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开发生态环保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21 01:26伟,毛
水力发电 2020年9期
关键词:金沙江水电水电站

邢 伟,毛 进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执法监督尺度之严、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制观。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生态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生态环保管理体系,对企业自证守法、安全运营至关重要[1-3]。

本文结合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上公司”)有关情况,对构建新时代流域水电开发生态环保管理体系进行初步思考与分析,并在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中得到成功应用。

1 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电开发概况

金沙江上游是金沙江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流域水电规划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后规范开展的第一个大型流域规划,在水电规划的研究过程中,同步开展了规划环境影响研究工作。规划河段为青海玉树的巴塘河口~云南迪庆的奔子栏,河段长约772 km,天然落差1 516 m,规划“一库十三级”,总装机容量13 920 MW。201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报告》,同意八级规划实施方案。与资源方案相比,推荐的八级实施方案保留自然河段289.1 km,自然河段保留率由10.2%提高到37.4%,未利用落差占规划河段总落差比例提高到33.0%,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降低到62.6%。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模式被誉为“金上模式”,其本质上是坚持生态优先的模式。

图1 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方案优化过程趋势示意

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八级实施方案中的岗托、波罗、叶巴滩、拉哇、巴塘、苏洼龙、昌波7级由金上公司负责开发,总装机容量为913.6 MW。目前,苏洼龙、叶巴滩、拉哇、巴塘水电站已核准开工,苏洼龙、叶巴滩已完成截流,岗托、波罗、昌波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

2 金上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金上水电开发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流域水电开发初期就确立了“建设以单个水电项目为典型代表的环保精品工程,全面打造“‘绿色金上’,争创国家级环保、水保荣誉”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2016年编制了《创建“绿色金上”工作方案》,被誉为目前国内最好的一份流域水电生态环境保护策划报告,开创了流域公司在建设初期编制绿色水电规划方案的先例[4]。

3 金上水电开发生态环保管理体系

3.1 生态环保组织体系

为满足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落实有关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增强区域水电开发环境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金上公司总部成立以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的生态环保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管理现状,研究布置下一步工作。机构设置上,在流域开发的筹建阶段就组建了独立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流域环境保护管理中心,承担流域生态环保工作的全局统筹、协调指导、监督考核职能。基层单位设置了安全环保部,配置专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人员。及时委托独立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理。创新环保管理机制,将业主与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理的职能融合,成立电站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中心,代行业主管理职能,充实和加强基层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力量,更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理对工程监理的专业技术指导、对施工单位的业务考核。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过程中已建立了完备的流域分级管控的生态环保管理体系(见图2),统筹流域水电开发及各梯级电站的环境保护工作。

图2 金上公司分级管控的生态环保管理体系

3.2 生态环保制度体系

金上公司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指引,以创建“绿色金上”为目标,系统研究环保管理制度的层次构架,按照基本制度、一般制度、实施细则三个层次(见表1),形成上下位关系清晰、配置合理,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环保管理制度体系。采取年度培训、座谈会、“以考促学”等多种方式,定期组织制度宣贯。

表1 生态环保管理制度体系框架

3.3 生态环保措施体系

3.3.1健全环保措施体系

为了有效缓解水电站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金上公司建立了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理、陆生生态保护、水生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等措施体系,认真做好各环保措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满足环评、水保要求。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各在建水电站均建有废污水处理设施,其中生活污水均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或成套设备进行处理。各在建水电站重点针对砂石加工废水开展了专项设计(见表2),目前砂石加工废水处理设施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际处理工艺包括高效絮凝斜板沉淀、辐流沉淀+板式过滤、二级沉淀工艺或三级沉淀等。在建电站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均采用沉淀法处理,含油废水采用成套设备处理。各电站废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循环回用于场内降尘和绿化,实现了“零排放”管理。各电站在施工期间共布置14个水质监测断面,其中11个位于金沙江干流,3个位于支流,监测结果表明,各断面水质基本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

表2 4个在建电站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设施设计

环境空气保护。各水电站采取了洒水降尘、湿法加工作业、布设降尘喷头、喷淋器等措施,施工扬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声环境保护。各水电站采取了封闭和半封闭措施、设置限速禁鸣标志和隔声屏障等措施,有效减缓了施工噪声影响。

固废、危废防治。各水电站生活垃圾统一外运至地方垃圾填埋场处理,其中叶巴滩电站建成投运了垃圾压缩转运站。在各水电站相应工区设置废油临时收集贮存点,其中苏洼龙、叶巴滩电站已建成废油收集转运站,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外运处置。

陆生生态保护。流域开展了金沙江上游水电工程高寒、高海拔干旱河谷适生植物研究,拟定了各水电站植被恢复的适生物种,目前各在建水电站施工区植被恢复工作有序推进。其中苏洼龙、叶巴滩适生植物园试验园正在建设过程中,满足植被恢复进度要求。

