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探析

2020-12-19 03:29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彭湘萍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道德道德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彭湘萍

近年来,会计行业的创新发展,促使会计行业执业人员日趋年轻化,在为会计行业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会计行业也面临着道德缺失的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正确发展的教育领地,在会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承担着较大的责任。只有从根源上解决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才能发挥教育的功效,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为整个行业带来良好的风气和道德发展带动力。

一、会计专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学生职业行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作为社会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载体,会计专业教学水平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而职业道德教育则对学生的素养和道德品质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不仅对于毕业生入职后的工作有重要影响,还能够促进社会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中,可通过思政理论课程、伦理课程、道德基本理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和行业规范,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内化为职业素养。而在理论教学配合下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可利用社会中出现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职业道德现状,解决职业发展中遇到的两难困境,增强学生辨别道德是非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育,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遇到职业困境时,可依据所积累的经验选择正确的方式,保障职业行为的规范性。实训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了解会计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不但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认知,还能使其认识到学习道德知识的重要性,提升会计专业学生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二)以职业道德教育塑造良好会计从业环境

会计从业环境是指会计活动所依赖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会计职业环境不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对社会和谐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会计活动中,由于各大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经济建设,而忽视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导致不少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不高,开展的会计活动不规范,因为个人利益而出现的会计数据作假的现象普遍存在,整体行业环境建设效果还不理想。针对这种实际状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从业环境问题,就要以会计专业学生为主体,逐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逐步优化行业的工作氛围。只有会计从业人员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才能严格依照企业所设立的制度开展会计工作,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改正行业内的不良风气,形成带动力,促进整体行业氛围的优化。这样,不仅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对于整个行业发展而言也同样有着长远的意义。

二、现阶段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单薄

在当前注重教育改革的环境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也在重点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但结合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而言,现阶段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会计专业现有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对过于单薄,且理论知识居多,内容过于抽象枯燥,对于以职业发展为根本的高职生来讲,显得过于深奥,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理解。除理论课程之外的会计职业法律等内容,虽然包含着大量的教育资源,但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习惯于传统的知识传输,很难展示教育资源的优势,不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最终造成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不佳。

(二)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单一

相较于普通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对道德理论的理解和内化,逐渐转化为自身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制定与普通课程具有显著区别的教育体系,并利用多种途径来实施交易会活动,以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全部价值。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大部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素养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在理论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重视职业道德知识的传递,采用的传授方式简单陈旧,只依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讲解,缺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外一部分教师忽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变为教师的展示舞台,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很难达到高质量的教育成效。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部分高职院校受到办学条件和教学技术的限制,为节省教育资金很少安排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生缺少在真实场景中感受职业道德力量的机会,很难将知识内化于心,形成道德素养,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内容和职业目标的互动

首先,高职院校应明确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由于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便于学生进入会计工作岗位后能严以律己,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贡献力量。因此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应充分认识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加强对会计工作规范和教学的讲解,以具有特色的课程内容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职业道德知识的同时,完成对职业道德行为的理性判断,提升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主导性。

其次,高职院校应重构课程内容。在理论课程中,可开设基础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道德意识。还可在专业课程之外,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开展选修课程,比如会计风险防范、会计舞弊道德分析等,加强学生对违反职业规范应承担责任的认知,从而自觉抵制外界诱惑,坚守职业道德。在实践课程中,可开设模拟道德判断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巩固学生理论学习的成果,与所学知识进行互动,完成对各项模拟案例的正确判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能力。

(二)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和操作的结合,完成技能和素质的双重建设

在会计岗位中,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业界整体环境的影响,会计从业人员容易在利益的驱动下,形成歪曲的职业价值观念,影响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而作为会计岗位未来从业者的高职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判断力和行为约束力,才能够为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撑,并实现法律制度和职业理念的定格,完成技能和素养的双重建设。因此,在传递职业道德知识时,课程教师应针对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道德风尚调整教学内容,将社会关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道德发展标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第一,在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方面,可改变传统理论知识单一讲解的方式,采用正反案例对比教学的方法,通过对正面案例的讲解和展示,弘扬更多正向的工作风气,而对于负面案例的分析,则对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学生通过对这两种案例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在核心课程之外,教师还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比如在会计原理教学中讲解会计所坚持的原则,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财意识,重视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增强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第二,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可在校企合作战略的帮扶下,开展顶岗实习活动,并实施跟踪指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但了解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会计工作性质,还能够增加学生对会计道德观念和品质的认知,了解不做假账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从根源上杜绝诚信缺失现象的真实发生。

(三)提升职业道德评估的有效性,优化教育评价考核方法

职业道德评估作为学生检验自身学习成果、了解自身发展实际状况的有效渠道,是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改变传统教育体系下,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从三个方面来优化教育评价考核的方式,以增加职业道德评估的准确性。一是丰富测评方法。可增加实践环节道德测评所占的比例,利用教师测评、学生自我测评、企业测评三位一体的方式,增强评价考核的全面性,并将最终成绩纳入专业成绩,增加学生对职业道德发展的重视程度。二是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可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加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本,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将此资料作为就业的参考,为其职业发展提供辅助。三是充分利用社会媒体。高职院校可在校园内建立社会可参与评价的教育平台,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力,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在学生出现违背道德规范行为时,就会直接受到社会的谴责,进而起到扬善惩恶的作用。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工作任重道远,专业教师应在充分分析职业道德教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创新的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职业道德发展创造机会,进而解决教学的弊端。只有学生充分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才能够自觉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意识和素养,为自身职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道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