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哇水电站高水头大泄量泄水建筑物布置与设计

2020-12-21 01:55董金玉王庆祥王晓亮
水力发电 2020年9期
关键词:坝址空洞大坝

董金玉,王庆祥,王晓亮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4)

1 工程概况

拉哇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游,水库正常蓄水位2 702 m,相应库容23.14亿m3,电站装机容量2 000 MW。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Ⅷ度,最大洪峰流量11 900 m3/s。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泄水建筑物及输水发电建筑物等组成,最大坝高239 m。

拉哇水电站坝址区河谷狭窄,河床覆盖层深厚,不良地质体发育。挡水大坝采用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39 m,超过已建和在建同类工程。坝址两岸地形陡峭且不对称,大坝拱效应明显,坝体填筑料采用高坝填筑中较少见的角闪片岩,坝体应力水平高,大坝下部约70 m长期处于水下,坝体湿化范围大,坝体后期变形大,且工程处于强震区,工程建设难度大。

泄水建筑物具有泄量大、泄洪水头高、历时长、泄洪功率大、抗震设防烈度高等特点。泄水建筑物的布置既要保证泄洪的安全性,又要保证具有一定的放空水库的能力,以方便大坝检修等要求。主要建筑物均布置于右岸,洞室密集,建筑物布置条件复杂,泄水建筑物轴线与河道夹角大,下泄水流归槽条件差,布置难度大。通过对泄水建筑物结构布置深入细致的研究,优化建筑物布置,确保了泄水建筑物技术可行、安全可靠、运行方便及经济合理。

2 地形地质条件

坝址处于松洼背斜(M1)倾伏端。岸坡岩体卸荷作用强烈。坝址左岸发育区域性断层F1和区域性次级断层F9-1,受其影响,左岸结构面较发育,岩体不完整。坝址区右岸山体雄厚,地形齐整,岸坡多为基岩弱风化陡壁。枢纽区主要发育的不良地质体包括右岸Ⅴ号堆积体和左岸Ⅵ号、Ⅶ号、Ⅷ号堆积体及2 740 m高程以上深厚全强风化自然边坡。坝址区河床覆盖层最大厚度约72 m,成分复杂。下游消能防冲区两岸岸坡基岩裸露,为弱风化基岩陡壁。边坡整体稳定条件好,不存在潜在特定的不稳定块体。

图1 右岸溢洪洞方案平面布置

3 泄水建筑物布置原则

根据该工程的泄洪规模,结合坝址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水库特性、水文特性、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并兼顾施工中后期导流,泄水建筑物布置原则为:

(1)合理选择泄水建筑物形式及泄量分配比例,提高泄洪设施的可靠性、经济性和运行灵活性。

(2)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应避开主要不良地质体,并与其他枢纽建筑物的布置相协调,避免施工和运行期相互干扰。

在满足泄洪要求并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考虑泄水建筑物工程量及投资较省。

4 泄水建筑物泄洪规模

拉哇水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受地形地质条件制约,除大坝外,其他均以洞室建筑物的形式布置于右岸地下,布置空间局促,泄水建筑物宜尽量以减小洞室条数、加大单洞泄量为主要因素进行布置。

拉哇水电站最大洪峰流量11 900 m3/s,泄水建筑物拟考虑由表孔、中孔和底孔构成,表孔以泄洪为主并兼顾水库放空及水库水位控制,中孔参与渲泄大洪水,底孔用于水库放空,不参与泄洪。结合坝址地形地质和建筑物布置条件,拟布置2条表孔、1条中孔和1条底孔,表孔总泄量约8 500 m3/s,中孔泄量约3 000 m3/s,底孔根据水库放空要求设置。

5 泄水建筑物布置格局[1- 4]

拉哇大坝坝址左岸被拉哇沟切割,受区域断层F9-1、F1和Ⅶ号拉勉堆积体等影响,左岸岩体完整性差,地质条件差,不宜布置大型地下洞室建筑物,但坝址左岸坝顶高程以上地形相对较缓,下游河道右拐,具备布置岸边开敞式溢洪道的地形条件。右岸地形陡峻,无天然垭口,无大型结构面,山体雄厚,地形齐整,断层、层间夹层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地质条件明显优于左岸,具备布置大型地下洞室群条件,且右岸为凸岸,可裁弯取直布置洞室泄水建筑物。