图3 金沙江上游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

图4 金沙江上游保留自然河段长度变化趋势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各水电站在流域统筹的基础上,按照环评及批复均明确提出了鱼类栖息地、增殖放流、生态流量泄放、过鱼设施、分层取水等保护措施体系(见图3)。针对鱼类栖息地保护,经川藏两省区政府同意,将藏曲、斜曲、西曲河、玛曲的部分河段作为鱼类栖息地保护,仅先期开发的4级电站,金上流域的干流、支流保留自然河段长度已由2006年的79 km增加到2018年的424 km(见图4),其中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藏曲下游53 km河段作为叶巴滩水电站鱼类栖息地予以保护,这是国内第一份由省级人民政府签署的鱼类栖息地保护承诺文件;针对鱼类增殖放流,苏洼龙、叶巴滩鱼类增殖站在工程截流前建成投运,已累计完成鱼类放流70万尾,叶巴滩在国内水电建设中率先实现“截流前建成投运鱼类增殖站,截流当年成功实施鱼类繁殖和放流”;针对生态流量泄放,在建水电站通过设置生态机组、专用生态泄水闸、生态泄放洞等设施保障生态流量泄放;针对过鱼设施,采用鱼道+升鱼机上行过鱼和集运鱼系统下行过鱼的双向过鱼设施,苏洼龙、叶巴滩、拉哇水电站正在开展升鱼机和集运鱼船关键技术研究和设计,巴塘水电站已完成鱼道工程专题设计;针对分层取水,叶巴滩、拉哇水电站正开展叠粱门分层取水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分层取水设计正与主体工程同步开展。

3.3.2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调查体系

金上公司统筹考虑各在建电站,委托具有监测资质单位开展环境监测、水保监测工作,掌握监测现状,指导现场施工,减少环境风险。环境监测单位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境监测计划开展监测工作,满足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要求。在水土保持生态监测过程中,采用实地驻地监测、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高精度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解译获得监测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分部、地面坡度、地形地貌及土壤侵蚀的分部、面积和空间特性数据;同时,不定期地利用无人机获取正射影像以作数据校对。监测结果表明,各在建水电站总体上遵循了水土保持“三同时”的原则,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扰动采取了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统一安排流域生态调查工作。委托一家技术单位对在建4个电站同期开展陆生、水生生态调查,解决了各水电站调查时间、空间位置重叠等问题,确保了调查方法、深度及关键技术上统一。调查内容涵盖了4个在建电站施工期、蓄水前后、运行初期的工作任务,为今后逐步建立金上流域生态环境长时间系列监测成果数据库,以及后续竣工环保验收与环境影响后评价积累了宝贵的过程资料。

图5 金沙江上游流域生态环保科研体系

3.3.3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要求,金上公司率先在国内水电开发领域委托相关单位开展金沙江上游流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逐年梳理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流域水电环境管理环境合理化建议,以期实现金沙江上游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5-7]。

3.4 生态环保科研体系

针对金沙江上游生态环境基础性研究薄弱的特点,在工程开发初期,金上公司委托技术单位开展了“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管理体系总体规划”研究,结合《创建“绿色金上”工作方案》,从流域层面对科学研究体系进行规划,按研究类别划分,提出了涵盖基础性科学研究、应用性科学研究、管理性研究的金上公司环保科研体系(见图5),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体系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各项科研正有序开展,陆生关键物种恢复技术、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技术、过鱼设施关键技术、栖息地替代生境研究等科研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

3.5 生态环保监督体系

(1)建立环保水保监督检查制,实行分级定期监督。监督重点包括环保水保措施落实情况、环保水保设施建设进度与主体工程进展匹配情况、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开展情况、环保信息公开情况、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等。采取“亮美丑、树典型”和持续通报、预警、问责等闭环管理措施,形成警示、震慑作用。对突出问题整改不落实的,印发风险预警书或按公司《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办法》问责。

(2)为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参照国家竣工环保、水保验收的规定,在工程截流、蓄水、竣工等关键节点开展阶段性自主验收,委托第三方开展阶段验收调查。叶巴滩水电站已完成截流阶段环保、水保专项验收。

3.6 生态环保保障体系

(1)高度重视环保意识提升,抓好生态环保意识形态教育,与流域机构联合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联学交流活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落实考核、奖励与责任追究,实现体制保障。将生态环保纳入企业年度绩效考评,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纳入工程综合奖励。严格执行《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办法》,对屡纠屡犯的突出环境问题采取“零容忍”,开展内部问责。

(3)加强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加大培训力度,邀请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国内大型流域开发公司相关专家授课,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夯实人才基础。

(4)确保生态环保资金足额投入,增强资金保障。合理足额编制环保、水保概算投资,科学合理安排资金计划,保障环保重点工程资金投入,确保环保投资与主体投资相匹配。加强环保资金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4 结 语

金沙江上游流域水电规划是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后规范审批的第一个大型流域规划,金沙江上游又是长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脆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生态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流域生态环保管理体系以确保工作高效推进。金上公司建立的流域生态环保管理体系运转有效,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逐步提升。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年度报告认为:金沙江上游各梯级水电站环保设施和运行管理机制总体持续有效,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总体执行较好,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影响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打造“绿色金上”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金沙江水电水电站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里底水电站工程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金沙江大酒店装修项目机电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电站设计》2020年总目录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