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0-12-18 06:35
教师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防控意识

许 敏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100)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覆盖范围广,病毒传染性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抗击疫情,让疫情得到了控制,体现了我们国家强大的治理能力,这些都与我国的政治和思想密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对国家、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让大学生牢记历史使命、认清责任,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人民实现共同抗击疫情的实践基础。为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发挥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这一实践教材。例如,在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可以结合国家与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实例,推送感人故事,使大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并详细讲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制度的优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家国情怀、大爱精神。组织大学生配合社区、村委会共同抗击疫情,力所能及地发挥自身作用,传播正能量,做好监督工作,积极履行自身义务,不断在实践中提升战胜疫情的自信心、勇气,明确自己的责任,紧跟党和国家步伐,切实做好自身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1]

(二)责任意识教育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责任、担当、自律等品德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条件,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重视责任意识方面的教育。[2]

首先,合理利用疫情防控期间的实践教学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理想相融合,推动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在社会发展中,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以社会理想为前提,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引导大学生立足社会发展现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建设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足实际,树立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做贡献的理想信念。

其次,提升学生法治意识与纪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只有全体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意识,才能保证社会实现更好的运转。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保证全民遵纪守法至关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应将纪律和法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特殊时期各项相关防控举措,并积极配合各项措施的实施,如出门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隔离观察及少出门、不聚集等。[3]

最后,培养大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依靠创新才能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和敏感度高、可塑性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高校必须提高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更新创新理念。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列举疫情防控期间使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作用和使用价值,指导学生结合时事了解科技的发展,掌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逐渐培养创新意识。

(三)身心健康教育

良好的身心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拥有积极健康心态,对塑造健全人格极为重要。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身心健康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首先,提高健康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意识,让大学生意识到健康是实现幸福生活和人生价值的基础,认识到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应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教育任务,明确具体内容,提高健康教育力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学会进行健康自我管理,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有限的条件来保证自身的健康,提高免疫力,减少外界因素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关系到人们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克服他们的恐惧心理。通过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健康心态,主动承担责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最后,养成健康行为。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一方面,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增加健康教育课程,改进以理论为主的健康教育模式,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完善,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健康心得,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5]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具的作用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学生能顺利地接受教育,应重视互联网条件下各种新型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的使用,实现在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方面,高校应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推荐相关教育网站及思政教育资源,要求学生主动对接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利用教学软件来掌握简单的理论知识,从中获取相应的教育资源,实现对相关教育内容的学习,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交流和分享学习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克服疫情环境对正常授课的影响,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相结合,并对传统课程进行创新,提高当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6]

综上所述,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育人职能,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明确具体的教育内容,落实爱国主义、责任意识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格,重视网络平台等教育工具的使用,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防控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