根据左右岸地形地质条件,将中孔泄洪洞、底孔放空洞及输水发电系统均布置于右岸地下,表孔考虑两种布置方式,分别为:布置于左岸的溢洪道,采用开敞式进口、明渠泄槽;和布置于右岸的溢洪洞,采用开敞式进口、隧洞泄槽。因此,根据表孔位置及泄槽形式的不同,泄水建筑物布置格局分为右岸溢洪洞方案(见图1)和左岸溢洪道方案(见图2)。

图2 左岸溢洪道方案平面布置

5.1 方案布置

右岸溢洪洞方案将泄水建筑物均布置于右岸地下,包括2条溢洪洞、1条泄洪洞、1条放空洞。溢洪洞采用开敞式进口,洞室泄洪。溢洪洞单孔孔口尺寸15 m×23 m,相应堰顶高程2 679 m,单洞最大泄量4 137 m3/s,单宽流量276 m3/s,无压隧洞断面尺寸15 m×23 m,出口挑流消能。泄洪洞进口底板高程2 640 m,采用有压接无压隧洞布置形式,最大挡水水头62 m,工作闸门孔口尺寸12 m×9 m,圆形有压隧洞直径13.5 m,无压隧洞断面尺寸12 m×18 m,出口挑流消能。泄洪洞最大泄量3 149 m3/s,单宽流量262 m3/s。放空洞不参与泄洪,仅在库水位低于2 660 m时参与水库放空。进口底板高程2 585 m,采用有压接无压隧洞布置形式,工作闸门孔口尺寸6 m×6 m,圆形有压隧洞直径8 m,无压隧洞断面尺寸7 m×12 m,出口采用挑流消能。放空洞最大泄量1 084 m3/s。

左岸溢洪道方案是将表孔溢洪道布置于左岸,泄洪洞和放空洞布置于右岸。溢洪道采用开敞式进口,明渠泄洪,共2孔。各建筑物泄洪规模与孔口尺寸和右岸泄洪洞方案相同。

5.2 方案比较

右岸溢洪洞方案避开了左岸各不良地质体和大型结构面,较好地适应了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开挖边坡分布于右岸,均为反向岩质坡,边坡稳定性较好。消能区远离大坝坝脚,可避免下泄水流淘刷坝脚堆石。

左岸溢洪道方案的开敞式溢洪道超泄能力强,但进水渠开挖触及左岸深厚全强风化自然边坡,对其稳定有较大影响。泄槽段施工及施工道路布置对Ⅶ号堆积体有影响。溢洪道下泄水流淘刷Ⅷ堆积体,泄洪雾化有可能影响Ⅶ号和Ⅷ堆积体的稳定。挑流鼻坎紧邻大坝坝脚布置,坝脚堆石需采取防护措施。另外,左岸开挖边坡主要为斜交顺向坡,边坡稳定条件相对较差,处理难度大。

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左岸溢洪道方案工程潜在风险大、投资大,且投资可控性较差;右岸溢洪洞方案投资较左岸溢洪道方案少约12.6亿元,更好地适应了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具有不扰动左岸不良地质体、潜在风险小、工程投资可控程度高等优点。因此,选择右岸溢洪洞方案为泄水建筑物布置方案。

6 泄洪洞与放空洞结合研究

拉哇水电站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大,枢纽主要建筑物占投资比例高。为降低工程投资,优化枢纽布置,并确保工程安全,研究泄洪洞与放空洞结合布置的可能性。

6.1 研究方案拟定

按泄洪洞是否与放空洞结合,拟定四洞方案和三洞方案进行比较。四洞方案在右岸溢洪洞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共设置4条洞室;三洞方案在四洞方案基础上取消放空洞,降低泄洪洞进口底板高程,使其兼具泄洪和放空水库的功能,共设置3条洞室。

6.2 方案布置

6.2.1四洞方案布置

四洞方案设3层泄水通道,表层为2条溢洪洞,中间为1条泄洪洞,底层为1条放空洞。

四洞方案在右岸溢洪洞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将电站进水口布置在右岸坝头与泄水建筑物之间,将放空洞洞线与④机引水洞上平段平面共线布置。优化后的布置缩短了输水发电系统长度,经论证可取消调压井,水头损失小,单机单洞布置,运行条件好,投资省。

四洞方案泄水建筑物总泄洪规模为11 423 m3/s,最低放空水位2 592.2 m,实际放空高度比0.48,泄放库容比0.9。

6.2.2三洞方案布置

三洞方案设2层泄水通道,表层为2条溢洪洞,底层为1条泄洪放空洞。三洞方案的关键在于确定泄洪放空洞的进口高程和泄洪规模。

高面板坝设置放空设施,可适当控制水库蓄水和有条件降低库水位,主要目的是用于大坝超预期渗漏检查与修补,在发生非常情况(如地震等)时减小次生灾害的影响。从已有工程运行经验及统计资料来看,高坝运行期缺陷大多发生在2/3坝高以上;在地震情况下,大坝震损主要出现在坝顶附近。根据国内外面板堆石坝放空设施设置情况统计分析可知,大部分工程的放空高度比约为0.5[5],基本可满足大坝检修的要求。

