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钧淌釉 若云似浪

2020-12-21 03:23翟健民陈曦
中国收藏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釉瓷窑变釉面

翟健民 陈曦

炉钧釉是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新创的一种仿钧低温釉,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此后历朝均有烧造。据乾隆年间《南窑笔记》记载:“炉均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炉钧釉的特征主要为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条纹,间或有红色或青色斑点,这种独特的釉色在全世界的瓷器爱好者中广受欢迎。

釉色风靡东洋

近几十年里,很多藏家纷纷在日本购藏到清乾隆时期的炉钧釉瓷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炉钧釉瓷器出现在日本?这就要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当时有一位名为石田的日本藏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了一场炉钧釉展览,从此便爱上了这种釉色,继而发动身边的力量收藏炉钧釉瓷器。我们便是在这时受到委托,开始在香港搜寻这一瓷器品种。不论是18世纪还是19世纪、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的炉钧釉瓷器,可以说在那两三年里,香港几乎所有的炉钧釉瓷器都被我们买下,差不多装满了两个集装箱运到日本。

但石田先生还不满足,于是我就跟随师父到英国、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家进行全球性的搜求。前后共十年左右的时间,大约有—二十个装满炉钧釉瓷器的集装箱被运到了日本。同时,石田先生的收藏也影响了其他日本藏家,带动了收藏炉钧釉瓷器的潮流。这就是如今从日本流出那么多炉钧釉瓷器的原因。

随着这十几年炉钧釉瓷器逐渐回流,藏家们能够买到更多难得一见的精品。而每当看到这赏心悦目的釉色,我都会想起一个人,谁呢?唐英。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么多美器。

窑变青出于蓝

明末清初之时,钧窑早已经停烧,烧制技法自然也已失传。雍正六年(1728年),唐英到景德镇佐理陶务。雍正七年(1729年)初,他就派幕友吴尧圃去钧州调查钧窑的釉料配制方法,唐英还为此作了一首诗《春暮送吴尧圃之钧州》。吴尧圃也不负所望找到了宋代钧窑遗存的资料,御窑厂终于能够仿制出钧窑的多种釉色。也正是在雍正七年以后,清宫内务府档案中屡屡可见景德镇仿钧釉的记载。

雍正仿钧瓷主要有三类,一是仿北宋的钧红釉,二是在以天蓝、月白釉为主的器物上兼有红斑,三是窑变花釉。其中,窑变花釉是从仿钧釉中演变出来的一种新釉色,唐英研发的窑变釉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釉料中除了铜以外,还有铁、锰、钻等微量金属元素,烧制过程中金属元素熔融交汇,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花纹。

炉钧釉属于窑变釉的一种,以铜、铁、钻为呈色剂,施底釉和面釉,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人们根据釉面呈色的特点,又将炉钧釉分为“素炉钧釉”与“浑炉钧釉”两种。素炉钧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纹,在素坯上底喷翡翠、面喷广翠;浑炉钧釉面则呈红绿相间的麻点纹。炉钧釉瓷器自雍正创烧后,历代均有生产,各时期的釉色又各有特点。

雍正时期,釉面中的红色斑点红中泛紫,好像成熟的高粱穗颜色,俗称“高粱红”。蓝色釉多呈水波状,这一时期所烧制的炉钧釉瓷最为名贵。到了乾隆时期,高粱红色斑点不见,釉色中只有蓝、绿、月白等垂流的线纹和斑点,底部多为漆黑色,比如图1这两件清乾隆炉钧釉小瓶均以浅蓝、松绿色为地,再吹上深蓝色釉,烧造时自然流淌下来,线条或弯曲或垂直,有如山岚云气布满器身,又如碧波涟漪,幽雅隽永。

道光时期的釉色中少见月白色,多为夹有紫色斑点的浅绿和蓝色。同治、光绪朝以后,釉色退化明显,釉层较薄,流淌变化减少,釉中加入紫色、白色斑点,斑点呈圆圈状。这件小罐(图2)与凤首壶水滴(图3)即为典型的光绪时期炉钧釉作品。

百年难遇佳器

炉钧釉瓷器也分为官窑和民窑,造型品种非常丰富,常见的官窑炉钧釉器型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瓶、缸等日用器,器物内外均施釉,底部裹足刮釉,有些官窑瓷器底部还有阴刻四字篆书年号款;二是文玩类器物,许多小件器物的底部不上釉,露出白瓷胎,且少有款识。清代中期,尤其是乾隆时期,景德镇民窑有较好的发展。前文中所介绍的两只清乾隆小瓶便出自民窑。

官窑瓷器受宫廷主导,造型相较民窯来说规制更为严格。图中这件清乾隆炉钧釉八卦纹方瓶(图4)尤为特别,八卦琮式瓶在清宫陈设中很常见,但仔细观察这件炉钧釉瓶,造型并非四方体,而是菱形的,殊为独特。八卦琮式瓶的造型灵感来自玉琮,八卦纹样则取自《周易》,应是为当时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等作为陈设供奉之用的一种珍贵器物。人们常说“一方顶十圆”,可知方型器物的价值所在,而此瓶在四方的基础上更有菱形的变化,实在少见,足见其烧制工艺的难度之高。

这件炉钧釉八卦纹方瓶是难得一遇的精品。1879年,其从清宫流传至海外,入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隔百余年后又流入拍卖市场。从陈设的角度来说,20厘米至30厘米的立件器物最适合陈设于多宝阁中,用以赏玩,这件瓷瓶的高度为21厘米,尺寸恰到好处,是不可多得的陈设佳器。

紫砂胎上新花样

作为紫砂器出产地的江苏宜兴,也生产了不少仿炉钧釉的瓷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冬,唐英在御窑厂前立《陶成纪事碑》,其中便有这样的记载:“炉钧釉,色在广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过之”。到了乾隆朝中后期,除了在景德镇烧制瓷胎,还有另外一种炉钧釉瓷器是在宜兴窑制作紫砂胎,之后运到景德镇窑上釉烧制或型。

宜兴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尤其茶壶的制作最为人们所推崇,诞生了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汉方壶是紫砂壶中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造型之一,图中这只清中期宜兴窑仿钧釉方壶(图5),便是对紫砂壶经典器型的追摹仿制。

这件壶整体呈四方形,盖做出双层台面,上立方纽。壶方直领,平肩,上宽下收,前后弧出,接方流曲柄,腹部有方形浅凸起,四方足。底部戳印“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整体造型端庄古朴,厚重大气。这一时期炉钧釉的釉色变化和乾隆中期有所不同,呈现出圆圈线条与流淌痕迹相间的釉面,所以这把壶也是乾隆炉钧釉晚期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在炉钧釉紫砂胎器物中,壶最为常见,也有一些文房陈设精品,但存世不多。下图中这件清乾隆宜兴窑仿钧釉胆瓶(图6)就是一件佳作,长颈、腹部浑圆,腹下渐收至圈足,紫砂胎满施炉钧釉,赏心悦目。

猜你喜欢
釉瓷窑变釉面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浅谈日用陶瓷小膜花纸装饰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
浙江衢州黑釉瓷赏析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浅谈建水紫陶工艺之窑变 紫陶“变形记”
一种结晶釉瓷砖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