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降脂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0-12-21 03:37唐小丰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唐小丰

摘要 目的 观察通过降脂治疗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年支架内再狭窄率及降脂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强化降脂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8月—2019年5月我院住院收治的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经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降脂,1月后出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小于70mg/dL,大于55mg/dL。按照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不变,观察组瑞舒伐他汀钙加量至20mg/d,或者瑞舒伐他汀钙10mg/d联用依折麦布10mg/d,进行强化降脂治疗,目标值是LDL-C小于55mg/dL。随访观察两组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率及降脂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强化降脂治疗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LDL-C降至55mg/dL(1.4mmol/L)以下患者比小于70mg/dL(1.8mmol/L),大于55mg/dL(1.4mmol/L)患者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再狭窄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强化降脂治疗,可以降低术后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再狭窄率。

关键词 强化降脂;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支架再狭窄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6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18-059-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心血管领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老年人疾病死亡、致残的主要疾病。其主要成因是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狭窄,从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发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粥樣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极其相关。临床上降低LDL-C是以他汀类药物为主,联合依折麦布进一步降低LDL-C,效果肯定,得到了大规模多中心循证支持。在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之前就给予患者口服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其中瑞舒伐他汀,为常用的药物,它具有良好的调脂、抗炎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副作用较小[1]。近年来国外很多心血管领域的研究及指南均提出更低的LDL-C会使冠心病患者进一步获益。本文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常规降脂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降脂,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5月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选条件:所有患者均长期给予阿司匹林(100mg/d)、波立维(75mg/d)、倍他乐克(12.5~25mg/次,1日2次)等药物治疗;选用瑞舒伐他汀10mg/d降脂,出院1月后所有患者LDL-C均小于70mg/dL,大于55mg/dL;年龄小于80岁。排除条件: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无明显肌痛症状;不伴有明显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的疾病;无结缔组织病、肿瘤等特殊疾患。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 女19例, 年龄40~77岁, 平均 54.7±8.1岁,冠脉内植入支架1~4枚,平均2.15枚。观察组男26例, 女17例, 年龄41~76岁, 平均 54.9±8.6岁, 冠脉内植入支架数量1~4枚,平均2.08枚。分组后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继续瑞舒伐他汀10mg/d降脂。

1.2.2 观察组

瑞舒伐他汀增至20 mg/d, 加量1月后复查血脂,如LDL-C>55mg/dL(1.4mmol/L),改为瑞舒伐他汀钙10mg/d联用依折麦布10mg/d降脂治疗。

1.3 随访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1年后复查冠脉造影,评估冠脉内支架再狭窄情况及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具体观察指标包括:

1.3.1 心血管不良事件

包括再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因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再次住院的患者,心血管相关的死亡;新发的卒中患者。

1.3.2 冠脉内支架再狭窄

指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1年复查造影显示支架及支架两端5mm以内血管直径出现新发生的大于50%的狭窄。

1.3.3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正常上限3倍以上增高;胆红素正常上限2倍以上增高,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且伴肝酶明显升高或黄疸;出现肌痛伴肌酶(CK)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横纹肌溶解;新出现的无法解释的认知障碍;与瑞舒伐他汀钙和依折麦布明确相关的药物过敏。

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1年后全部患者复查冠脉造影评估冠脉内支架再狭窄情况,分析两组患者药物严重不良反应(肝功损害、明显消化道症状、肌肉痛、横纹肌溶解、严重的乏力、相关的过敏反应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1年,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观察组1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5.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进一步强化降脂治疗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有影响,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冠心病发生的基础,大量研究证实LDL-C在心血管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DL-C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反之,风险则随之降低,通过进一步强化降脂,将LDL-C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从而更好的治疗冠心病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领域里的研究热点。此次研究选用的瑞舒伐他汀,属于一种较新型的他汀类药物,自身具有良好的调脂、抑炎症反应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对肝功能损害较轻。而依折麦布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良反应较轻,常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强化降脂,这在中国专家共识及欧美心血管病指南均肯定了联用的价值和安全性。另外,国内外很多研究指南建议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超高危患者降脂目标调为LDL-C<55mg/dL(1.4mmol/L)甚至更低[2-3]。本研究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脂管理目标调为<55mg/dL(1.4mmol/L)。初步发现与以往此类患者血脂管理目标调为<70mg/dL(1.8mmol/L) 1年相比:①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减少;②冠脉再狭窄率进一步下降;③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改变。

临床研究证实:异常的脂质代谢、尤其是LDL-C增高是冠状动脉狭窄和发病机制所在。目前冠心病患者致死率、致残率依然很高,需要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本院对所收治的86例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降脂治疗, 数据显示: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冠脉再狭窄率进一步下降,而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改变。这一数据结果提示:对于冠心病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更积极的降脂策略和更低的降脂目标临床获益更大,治疗效果更好, 研究中还发现:观察组48例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此项研究数据说明: 更积极的降脂策略和更低的降脂目标未明显增加药物加量带来的不良反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更积极的降脂策略和更低的降脂目标(LDL-C<55mg/dL(1.4mmol/L))治疗冠心病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王潇.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异常的综合评价[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20:35-38.

[2]    李维琼.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2(19):136-139

[3]    霍勇.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强化降脂策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2):83-86

[2020-09-10收稿]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