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探究

2020-12-20 18:58陈旭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育人思政

闫 杰 王 云 陈旭平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体育部 江苏 常州 213147)

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多数体育教师来说,上好一节传统的体育课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但是,一旦体育课程之中要强调思政教育的融入,有的教师就会不知所措。因为传统的教育是以技能传授、体育训练为主,对于思政工作多少有些忽视。于是,加强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便显得非常重要。

1 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1.1 体育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育人,以人为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担当着思想政治育人的使命。如何突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推进体育课程思想教育工作的进程,是摆在所有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一,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导向作用,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春风化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第二,不断地增强学校体育教师思政育人的能力。对于多数体育教师来说,体育技能的教学是顺手拈来,但是体育教学中融入技能教学以外的内容,就需要他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这是有难度的,这是对既定思维的挑战,需要打磨。第三,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怎么融入,融入到怎样的程度,需要学生学习到哪种程度,最终起到怎样的效果,这是一系列的工作,都亟待研究与探讨。对于多数重技能轻理论的体育教师来说,教技术易,想育人难。

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学校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思政工作是一件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要在点滴之中感化人、塑造人,而非一蹴而就。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庞杂的工作,绝不是简简单单上完课那么简单。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建构,它涵盖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运动队训练、体育赛事等诸多内容,因此,我们要讲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绝不单单是体育课所能完成承担的,体育课有体育课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运动队有运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的身份与教练的身份是不能完全等同的,他们对应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都需要有相应的调整。对于学生,不同的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会牵扯到如何取舍与吸引的问题。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他既要上体育课,还要参与课外体育训练,但是给他们上体育课的教师往往不是那个给他们带队训练的教师,这样涉及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比较多元,会牵扯到怎样去理解与把握,如何去落实的问题。

1.3 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师是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注重的是学生身体体能与机能的锻炼,往往忽略对学生思想的塑造。体育教师要想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工作,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端正认识,树立好自我的教育观。学校教育存在着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体育教师要时刻把这一系列问题挂在心上,落实到实践中去;第二,身正为师,以身示范,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当中,更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存在于与学生的交往之中。所谓身教就体现在这里。教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以什么的标准要求自己;第三,积极落实学校的教育安排,是教师践行思政教育工作的起点。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更要做一个令行禁止的教师。守好自己的岗位,做好学校的一颗螺丝钉。

2 体育课程育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2.1 体育课程育人思政教育的宏观理念: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教育,自古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培养一个人的德行,其结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所谓,内修于德,守于礼,就是品德高尚,有高尚的追求,有无私的奉献,先人后己;外行于法,止于度,要以基本法律为准绳,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同时,与人交往要有界限感,不是所有的事都是自己事,与学生交往也是如此。高专学生大多已经成年,他们有独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隐私,教师要学会尊重他们。

中国的传统讲究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但是对应到学校体育课程的思政育人工作中,我们还是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去塑造学生。我们可以把工作做得很细致、很到位,但是一定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我养成。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帮助他们成长。就像是在运动技能的自动化阶段,学生的体育技术水平可能已经超过了教练,这时,是不是教练的作用已经没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旦动作自动化,运动者神经兴奋就会降低,此时出现轻微的运动错误自己是不会察觉的,如此一来,教练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提醒,防止学生错误的动作定型再现。高专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更倾向于运动技能自动化这个阶段的教练的作用。

2.2 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的微观目标:在知识技能的实践中传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在体育教育中的集结和反映,蕴含着一个时代和一个历史阶段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梳理明白了,对体育课程内容也要做到全盘的把握。学校体育到底要学什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目标。通常,我们理解的学校体育教育是要培养学生一定的体育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增强学生的体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助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在实现学生体质强健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具体到学校体育工作中,学生既要加强体能训练,还要加强技能学习。体能练什么?练习肌肉力量,练习速度耐力,练习爆发力,练习心肺功能,练习血管运输氧气的能力,练习骨骼肌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技能包括基础性的技能和专项性的技能,比如基本的走、跑、跳、投,具体一点就是100 米、200 米、400 米等短跑的起跑、冲刺、途中拍、加速跑、终点跑等基本技术,立定跳远动作技术,投掷铅球等动作。专项性技能则指各种技巧性运动,比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既然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划分如此细致了,那么,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的微观目标到底要怎样实现呢?可以用一句话进行概括,那就是要在锻炼体能中磨练意志,让学生懂得吃苦耐劳,懂得坚持,不断突破自我。但技能不是天生的,与体能不一样。技能不学,或者说不科学的学习是很难掌握动作要领的,最后也很难成为高手。于是,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要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怎样去面对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怎样去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这就是学校体育课程育人的思政教育需要去完成的事情。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