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跟踪消费股主要看两点

2020-12-21 03:46沐恩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48期
关键词:袁月通顺调味品

沐恩

医药股逻辑得到验证

主持人:本周医药板块继续强势,总龙头连续大涨后创出新高!

袁月:是的,医药板块了连续说了几周了,尤其是前阵子下跌时,一直强调只是短期的轮动,并不影响中期逻辑,目前看多数都有20%以上的反弹,甚至还有不少品种创出新高,其中又以不受医保控费的品种居多,这也验证了之前分析的逻辑。毕竟逻辑通顺,确定性较高,一旦有调整,虽然估值不会绝对意义上的便宜,但仍会有资金关注,这就是这类品种的特点,看懂很重要,而不是跟着市场声音涨时看涨、跌时看跌。

主持人:新能源板块内部也出现分化,这是什么原因?

袁月:板块间分化以及板块内部分化是结构性的典型特点,毕竟资金有限,只能先选取逻辑通顺确定性高或者短期有催化剂的板块和个股。比如锂电池,近期隔膜走的比负极材料要强,虽然中长期看逻辑都是通顺的,但区别就在于短期。

隔膜产品经过连续四年的降价,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只有总龙头还能盈利,老二处于小亏状态,其他公司大多亏损严重甚至退出市场,这种情况下,是利好龙头的。随着新能源景气度的提升,产业链需求也在增加,目前预期明年隔膜产品会涨价,所以有资金提前发力。不过,投资者要清楚,短期股价已经反映这种涨价预期,明年需要跟踪涨价情况和行业需求。

主持人:近期高层提出“需求侧改革”,这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袁月:再次重申了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性。从去年我国的需求结构中看,最终消费比仅为55%,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还是偏低的。目前没有更多细节,具体受益方向还需跟踪,但消费股无疑是最受益的方向。

本周市场的走势也是如此,白酒、食品、酒店、旅游等消费板块表现更强。其中涨幅较大个股多以超跌或者叠加次新属性居多,这符合短线资金炒作的思路。而机构、外资主导的细分领域龙头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投资者对此分清预期。如果之前对相关行业研究不深,公司跟踪不多,只是跟随市场声音盲目追买的话,结果大概率会不尽如人意。

消费股中长期逻辑通顺

主持人:说到消费股,你上周說过涨价更持续也更能被市场接受。

袁月:消费股涨价也是要区分的,涨价原因各不相同。最直接的当数成本因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导致相关企业的利润承压,那产品涨价也是必然,主要行业涉及调味品、啤酒、乳制品等。另一个原因则是消费升级,这和成本关系不大,有心理层面的因素,通常适合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优质、有品牌影响力的行业,典型的行业是白酒。此外,品类扩张和更换包装也是涨价的方式。

其中白酒和调味品的涨价最具代表性。近期公布产品涨价的白酒企业不少,或者说多数白酒企业每年都会进行提价,因为对于整个白酒行业来说,淡季提价属于常规操作,一方面为旺季到来打下基础,提振公司业绩;另一方面也利于提升品牌力,树立形象。总龙头虽然多年未官方提价,但通过渠道改革,增加直营比例也算是一种方式。

调味品的涨价逻辑和白酒有区别,调味品作为必选消费品种,具有单次使用价格低、频率高的特点,所以即使提价也能被市场所接受。近期大豆价格上涨是不争的事实,虽然龙头否认明年会提价,但大公司可以通过缩减费用等途径化解,总体影响相较于其他小公司要更小。

主持人:那中长期跟踪消费板块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袁月:要提升对于消费板块的认知,毕竟我们是消费大国。其中,食品饮料是消费板块的重要分支,此前,曾多次强调白酒是商业模式最好的赛道,其次当数调味品,其他细分领域的龙头也是中长期优质标的,和有色为首的周期股不同,按年计算这类龙头品种市值都在不断的创新高。当然,前提都是拉长周期,配合估值和仓位管理,看懂逻辑有足够的耐心,不是说短线可以无脑追高。

中长期跟踪这类品种主要看两点:一是行业是否具备稳定的增长能力;二是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是否在不断提升。基本上具备这两个条件,都会有成为“牛股”的潜质,这个方向接下来也会在“滚雪球策略”中持续跟踪。

猜你喜欢
袁月通顺调味品
两类调味品需要冷藏
厨房调味品保管注意事项
“赎罪列车”在行驶:诈骗32万后亲情回归
调味品如何储存有讲究
读写大闯关
指数震荡加剧关注补涨股的机会
短期炒作未变 中线白马可投
短期游资谨慎博弈 静待高镍炒作契机
句子雨
未来三年中国调味品市场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