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2020-12-19 03:30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环境政治思想

梁 琳 浙江理工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人生理想目标的重要环节。进入21世纪,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与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密不可分,生活的校园环境、身处的社会环境、面对的舆论环境,都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多变动的特点,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和需要应对的新挑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人生理想目标的重要环节。进入21世纪,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与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密不可分,生活的校园环境、身处的社会环境、面对的舆论环境,都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多变动的特点,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和需要应对的新挑战。由张巧利所著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6月版)一书,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和理论体系。总览全书,呈现三个方面特点。

一、充分解析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为了深入理解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新变化,该书首先阐释了新媒体的特有内涵和特性,论述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及价值影响,为更加有效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打牢根基和基础。其次,该书重点解析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而引出新媒体时代,高教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一方面,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愈加错综复杂,工作对象、模式、队伍遭受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与心理状态面临着不断的冲击;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引发信息内容、形式及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提升道德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然后,该书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并探索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课融合过程中的有效路径。通过这些创新形式,体现出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进而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深入探讨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革新

该书首先在总结电子公告板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贴吧论坛这一重要的思想汇聚传播新模式,提出了如何运用电子公告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要经验,具体包括“贴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交流、生动语言、专属版块和发展范式,突出了高校保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宗旨。然后该书预测了电子公告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新动向,包括即时性方向、图像化方向和专属方向分化发展,这些动向有利于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解决学生困难,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最后,该书深入探讨了即时通信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范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导向性、信息共享性和交流互动性,进而指导教育者开拓挖掘学生兴趣点,提升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

三、突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优化

该书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诸多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总结新媒体环境下内容结构优化原则和要求的基础上,对这一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进行研究和优化,来丰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内容,构建自身发展体系。具体表现为:在政治层面,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和主导性内容;在思想道德层面,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层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在技术层面上,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正能量。上述内容的调整与优化,将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更能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期盼。

综上所述,该书在充分解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对新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个性和内容结构优化展开深入研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指导著作。

猜你喜欢
环境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