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文学中的洛阳意象
——以“北邙”为例

2020-12-20 09:30杜聪聪
关键词:火葬意象日本

杜聪聪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公元793年,日本恒武天皇(公元737—806年)下令模仿唐长安城修建平安京,即为后来的京都。至嵯峨天皇(公元786—842年)时又参照唐朝两京制以朱雀大道为中轴将平安京分为东西两京,即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来,由于西京“长安”地处湿地不适宜居住,逐渐人疏宅废(1)日本古代文献对此多有记载,例如镰仓时代成书的《拾芥抄》“京城部”中有“東ノ京ヲ洛陽城と号ケ、西ノ京ヲ長安城ト号ク”的记载;《本朝文粹》所载庆滋保胤(公元?―1002年)的《池亭记》中有“予二十余年東西二京ヲ歴ク見ルニ、西ノ京ハ人家漸ク稀ニシテ殆幽墟ニ幾シ。人ハ去ルコト有リテ来ルコト無ク、家ハ壊ルルコト有リテ造ルコト無シ”的记载。可见在平安时代,西京“长安”已经趋于荒废。,东京“洛阳”则作为日本古代都城延续千余载。因此“洛阳”便成为了“平安京”(京都)的雅称。作为日本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洛阳书写,除了“洛阳”之外还有由此衍生而来的“京洛”“花洛”“曲洛”等称呼。古代文人在诗文中还进一步将京都的山川与洛阳的实地景观对照,例如古代文人常将京都的鸭川称为“洛川”“洛水”,平安时代以后武士进京则被称为“上洛”。时至今日京都依然有大量地名沿袭洛阳的称呼,如“洛南”“洛北”“洛西”等。足见洛阳在日本文化中的影响。

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大量洛阳书写中,除了大量描写京都的人事风物之外,亦有大量内容描述中国的千年帝都洛阳的景观。这些大都以文学意象的形式出现,既有河流山川等自然景观意象,如“嵩山”“洛水”“洛川”“孟津”“伊阙”“北邙”等;亦有大量的都城景观意象,如“天津桥”“上阳宫”“连昌宫”“金谷园”“香山寺”“窈娘堤”“不老门”等。这些景观意象大都是日本古代文人基于汉诗文或遣唐使记忆重构而成,因此或多或少都会与真实的洛阳有些差别。本文以出现频率较高的“北邙”为例,探讨此景观意象在日本的受容及演进。

一、中国古代诗文中的“北邙”意象

十三朝古都洛阳是中国建都历史最长的都城。从古至今先后有100多位皇帝在此治理国家。现洛阳北郊邙山靠黄河南岸,东西绵延400余公里。古人尊崇“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自东周以来有大量皇家贵胄、富户巨贾、文人墨客葬于此地,如秦相吕不韦、汉光武帝刘秀、西晋皇家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后主李煜、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北邙”也频繁出现于古代文人的诗句中。如东汉贤士梁鸿登临北邙,放眼遥望京城富丽堂皇的宫殿,有感而作《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巍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1],在抒发对辛苦劳作的百姓的同情之心的同时批判帝王穷奢极欲的生活。至晋代,“北邙”则与世事变迁、盛衰无常的观念联系在了一起,如张载在《七哀诗》中吟道:“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2]南朝梁代何逊在《伤徐主簿诗》中则借用北邙意象表达对亡友的悼念之情:“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惣贤。毕池论赏赐,蒋径笃周旋。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3]进入唐代,与“北邙”相关的诗作则更多,有的将北邙描写为万事万物最终归宿之地,以抒发对世事变化、命运无常的无力之叹,如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4]1153有的则是告慰人们人生在世再大的愁苦,和生死相比都是小事,劝解人们胸襟开阔,乐观向上,如张籍的《北邙行》中“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4]949。唐后的诗文则延续这种无常思想。如金代元好问的《北邙》等等。综观这些提及北邙的诗文,“北邙”多代指墓地,隐喻生命的逝去,进而表达对世事无常及命运的无力之感叹,常常带有萧索凄寂的色彩。

