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20-12-20 12: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内环疝气出血量

吴 川

(江苏省泗阳县康达医院普外科,江苏 宿迁 223700)

小儿疝气在小儿病例中较为常见,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上大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等。手术方式的不同,手术效果也就不同,小儿疝气不仅影响患儿身体的正常成长发育,还会诱发其他病症。传统手术缺点比较多,它的切口长,手术中患儿的出血量较多,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大,并且复发的可能也比较大[1]。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微型腹腔镜手术逐渐替代传统手术,受到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微型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比传统手术少很多、并且术后恢复比较块,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此次研究本院选择的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50例患有疝气的患儿,在临床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150例疝气患儿,随机分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3~9岁,平均(6.89±1.23)岁;对照组男50例,女25例,年龄2~10岁,平均(6.75±1.23)岁。所选患儿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操作如下:将患儿进行基础麻醉或腰部麻醉,在患儿腹股沟区切开一个长约1~4 ㎝不等的切口,将皮下组织分离,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开提睾肌(男孩),女孩不用,找到疝囊,然后把疝囊切开,再把疝囊里的,腹腔的内容物还纳回腹腔,然后进行疝囊游离高位结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将患儿全身麻醉,在患儿脐部切开一个约0.5 ㎝的小切口,建立气腹,置入直径0.5 cm的腹腔镜,找到患侧内环口,回纳疝内容物,在内环口体表投影部位穿刺一0.2 ㎝的小孔,穿刺送入带线钩针在内环口腹膜外间隙沿内侧半圆置入丝线或可吸收线,退出钩针再沿内环口外侧半圆穿刺入针,将之前入腹腔的线头带入钩针牵出切口,在皮下深部收紧线封闭内环口并打结,注意勿损伤输精管,精索血管或子宫圆韧带及腹壁下动脉,查无出血,退镜排气,术毕。两个小孔无需缝合即可粘闭,把无菌贴贴在患儿手术切口的皮肤上,手术后做好防护以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手术指标是手术时对患儿腹部切口的长度、患儿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后患儿恢复的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经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其表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差,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手术中切口的长度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患儿恢复程度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上大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由于传统手术的时间过长;手术时患儿出血量较多;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等。所以,传统的手术方式不太被接受[2]。此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腹腔镜手术对患儿造成创伤明显较少,对患儿术后恢复程度有所提高,缩短了患儿住院的时间,微型腹腔镜手术不像传统手术一样需要再次拆线,所以减少了对患儿的再一次伤害,明显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微型腹腔镜手术明显缩短了患儿治疗过程的时间,加强了临床治疗效果[3]。在患儿进行完微型腹腔镜手术应动作幅度不要太大,行动小心,避免伤及其他组织。

由此可见,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患儿的手术创口小,手术后恢复程度较快,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有助于患儿的恢复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内环疝气出血量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