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应用超声内镜与三期增强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对比*

2020-12-20 02:44简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414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正确率胃肠道影像学

简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成都 641400)

周祥荣 徐大海 彭清海王 飞

肿瘤,包括其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治疗方案以及术后预后等一直是临床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1]。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临床相对常见的一种间叶源性肿瘤,是一类独立的来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2]。分析以往临床资料可知,GIST常常被误诊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神经鞘膜瘤,严重耽误患者的治疗[3]。近年来,随着各类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GIST病理学认识正在不断加深,但影像学术前诊断GIST的确诊率仍较低,提高对GIST的影像学认识直接关系到手术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4-5]。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 rasonography,EUS)与三期增强CT在GIST诊断上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确诊并行手术的4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为(48.62±4.60)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和黑便,其中有6例患者存在吞咽不畅,10例患者存在腹胀,4例患者腹部可触及肿块且伴有发热不适,2例患者为黏液便伴肛门灼伤感。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术前均行EUS和三期增强CT检查;(2)所有患者完善准备后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GIST[6]。排除标准:(1)除GIST外存在其他胃肠带疾病者;(2)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3)不能完成EUS和三期增强CT检查者;(4)临床影像学资料不完整或缺乏准确性者。

1.2 检查方法

1.2.1 EUS检查:所有患者入院术前均需禁食禁水8小时,采用日本富士EC-250us超声内镜检查仪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为充盈法和水囊法,扫描参数为常规探头频率为7.5MHz或10MHz,完善所有准备后口服去泡剂和表面麻醉剂,术前常规肌内注射安定10mg和解痉灵10mg。

1.2.2 三期增强CT检查:所有患者入院术前均需禁食禁水8小时,采用荷兰飞利浦(Philips)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且所有患者均行CT三期增强化扫描,扫描前均口服800mL清水或碘海醇稀释剂使小肠和胃处于充盈状态,扫描参数为:螺距1.50,层厚5mm,扫描后1mm 薄层重建,所有患者平扫结束后均应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碘海1.50mL/Kg进行增强扫描检查,注射速率为2.50mL/s,分别在注射对比剂30s、55s和90s时获取图像,注射造影剂后25s~30s行动脉期扫描,60s~70s后行静脉期扫描,90s~120s行延迟期扫描。

1.3 研究内容 整理分析46例GIST患者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且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GIST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GIST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图像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对GIST的诊断情况 整理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可知,46例GIST患者中良性或交界性肿瘤18例(39.13%),恶性28例(60.87%)。其中EUS检查中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5.65%(44/46),3例误诊为胃外压性病变,良、恶性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6.96%(40/46);三期增强CT检查中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0.43%(37/46),余9例定位来源诊断错误或仅检出未能进行定位,良、恶性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52.14%(24/46),EUS检查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均显著高于CT三期增强检查,比较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P=0.024;χ2=13.143,P<0.001)。

3 讨 论

GIST是消化道内除食管外最为常见的原发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中年男性。该疾病可发生在胃肠道任何部位,以胃区最常见,发病率约为60%,其次小肠,约占30%,大肠、网膜及食管较为少见,约为10%[7-8]。根据以往临床研究可知,GIST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故仅依据其临床症状体征难以确诊[9]。目前,术后病理检查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但手术方案的制定依赖影像学检查手段[10],故提高对GIST影像学征象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至关重要[11]。

本组数据结果显示,采用EUS和增强CT检查对GIST病灶部位、形态及具体生长情况均可清晰显示,但EUS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者,由此提示,EUS对于GIST的诊断可能更为优势。结合既往影像学研究[12]和本组资料可知,EUS能清晰分辨胃肠道壁的各层结构,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对于肿瘤病灶的起源可清晰显示,肿瘤病灶内部回声情况也可清晰表现,对于肿瘤病灶边界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均可在EUS中清晰显示,具有较高的定位准确率,而本组数据中EUS对GIST定位准确率达高, 能清晰显示肿瘤的起源,内部回声情况,肿瘤的边界和周围组织关系,其定位准确率高达95.65%,符合既往研究理论。但因为在EUS检查仅可表现隆起的病变,关于病灶内部结构和大小以等不可清晰表示。增强CT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影像学手段,其也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扫描范围较广,可以针对肿瘤病灶的内部结构进行清晰显示[13]。且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对于肿瘤病灶内的血流供应情况及强化程度均可清晰表现,而结合其肿瘤病灶的图像表现,可对肿瘤病灶的边界以及胃肠道管腔、管壁及周围组织的结构等均可清晰显示[14-15]。而本组资料中,46例中20例患者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肿瘤病灶,余26例肿瘤病灶以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形态显示,其中8例病灶内有多个细小钙化点,呈散在分布,10例恶性病灶边界不清,其中4例与邻近脏器粘连。且增强扫描中,所有病灶均可呈现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21例为持续性强化,而25例为延迟性强化,与以往研究理论一致。

综上所述,EUS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均较增强CT检查稍高,但CT对病变邻近结构及脏器的侵犯、远处转移显示更佳,两者结合更有利GIST的良、恶性诊断。

猜你喜欢
正确率胃肠道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