二、日本文学中的“北邙”意象

日本古代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北邙”书写亦继承了中国诗文中的意象。例如镰仓初期鸭长明的《海道记》(公元1223年)中有以下一句:

平日の影、盛んにしていまだ西天の雲に傾かざるに、寿堂の扉永く閉ぢて、北邙の地に埋む事を。[5]64(『海道記』「信能宰相中将の事」)

进入镰仓时代,位于关东的镰仓幕府成为了京都之外的又一政治中心,朝廷官员、文人墨客经常来往于京都与镰仓之间,留下众多游记作品。作者对沿途的自然风物及名胜古迹的吟咏中包含着明显的隐遁志向以及源自佛教的无常思想。面对眼前的景物,作者经常联想到汉籍中书写的中国景象。鸭长明游历至平山(现神奈川县)左中将藤原范茂投水之地,有感而抒发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作者感慨命运无情,参加讨幕运动兵败被斩首的藤原信能左中将在政治生涯的巅峰突然陨落于“北邙之地”,作者感叹人们生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势、地位、尊荣都如流水一般终将逝去。这基本承袭了中国诗文中北邙的用法及意象,“北邙”已经不是地名而已经被意象化了。

(一)“北邙尘”

除了对“北邙”一词的单独引用之外,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将“北邙”与其他的文学意象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例子。其中有的承袭自中国诗文,例如《万叶集》(公元759年后)中著名歌人山上忆良(公元660—733年)的散文《沈痾自哀文》中有以下一句:

魏文惜時賢詩曰、未尽西苑夜、劇作北邙塵也。[6]78(『万葉集』巻五)

此句是作者对文中“一代权乐,未尽席前。前年愁苦,更继坐后”一句的自注,借此感叹人生苦短。注文中作者山上忆良虽说明此句是引述魏文帝曹丕的诗句,但此句并未见于中国典籍,也可能是作者的创作。其中的“北邙尘”却非山上忆良的独创,因为这一熟语多见于唐诗。例如唐初诗人刘希夷的《公子行》中有“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4]210;晚唐诗人权德舆《哭刘四尚书》中有“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4]807等等。这些诗句皆借用“北邙尘”意象来感慨人世沧桑。万叶歌人山上忆良不过是承袭了唐诗中的用法而已。

(二)“北邙之露”

另外,相比《万叶集》等作品对唐诗中“北邙尘”的直接引用,日本古代文人亦对“北邙”的意象及用法有所扩展。较于“北邙尘”,在中世以后,“北邙之露”的出现频率较高。例如军记物语《太平记》(公元1376年前后)中有以下一例:

ともに東岱前後の煙立ち登り、北芒新旧の露とも消えなばやと、帰る車の常盤に、伏し沈ませ玉ひける御心の中こそ哀れなれ。[7](『太平記』巻十八之「春宮還幸の事」)

《太平记》是记述日本南北朝动乱的军记物语。日本镰仓时代后期,后醍醐天皇为了夺回皇家权力多次策划倒幕运动,却频频以失败告终。元弘元年(公元1333年),后醍醐天皇再次发动倒幕运动,但被亲信吉田定房告发。足利幕府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击败天皇军,软禁了后醍醐天皇并将其流放至隐岐岛,天皇身边亲信多蒙难。与前节《海道记》中的例子一样,此句也是作者对动乱中逝去的人物的感叹。但与《海道记》不同的是,此句明确出典于白居易诗《对酒》中“东岱前后魂,北邙新旧骨”[4]1067一句。不过,作者将原诗中的“魂”改为了“烟”,“骨”改为了“露”。类似的还有以下几例:

我北邙の露と消えなむ後の煙に、この経を薪に積み見せむと思ふなり。[8](『とはずがたり』(2)日本镰仓时代后期(1306年以后)的日记作品,记录了作者后深草院二条的宫廷生活以及出家后的感想。巻三之「有明の月の鴛鴦の夢」)

