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020-12-21 03:50田明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共产主义马克思

田明

一、 主题名称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二、 教学课时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3学时(135分钟)。

三、 学情分析

1. 学生知识构成与能力水平分析

(1) 知识分析: “世外桃源式”与“宗教式”思维方式是学生理解共产主义时的常见误区,这种解读方式将共产主义信仰全然抛向未来,未能与当前社会实践建立起合理关系。

由于综合运用能力有限,学生未能全面掌握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解信仰的科学性时混入了庸俗化、功利化观点。正确理解共产主义信仰应该采用辩证视角,从实践角度出发,合理处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 能力分析: 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对社会矛盾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的合理联系认识不够深刻;阶级分析方法运用能力不够,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及其面临的挑战理解不到位。

2. 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第一,展望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展望未来新世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批判信仰教条化倾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阐释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立足科学实践观,领会自由与必然的内在关系,深化对科学信仰的认识。

第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

第三,本讲是整部教材的总结部分。就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而言,教材从两个原理角度展开分析:(1)实践原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2)辩证原理:从时间、层次、范围三个层面讨论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辩证统一,最终落实到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四、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目标

学习和掌握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与长期性。

2. 要求

(1) 知识要求: 科学理解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能够运用科学实践观分析信仰与现实的内在联系,建立信仰自觉;掌握阶级分析法,客观剖析资本主义的弊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将远大理想合理地融入青年人的学习与生活中。

(2) 能力要求: 理解并掌握共产主义实现与历史发展动力的辩证关系,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共产主义信仰的现实意义;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批判教条化、庸俗化与狭隘化的解释倾向;能够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运用科学实践观合理呈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长期性,继而明确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五、 教学手段与方法

1. 教学手段

课堂: 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手段。

课外: 线上学习微课“走近马克思”相关内容,积极参与线上互动讨论并完成作业。

2. 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法。学生在课本研习、网络授课的前提下,结合老师所拟定的思考题目,预先准备教学分享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本讲预习任务:

(1) 思考题: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信仰是现实与理想的辩证统一?

(2) 结合教材,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利用微课平台分享思考心得。

六、 课程资源

本节课涉及资源如下:

1. 测试资源

随堂测试:如果你选择共产主义信仰,你的根据是什么?

2. 文字资源

《共产党宣言》

《哥达纲领批判》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3. 视听资源

微课:《走近马克思》

《马克思是对的》第4集《解放全人类的胸怀》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 教学评价

(1) 诊断性评价。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力水平与知识解构,从常见的误区出发,展开教学设计,纠正偏见,回归教育初衷。

(2) 建构性评价。借助线上交流、课堂讨论等形式,从学生的表达欲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等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从“记忆—重复”阶段走向“反思—升华”阶段。

(3) 总结性评价。运用作业、考试等考核手段,力争全面呈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信息反馈课堂,开展教学改革。

十一、 扩展阅读

(1)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十二、 预习任务

本讲为课程最后一讲,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微课、阅读材料,展开复习。

十三、 課后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结合本讲内容,以《如何展望未来》为题写一篇1000字的小论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编辑:陈明凡)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共产主义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我给小鸡起名字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抉择
人民出版社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