拉哇水电站河床覆盖层厚约72 m,约1/3坝体高度长期掩埋于河床以下;大坝面板应力和周边缝变形最大部位位于1/3坝高左右;大坝静力分析研究成果表明,大坝应力和变形较大部位主要位于中下部,低于水库100年淤沙高程2 581 m。以上情况表明,拉哇水电站大坝下部约1/3坝高范围不具备检修条件。

水闸规范规定,当挡水水头超过85 m时,宜选用设有突扩门槽的压紧式或充压式止水的弧形闸门,相对于采用常规止水,其闸门结构相对复杂,操作环节多,可靠性低,因此泄洪洞弧形闸门的挡水水头以不超过85 m为宜。

综合以上因素,并类比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洞特性,将泄洪放空洞工作闸门运行水头设定为85 m,相应进口底板高程2 617 m,工作闸门孔口尺寸9 m×8.5 m,最大泄量2 609 m3/s,单宽流量237 m3/s。拉哇大坝和猴子岩大坝[5- 6]工程布置条件近似,坝高基本相当,均位于强震区,河床覆盖层深度均为70 m左右,放空高度比0.38,与猴子岩(0.41)[5]相近。

三洞方案适当加大溢洪洞泄流能力以泄放同等规模洪水,将溢洪洞堰顶高程由2 679 m降低至2 678 m,孔口尺寸15 m×24 m,单洞最大泄量4 406 m3/s,单宽流量294 m3/s,最大流速45 m/s。

三洞方案泄水建筑物总泄洪规模11 422 m3/s,最低放空水位2 623.6 m,实际放空高度比0.35,泄放库容比0.74。

6.3 方案比较

三洞方案和四洞方案泄流能力、运行条件总体相当。两方案均较好地适应了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具有不扰动左岸不良地质体、工程投资可控程度高等优点。

从已有工程运行经验来看,面板堆石坝运行期缺陷和地震震损主要出现在2/3坝高以上,两个方案均具备枯水期降低库水位进行大坝检修的条件,且能泄放大部分库容。

四洞方案泄水建筑物分3层布置,枢纽泄洪运行灵活,但隧洞较多,受地形条件限制,相邻建筑物间距较小,布置局促。三洞方案溢洪洞泄洪规模略大,泄洪放空洞孔口大,设计水头高,弧门推力大,虽然对施工质量及工程运行管理要求高,但均在国内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三洞方案由于减少了1条洞室,拉大了洞室间距,更利于洞室围岩稳定,布置上也更加灵活,且投资比四洞方案少约3.3亿元。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两方案技术上均可行,各有利弊。四洞方案设置了专门的放空洞,放空洞进口高程低,降低库水位能力较强,同时泄洪洞进口高程较高,运行相对可靠,但四洞方案存在极低运用几率的放空洞如何维修保养问题;三洞方案泄洪放空洞设计水头相对较高,流速相对较大,但三洞方案可改善建筑物的布置条件,节省投资。

综上所述,泄洪洞与放空洞结合布置,可满足枢纽泄洪要求和大坝检修要求,技术可行,投资较省。最终选择三洞方案作为泄水建筑物布置方案。

7 结 语

拉哇水电站河谷狭窄,岸坡陡峭,左岸大型不良地质体发育。枢纽布置将主要建筑物布置于右岸地下,避开了左岸Ⅶ号堆积体、Ⅷ号堆积体、深厚全强风化自然边坡,较好地适应了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泄水建筑物分2层布置,采用3条洞室泄洪,虽然泄洪水头高、流量大,对运行管理要求高,但均在国内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泄水建筑物布置满足枢纽泄洪和大坝检修要求。下一步将重点研究泄水建筑物高速水流、混凝土抗冲耐磨、隧洞掺气减蚀、隧洞衬砌及下游河道防护等问题。

猜你喜欢
坝址空洞大坝
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址方案比选研究
番茄出现空洞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如何避免想象作文空洞无“精神”
新疆北疆地区某水库坝址方案比选分析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对某水电站坝址比选分析
空洞的眼神
大坝利还是弊?
大峡水电站工程坝址比选浅析
班有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