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事件中短视频新闻的报道创新

2020-12-19 06:53马芳新疆平安网信息中心
品牌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传统媒体媒介

文/马芳 (新疆平安网信息中心)

自“媒介事件”概念提出以来,如何进行媒介事件的有效传播成为学界、业界所关注的焦点。媒介事件如何和短视频有机结合,也是颇被关注的课题之一。媒介事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短视频传播又有如何的优势,短视频新闻在报道媒介事件时该如何的创新,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一、媒介事件的特点

媒介事件的理论源头出自美国著名的历史和传播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所说的“伪事件(Pseudoevents)”,有人将“Pseudo- events”译为“伪事件”或“假事件”,并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在业界认知中,我们将媒介事件定义为: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由以上定义可知,媒介事件有着以下的几个特点:

其一,媒介事件具有人为策划性。普通新闻事件具有随机性、偶然性的特点,它对受众来说是不可预知的,但媒介事件不同于普通的新闻事件,它是有目的并且是有计划地向公众进行传播。所以说,媒介事件是提前策划的,有其想达到的传播效果。它需要有前期的安排部署,在报道时间、报道数量、传播节奏、媒体选择等各个因素之间进行考虑权衡,并在事件传播期间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向着预想的传播效果进行迈进。其二,媒介事件具有适合媒体报道的特征。最早“媒介事件”概念被提出时,针对的就是那些可以被电视媒体传播的、足以令人参与及铭记的历史事件。所以媒介事件有天然的新闻价值属性,适合被媒体抓取并传播。在众多的传播方式中,短视频以其独有的特点慢慢成为最适合的方式之一。

二、短视频新闻的特点

(一)制作方便快捷

在传统媒体时代,制作视频在普通人眼里,还是只有电视台记者、编辑这样的专业人士才可以掌握的特殊技能。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以及各类App的迅猛发展,短视频制作呈现出快捷便利、日趋大众化的特点。短视频现在主要以手机拍摄为主,制作时间相对较短。个人只要随手拿起手机,记录下认为感兴趣的视频事件之后,可以迅速进行编辑、整理和上传等一系列操作。与手机一起迅速普及的,还有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兴起。随着短视频成为当今社会的风口行业之一,各类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在激烈竞争过后,抖音、快手等平台异军突起,传统的微信、QQ等社交平台也纷纷推出短视频功能,抢占短视频市场的份额。由于竞争激烈,短视频平台对于用户体验高度重视,如何更好地方便受众,让制作更加简洁,让发布流程更加简化,则是平台吸引用户重要的作为之一。这也促使各大平台不断进行技术上的升级换代,拍摄视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媒体人的专利,而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而且,现在各类App功能也日益强大,各种美颜、滤镜等修饰功能普及,普通人完全有能力制作出不输于专业设备拍摄剪辑出的简单视频的品质。

(二)发展迅猛

技术不仅使着短视频生产速度不断提升,短视频的使用人数日益增加。各大社交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分享功能”使得短视频不再只能进行狭窄的单平台传播。各平台的视频基本都可以快捷地分享至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主要社交平台。虽然在竞争因素下,一些平台之间还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但从长远来看,各平台互通的趋势不可扭逆,多方面的因素正加速短视频在互联网的空间内自由畅行。这些因素互相叠加,推动了短视频用户的飞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5亿,占网民整体的94.1%,较2018年底增长1.26亿。

(三)传播性强

短视频一般长度为五秒钟到五分钟,以抖音为例,普通的视频甚至只在15秒或者1分钟以内。而这样长度的新闻,在传统媒体时代,则是各类题材中最不受重视的“简讯”。但是在短视频时代,这样短小精悍的表达摆脱了长视频冗长、拖沓的缺陷,为用户闲暇时光增加了观看内容。碎片化的短视频新闻的出现,明显提升了人们对零碎时间的分配和利用率,提升了信息接受和输出的速度。此外,众多短视频都提供一些高配置的视频编辑功能,比如大量的精选音频、各类搞笑音效,适合极具个性的创作者进行短视频制作,使目前的短视频中存在娱乐性极强的风格,用户可以快速融入和放松。这样的特征对于快节奏、生活压力大的当代人来说,是一种极其有效和便利的解压方式。也是快速得到信息,作为闲来谈资的便利途径之一。综上因素,短视频呈现出的可传播性极强,只要视频内容具备了新闻价值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要素,很容易得到广泛传播。

三、媒介事件中短视频新闻的创新

(一)要用连续性、全面性展现事件全貌

短视频的特点在于“短”,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迅速抓住受众眼球。但“短”的特性也使其在对事件的全貌展现上存在天然短板。对于一般媒介事件而言,单一的短视频并不能系统地展示事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达到传播目的。因此,在媒介事件报道中,短视频新闻必须要以连续发布、多数量、多层次发布的方式,力求整体、立体地表达媒介事件所要达到的传播目的。以人民日报微博对2019年国庆报道为例,采取的就是长时间连续报道,重点日期高数量发布的整体策略。从2019年9月份开始,人民日报微博日均发布2 条原创短视频微博,2019年国庆当天,人民日报微博共发布164条微博 ,其中短视频微博94条,占比达到了57%。这是历次国庆报道中,首次大规模出现短视频新闻,其新闻报道的功能得到了全面纵深展示。

(二)关注细节展现,呈现高于事件的制作

传统媒体时代,细节描写就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出彩环节。媒介事件中,细节呈现可以使受众迅速聚焦事件本质特征,让受众对事件进行快速融入。短视频的特点极其适合细节呈现,在人物报道中,高质量的细节报道,可以深刻刻画出人物性格特点。在事件报道中,对事件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事件的本质特征迅速凸显,深化事件的主题思想,加深受众对事件的认知,了解事件本质。而众多细节的报道,可以组合起受众的媒介事件的整体全貌,呈现出高于事件的媒体传播效果。

(三)尊重短视频平台发布规律

短视频新闻和以往传统媒体的视频传播不同。传统媒体环境下,媒体是“内容+平台”双建设模式,媒体既是内容的生产者,也是传播平台的“垄断者”。总体来说,传统媒体把握着传播平台的传播规则。在什么时间播出,播出顺序如何,都由媒体自身进行决定。这些规则,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着内容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垄断”被打破。由于传播平台权重的转移,传播规则已经掌握在短视频平台手中,完全不由内容创作者掌控。这是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后,用户用自己的手指投票之后所形成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所以,在短视频市场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之前,我们要尊重这种现状,以及尊重短视频平台的发布规律,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短视频平台的“算法”。

想要媒介事件得到充分的传播,除了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以外,还要充分研究平台的算法,并且根据这些算法合理对短视频内容进行设计。虽然说平台算法具有复杂性和私密性,但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是可以进行琢磨和认知的。比如视频的完播率、评论率、转发率和点赞率,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人们如何进行视频创作。还有,各个视频平台都有对作者的培养和指导课程,加强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缩短视频成熟的路径,提升视频热度,加大传播效果。

四、结语

短视频创作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风口之一,短视频新闻也成为众多传统媒体发力的方向。在短视频新闻制作上,传统媒体仍然有着深厚的底蕴优势。尤其在媒介事件传播中,传统媒体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议题设置的能力,报道系统化的能力是一些自媒体人所不能比拟的。传统媒体应该抓住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主动作为,有所作为,积极夺回逐渐被占领的舆论阵地。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传统媒体媒介
传统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策略
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困境与突围路径
新媒体视域下短视频新闻制作研究
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与发展探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