念仏唱へ、終に北邙の露と消え給へば、大臣も姫君も、天に仰ぎ地に伏し嘆き給へども、甲斐なし。[9](『室町物語草子集』「中将姫本地」)

在日本古代和歌中,“露”是一个出现频度极高的文学意象。《万叶集》《古今集》《源氏物语》等作品中出现了大量与“露”相关的和歌。其多以“朝露”“夕露”等形式出现,并与“消”“散”“乱”等动词呼应,用来表达脆弱、无常、虚幻等意象。例如:

露こそば朝に置きて夕へには消ゆといへ。[6]145(『万葉集』巻二)

另外,“露”还用来隐喻“泪水”,用以表达悲哀之意,如:

秋ならで置く白露は寝覚めする我が手枕のしづくなりけり。[10](『古今和歌集』巻十五之「恋歌五」)

《とはずがたり》等作品中的“北邙之露”则是将源自汉诗中的“北邙”与日本文学经常出现的“露”的意向结合在了一起,增强了无常、悲哀的感情色彩。然而,如果再进一步深究,日本文学中的“露”意象亦与中国诗文中的“露”多有相似之处。乐府及魏诗中常“感朝露,悲人生”,以“朝露”来比喻人生短暂。如曹操《短歌行》中有“人生几何,譬如朝露”[3]678。唐代诗人将这种“朝露”意象复杂化,用来吟咏对故友的想念。例如韦应物的《悲故交》中有“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4]448。日本古代文学中的“北邙之露”无论是用法还是意境与此诗都极为相似。因此,“北邙之露”这一词句虽非出典自中国诗文,但是其中的两个意象——“北邙”“露”则都源自中国文学。

(三)“北邙夕烟”

“北邙之露”之外,出现频率最多的则是“北邙夕烟”。例如中世谣曲《朝长》(公元1456年)中有:

さらがら秋の浅茅原、荻の焼原の跡までも、げに北邙の夕煙、一片の雲となり消えし。[11](『謡曲集』「朝長」)

此句描述了主人公朝长的墓地周边环境。时值初春,主人公葬身之地虽叫“青野原”,但是完全看不到绿色,满眼尽是野火烧过的荒原一般。作者见景生情联想到主人公火葬时的景象,认为朝长的遗骸化为了一片烟云消失了。此处的“北邙夕烟”实际上就代指火葬,隐喻着生命的凋逝。

与“露”不同,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烟”主要是用来表达朦胧的自然风光,迷离、愁思等意象。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中国诗词较少用“烟”来表达生命凋逝的无常或烘托对故去之人的想念。日本文学除了继承中国文学“烟”意象之外,还惯用“烟”来隐喻葬礼。如中世日记《十六夜日记》(13世纪后期)所收和歌:

いたづらに海人の塩焼く煙とも誰かは見まし風に消えなば。[5]293(『十六夜日記』二之「東日記」)

和歌用海边烧盐时飘起的烟灰隐喻主人公火葬燃起的烟灰,以烘托悲伤之情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叹。这一点与“露”非常相似。同时,日本的和歌也经常将“烟”和“露”一起使用,例如《荣华物语》(公元1092年前后)中的和歌:

煙とも雲ともならぬ身なりとも草葉の露をそれとながめよ。[12](『栄華物語』巻七之「定子の残詠」)

《源氏物语》《枕草子》等物语或随笔对此歌的作者——平安时代一条天皇中宫定子的故事多有记载。根据历史物语《荣华物语》中的记载,此和歌是藤原定子临终前的遗歌,作者希望自己逝去后能化为一片烟云或者青草上的露珠以让亲人寄托思念之情。那么,“北邙”是怎么和这种“烟”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呢?其实这依然与白居易的《对酒》中的“东岱前后魂,北邙新旧骨”一句相关。此句在平安时代兼明亲王的《供养自笔法华经愿文》中被转述为“东岱之暗魂,北邙之朽骨”;在大约一个世纪后成书的《空也和赞》中被改为了“东岱前后之夕烟”。此句又被后来的《保元物语》《太平记》所继承。(3)此处引文引自《日本国语大辞典》(小学馆,2007年第2版)中对“东岱”一词的解释内容。由于日本文学中的“东岱”“北邙”多指墓地,而本身作为地名的意思已经极为微弱,所以二者在一些作品中被作者有意或无意地变换了位置,进而形成了“北邙夕烟”这一熟语。

