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灾害后蔬菜管理和防控技术

2020-12-19 13:20滑县农技推广区域站王斌章
河南农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夜蛾中耕暴雨

滑县农技推广区域站 王斌章

一、可恢复的设施蔬菜地管理

(一)排水抢收

对于受淹设施菜田应及时疏通田沟,开沟清渠,抢排积水,降低菜地水位和田间湿度,防止积水造成沤根死根,同时抢收适合采收的商品菜,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二)清洁田园

灾害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死株和植株病叶、基部枯叶、黄叶;及时冲洗清除被浸泡植株叶片上的泥桨以及中耕除草,整枝,保持田园清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三)设施维护

灾害后抓紧维修设施大棚,尤其对没有倒伏的大棚应迅速覆膜或覆网,尽快投入使用。

(四)肥水管理

灾害后及时扶苗绑蔓并中耕培土,中耕深度<5 cm;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667 m2追施全营养蔬菜专用水溶肥10 kg,同时,用0.2%的全营养蔬菜专用水溶肥进行叶面追肥,提高蔬菜抗性,促进蔬菜恢复生长。

二、基本绝收需要罢园的设施蔬菜地管理

(一)绝收罢园田块的判断

蔬菜根部出现褐色或黑色,发臭比较严重已无法长出新根,叶片萎蔫干枯,不能恢复生长,需要罢园。

(二)土壤消毒

对刚罢园田块要注意土壤消毒,结合整地每667 m2施用土壤处理剂2 瓶。

(三)及时抢播补种

对于受长期淹水浸泡、大部分植株死亡或严重影响产量甚至绝收的田块,灾后土壤消毒后,抢晴天整地,并及时翻耕。由于城郊运输方便,应以种植叶菜为主,解决灾后市场蔬菜供应之急,可反季节种植茄果类和瓜豆类蔬菜,如番茄、辣椒或豆角、苦瓜、丝瓜、茄子等。

(四)田间措施

利用遮阳网或小拱棚育苗,做好设施排灌系统;高垄栽培,开深沟25~30 cm;深耕碎土保持土壤疏松,施足腐熟的有机肥,配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合理密植,种后畦面可覆盖秸秆;正确整枝引蔓,调节植株生长;雨停后应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

三、暴雨洪涝灾害后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

暴雨灾害后蔬菜病害易发生蔓延,如瓜果类蔬菜疫病、茄果类蔬菜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软腐病等高温高湿型病害。当叶面稍干爽时立即喷洒对真菌和细菌都有效的预防性杀菌剂,常规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1~2 次,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和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 倍液的混合液,以保护伤口避免真菌和细菌侵染,使伤口和叶面形成药膜防止病菌的入侵。也可以针对不同蔬菜病害选用预防和治疗兼效的杀菌剂。

(一)苦瓜、节瓜、冬瓜、豆角、葫芦等枯萎病,可用75% 达科宁800 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灌根,隔7 d 再施1 次。

(二)黄瓜、冬瓜疫病,可用72%克露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 倍液喷雾防治。

(三)黄瓜、冬瓜霜霉病,可用或72% 克露600~800 倍液喷雾防治。

(四)菜心、白菜类软腐病,可用3%井冈霉素600 mL/667 m2,对水60 kg 喷雾防治。

(五)菜青虫、小菜蛾、瓜绢螟在幼虫低龄高峰期,每株虫口数3~5 头时,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 倍液喷雾防治。

(六)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可用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500 倍液或1%甲维盐乳油1000 倍液喷施。

(七)美洲斑潜蝇可用1%阿维菌素乳油4000 倍液或阿维·杀虫单1500 倍液、溴氰菊酯2000 倍液喷雾防治。

(八)黄曲条跳甲可用2.5%溴氰菊酯2000 倍液、48%毒死蜱800 倍液喷雾防治。

四、暴雨灾害高发性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雨后土壤和空气湿度大,虫害活跃,应及时喷药防治,并注意药剂的交替施用和合理混配,以防次生灾害发生。

(一)灯光诱杀技术

田间连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趋光性害虫成虫,每2~3.33 hm2安装1 台。

(二)昆虫性诱剂诱杀技术

诱捕器(配1 支性诱剂)设置密度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一般每667 m2使用1 个,小菜蛾每667 m2使用6 个,瓜实蝇每667 m2使用5 个。

(三)有色粘虫板诱杀技术

针对蚜虫、斑潜蝇等害虫的趋黄性,在害虫初发虫口密度相对较低时悬挂黄板进行诱杀;针对蓟马的趋蓝性,田间悬挂蓝板诱杀,一般15~20 片/667 m2。

(四)防虫网技术

有条件的设施菜地覆盖防虫网40~60 目,能有效防止害虫入侵及传播病毒引起的病害,缓冲暴雨对蔬菜的撞击,减少机械损伤,降低虫害发病几率。

猜你喜欢
夜蛾中耕暴雨
基于Hyperworks的手扶式白菜中耕机模态分析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广西甘蔗中耕施肥机械现状与发展方向
当暴雨突临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