土、接地气,叫好又叫座。其中,《扶贫干部少些文山会海》一文,短短1100多字,既有“基层干部一年开280多场会、同一主题的会开4遍”“第一书记不时为填表熬夜加班”等鲜活事例,又有“基层干部都忙于开会填表,谁来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思考,还有解决问题的地方探索实践。文章见报几个小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阅读量就超过100万人次,跟进评论2000多条,今日头条、澎湃等海量媒体和平台转载。

□ 左图为2017年5月,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记者顾仲阳在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驻村调研,期间冒雨采访龙头企业负责人。□ 右图为《人民日报》2017年6月5日相关版面。

写好扶贫报道,除了“脚底板下出新闻”,还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平时要把加强学习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深悟透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熟悉中央出台的方针政策,带着这些学习成果去指导平时的采、写、编等新闻业务,才会更有方向、更有准头。

在2016年的“11·7”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殷切希望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下接地气”,也要“上接天线”,做到“顶天立地”,才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做到这点有时真的挺不容易。2016年年底,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农村组组织了“脱贫一线新观察”系列采访。深入采访发现,地方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贫困群众获得感也很强,但也出现了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一些地方对脱贫时间层层加码,一级比一级往前赶;年终考核,一些省份的贫困县如果位列连片特困地区倒数10%,主要领导就要被免职,于是工作压力层层传导,基层扶贫干部压力很大。我采访了解到,一位在原单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主动请缨去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自己掏钱给贫困户买鸭苗,由于贫困户养殖技术不过关,鸭子死亡率偏高,这位第一书记因此被行政处分。我理解地方上有很多实际困难和苦衷,很多做法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确保如期脱贫摘帽。但中央的态度很明确,脱贫攻坚要保证质量,对于地方出现的这种脱贫急躁症要坚决予以纠正。因此,我们实事求是,在肯定地方脱贫攻坚成效的同时,也把当地脱贫急躁症的症状给翔实地写了出来。文章见报后,影响很大,省委书记做了批示。

这篇稿子,作为牵头联系地方和主笔的记者,对地方我怀有深深的歉意。但对于这样的报道方式,我的态度是坚定的,因为这样做才是对上、对下都负责,才值得党和人民信赖。

三、更了解乡土中国,更好新闻扶贫,必须身近心也近

多年跑扶贫,我还有一个突出感受:采访越深入,越能抓到好新闻;深入采访,身近必须心也近。

2012年人民日报经济部组织的“走基层·贫困山区行”大型采访,让我至今印象深刻。那次,我来到乌蒙山区的云南省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大寨村采访。那是7月的一个午后,大雨过后,驱车沿着泥泞不堪的土路盘山而上,随时都有滑下山崖的危险,中间还遭遇了滑坡泥石阻路。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了好长时间,终于到了大寨村所在的牛角湾梁子。破旧不堪的茅草房里人畜混居,大半间是猪圈。苗族老人张定清一动不动,蜷缩在黑漆漆的房子一角。房子另一角,是一堆发了霉、长了芽的土豆,这是老人平时的口粮。当老人接过我们捐给他的500元钱时,他的眼神非常让人看不懂。随行的村民小组组长给他解释:这是100元的人民币,一张就能买好多盐巴,老人这才张了张嘴、点了点头表示感谢。小组长告诉我们,老人72岁了,还从没见过100元这么大面值的钞票。由于房子里压根没有立足之地,老人也不会说汉语,所以我没能和老人直接交流,转而采访了别的贫困户。

采访回来,我写了篇《“贫困死角”不是被遗忘的角落》,文中描写了张定清老人的深度贫困状态,但美中不足的是没体现他的心声,文章明显深度不够。2016年2月,我回访大寨村,很想弥补上次的遗憾,但张定清老人已经过世。这件事给我挺大触动:不远千里,翻山越岭,这么费劲地来一趟,面对如此的深度贫困,我却错失了一次深度采访的机会。而这样的采访机会,在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当下非常难得。不走进贫困户的内心世界,不零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怎么更好地新闻扶贫?自那以后,我每次采访都尽可能地多花点时间,尽可能地争取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做到身近心也近。

身近心也近做好新闻扶贫,除了为脱贫攻坚提供舆论支持,还可以加深对国情、对基层的了解。2017年驻村蹲点调研期间,除了做好新闻报道本职工作,我还为村里做了些“兼职工作”。我采访发现,昌汉白村村民稳定脱贫面临两大挑战:其一,种养收入不稳定;其二,打工收入难以持续。我推动村里办成了三件关乎持续发展的实事:第一件,看到村里的电商扶贫在缓解农产品销售难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同时希望借助更大平台对接更大市场,我为村里的电商扶贫中心牵线搭桥,对接全国性网购平台;第二件,促成村里将撂荒五年的两千亩集体土地承包给某龙头企业,这将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提供100多人的打工机会,同时示范带动村民调整种植结构,让黄土更生金;第三件,促成内蒙古千牛服务集团结对帮扶昌汉白村,当年为村里培训、转移就业80个剩余劳动力,为他们带来稳定的打工收入。

通过办这些实事,为村里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也让我对国情、农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发包集体土地,前后14天,村里大会小会开了10来场,一度濒临流产。因为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没分到地的“户口代管户”要求承包集体土地,还有部分村民对村集体发包土地缺乏信心。最终充分发扬民主,先把集体土地流转到13个生产社,再由各生产社自行决定是否发包给该龙头企业。虽然最终都发包成功,但曲折过程也让我明白,农村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体工作更是不易。因此,只有身近心也近,才能更好地了解乡土中国,写起稿来才能更接地气,才能少发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人之议,多提些既符合政策方向、实操性又强的建设性意见,新闻扶贫才能更好地推动实际工作。

猜你喜欢
驻村贫困户攻坚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