三、从“北邙夕烟”看中日古代丧葬文化的不同

那么为什么在日本古代文学中“烟”指代丧葬,进而隐喻生命凋逝,而中国文学中则少见类似语句呢?这可能与中日古代丧葬文化相关。中国古代虽然受佛教思想影响深远,但知识分子显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大。《孝经·开宗明义》中就写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3]身体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不能有丝毫的损伤,训诫爱护自己的身体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论语·泰伯》中也有:“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14]曾子临终前,召弟子掀开被子看看自己的手和脚,以表明临终前受之于父母的身体是完整无毁的。在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入土为安,故而形成了以土葬为主的丧葬文化。

公元405年即日本应神天皇15年,百济博士王仁应邀携带《论语》10卷及《千字文》1卷渡日(4)见《日本书纪》(《新日本文学全集》小学馆,2002年版)卷九“朝貢をめぐり、百済·新羅の確執”中的记载。,中国儒学自此东传日本。但是在古代漫长的历史中,儒学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显然不及佛教。6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当时的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大力推崇佛教,并亲自宣讲佛经,立佛教为国教。佛教历经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发展,于平安后期从上层官僚文人扩展到了普通大众,对日本民众的生活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再加上日本国土狭小的原因,佛教所倡导的丧葬方式即荼毗开始流行。据《续日本记》(公元797年)记载,日本最早的火葬起于公元700年日本法相宗鼻祖道昭的葬礼(5)《古事类苑》所引《续日本纪》文:“(道昭)和尚端坐绳床,无有气息,时七十有二,弟子等奉遗,火葬于粟原,天下火葬从此而始也。”。两年之后,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女天皇持统天皇驾崩后亦采用火葬方式。火葬的习俗在8世纪逐渐被日本上层阶级所接受,然后在15世纪后随着佛教的普及扩展至普通老百姓中。火葬成为了日本古代各阶层的主要丧葬形式。日本古代诗文中代指火葬的“烟”意象,乃至本文所考察的“北邙夕烟”正是这一文化习俗在文学文本中的体现。

四、结语

通过对中日“北邙”诗句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北邙”的意象较多样,有的指代文人墨客、王公贵族或穷苦百姓的墓葬,有的被诗人用来感慨上层社会奢靡及下层百姓的贫苦,有的则是伤感世事无常、生死无间并进而规劝世人乐观豁达。而古代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北邙”则多与“尘”“露”“烟”等意象结合起来表达世事无常。

从形式上来看,中国的“北邙”诗句中屡屡出现“死”“葬”“埋”等词汇。如孟郊的《吊卢殷》:“邙风噫孟郊,嵩秋葬卢殷。北邙前后客,相吊为埃尘。”[4]947《吊比干墓》:“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有骨不为土,应作直木根。”[4]946韩愈《赠贾岛》:“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4]856而日本的“北邙”诗句中则很少直接出现“死”“葬”“埋”等。究其原因,无论是平安时代的“物哀”还是镰仓、室町时代“幽玄”等文学理念,皆倾向于纤细、含蓄,对死亡的表达也相对隐晦。除了沿袭中国诗文中的“北邙”“尘”“露”等意象之外,日本古代文人还将代指火葬,同样隐喻生命凋逝的“烟”意象与“北邙”结合在一起,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或表达对故人的追忆。“北邙夕烟”正是源自中国的“北邙”意象在古代特殊文化语境下变容而成的新熟语。

猜你喜欢
火葬意象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探寻日本
意象、形神
《黄金时代》日本版
宋朝盛行火葬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火葬”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