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财务—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20-12-19 03:29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俄语财务部门倡议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庞 博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提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实现“五通”,需要语言互通,语言互通是民心相通的前提条件。语言不通的话,语言附带的各种信息,获取起来就比较困难。要想得到重要的信息,比如法律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获取真实的、精准的信息,必须依靠语言。“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有大批既懂得通用语言也精通当地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

走过2019,“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已有六年,这些通用俄语的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参与的与中国合作的项目包括很多方面,设施联通中的公路、能源、通信等,政策沟通中的税收合作。如中国铁建莫斯科地铁西南线项目,中国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合建项目,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开采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俄罗斯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项目,中哈改造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项目等。

无论是上述的哪个项目,要想在国外参与当地项目建设的中国公司都需要在项目所在国注册代表处、侨民公司或非侨民公司来进行项目运营。公司从注册那天起就会纳入项目所在地的税务核算系统,无论公司员工是否配备齐全,项目是否开始,公司最初成立的一定是财务部门,因为公司需要每月、每季度向当地税务机关进行报税。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为运行项目在独联体国家成立公司(代表处)所面临的财税领域的挑战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财税领域的语言沟通,对当地税法、财务核算方面的了解,当地财务雇员操作的监管等。在拥有了中方的财务专业人士、当地的财务专业人士后,怎样建立起双方财税专业方面的沟通?财税领域俄语翻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财务—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财务部门对一个公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公司所有项目起到事实监控作用。财务部门作为财务管理职责的主要承担部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正常运作。财务部门是监督企业其他部门运作、降低企业风险的中心单位。

在独联体国家成立的中国企业代表处、侨民公司或是非侨民公司为了运行所参与的项目,该怎样履行财务部门在当地公司的重要职能、怎样融入独联体国家的财税体系呢?独联体国家的财税体系与中国完全不同,有其特殊性,要想了解独联体国家的税法及财务核算规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沟通问题——财务俄语翻译。该岗位的人既要俄语熟练,又要懂得财务知识,这样在语言沟通方面才能达到高效、专业,并且能够规避境外公司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参与独联体国家项目的开展和运行,其中财务部门在境外公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大量素质优秀、财务方面精深的俄语翻译。无论属于什么领域的翻译,翻译的职能最重要的都是传递信息。财务俄语翻译具有翻译的共性,即掌握俄语基本的语法(词法和句法),了解和熟知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知识。也应具有其个性,个性是指财务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和行业,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具有强烈的专业性。从俄语通用语法、财务专用词汇到财务专业术语,财务用语都带着自己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规律可言。其次,在掌握了财务专用词汇、专业术语之后要与自身所了解的财务基础知识相结合,这样才不会只是翻译字面意思,给人感觉蹩脚不够专业。要想当好一名真正的财务俄语翻译必须具备精深的财务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横向面知识。

独联体国家中国企业财务部门的俄语翻译应当把从当地财务主会那里得知的税法知识、财务核算规则等重要信息传递给中方财务领导,以便中方财务领导从大局把控财务业务,部分重要信息甚至可以减少公司的损失或规避中国企业在国外的风险。财务俄语翻译在境外公司财务部门的作用如此之重要,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培养这类人才呢?

二、如何培养财务—俄语复合型人才

(一)充分调研,明确财务—俄语复合人才培养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独联体国家各类大型项目的推进需要“俄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国内各大高校针对需求调整俄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人才培养模式改为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哈萨克语等复语模式;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了对接国家战略撤销俄语系,成立了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黑龙江大学为了培养俄语+法学、金融学、数学、化学等专业复合型人才成立了中俄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充分考虑了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需求和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俄语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中国石油大学俄语系更是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合作的机会,大力培养既懂俄语专业知识又懂石油、石化等相关能源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上大学都是在专业领域有明显优势的学校,那开设有俄语专业的普通高校应怎样培养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所需要的俄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呢?笔者认为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根据学生的质量和特长制定适合学校和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金融优势资源的高校实现不了俄语+金融,我们可以考虑金融学下属的财务管理专业,并且利用普通高校拥有的资源实现俄语+财务的复合交叉。

财务—俄语复合人才培养除了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国家提出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要。企业“走出去”势必需要在俄语国家成立公司,成立公司首先要建立财务部门,因此我们应该看到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明确财务—俄语复合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构想

1.课程结构

财务—俄语复合型人才需要以俄语为基础,积极学习和掌握独联体国家的财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税务相关知识。

合理的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对于复合型俄语人才来说,扎实的俄语基础、熟练的俄语口语,必须以俄语基础技能课(如基础俄语,俄语语法、俄语口语,俄语视听说、汉译俄、俄译汉、俄语泛读、俄语写作等)为主。此外,开展多元方向培养,专业方向课可以采用校内选修经管学院相关金融财务基础课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掌握财务、会计核算专业技能和知识,实行主辅同修制。

2.课程设置构想

当学生了解、掌握了俄语和财务专业的基础知识后,为了能使俄语和财务知识结合,可以开设财务俄语课。由教师针对财务专业术语、国外财务俄语人具体的工作流程、国外财务单证文件给学生展示讲述,让学生在课堂迅速融入国外公司财务部门的氛围中,实现俄语+财务知识的实践应用。

为了更好地实践,可以采用与俄罗斯大学财务专业交流合作的模式,学生自愿去合作的俄罗斯大学财务专业进行交流,俄方学校给中方学生教授财务1C 系统(独联体国家财务专用)的使用和操作。同时开设俄语语言技能课,进一步实现俄语和财务专业实践方面的融合。只靠学校提供的课程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职业规划的长远发展,可以在校学习期间考取财务方面的专业证书,如初级会计师证书,获取成为一名专业会计的准入证书。

(三)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师应当拥有现代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传授知识之余增加课堂语言实践环节。

其次,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现在社会发展处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更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课堂中,寓教于乐,改善俄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差的状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俄语教学内容陈旧、俄语教辅资料更新换代慢的状况。教师应在课堂上将已知最新的俄语词汇以及俄罗斯时事、动态传授给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将最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最后,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要强。教师应当优先具备俄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不仅笔译好,口译能力也应出色。部分民办大学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方面,采用了假期让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的模式,让教师的实践走在学生的前面,教师将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学生在步入企业工作时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以培养财务—俄语复合型人才为例,担任财务俄语课的教师,应该在独联体国家的中国企业从事过财务俄语相关的工作,具有相关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在教授课程时指导学生的实践。

笔者曾经在独联体国家某央企公司财务部担任过俄语翻译兼出纳,并在浏览招聘信息时发现有企业、公司招聘既懂俄语,又懂财务知识的本科或硕士学历的人才。“一带一路”倡议掀起了学习俄语的高潮,同时21 世纪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独联体国家项目的运行需要财务—俄语复合型人才,学校应当抓住机会为学生就业拓展新的就业方向,培养社会需要并且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俄语财务部门倡议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
今日俄语:语法领域中的积极过程*——“今日俄语”系列研究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