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例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病例报告

2020-12-23 14:05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异物感封三虫体

(临沂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 沂水 276400)

临床标本中的寄生虫诊断主要经显微镜下形态学的辨识。近年来,本院在临床标本中检出3例特殊病原寄生虫,分别为结膜吸吮线虫、美丽筒线虫、蠕形螨,各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一

患儿,男,5岁。因“眼睛红肿,眼部有异物感、痒、流泪、疼痛,不敢睁眼”,于2018年8月5日到本院眼科就诊。患儿系农村留守儿童,近日感觉眼部不适,有手抓眼的动作,家人发现好像有白色细小虫体在眼内爬行,随带其到本院就诊。接诊医生在患儿眼睛上安放了开睑器,受到压迫后,几十条白色线虫从孩子的眼睛中爬出,医生迅速使用无菌棉签,将线虫从眼内拨出,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平皿中送检。肉眼观察可见虫体运动活泼,有翻动、爬行、蠕动等,细长形,白色、半透明,虫体经无水乙醇固定后变成乳白色。光学显微镜(10×10、10×40和10×100)下观察其形态,体长4.0~20 mm不等(见封三图1),体表有角皮皱褶形成的明显环纹,虫体两边上、下环纹缘的排列呈锯齿状;头端钝圆,无唇瓣,口囊发达呈角质性,其口孔边缘在(10×40)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见封三图2);成虫尾部均有1对较大的尾感器,位于尾端腹面两侧,其上有一新月形开口(见封三图3)。雄虫长约4.5~17 mm,宽约0.2~0.7 mm,尾端向腹面弯曲,有4对肛后乳突,有交合刺2根,一根粗短,另一根细长;雌虫长约10~20 mm,宽约0.3~0.7 mm,宫内可见有大量厚壁虫卵或者缠绕在一起的小幼虫,肛门靠近尾端的腹面无肛乳突。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e)。

结膜吸吮线虫又称华裔吸吮线虫,吸吮科吸吮线虫属的一种,通常寄生于犬、猫、兔等动物的泪管和眼结膜囊内,人偶可感染。本病多发生于亚洲地区,故称东方眼虫病,冈田绕眼果蝇是其中间宿主,在果蝇体内经初产蚴脱鞘-腊肠期蚴-感染前期幼虫-感染期幼虫(又称丝状蚴)四期发育成日龄童虫,进入宿主眼中发育成幼虫,幼虫再经几次脱皮发育长大为成虫,当被感染的果蝇吸吮人眼睛时可传播于人类。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睛刺痒、异物感、结膜发红、疼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1]。

分析患病原因,本患儿家中养狗,大夫询问其家长平时有没有看见小狗眼中有异常,家长回答“有”,但不知道可以感染给孩子,小孩平时喜欢和狗玩耍,不注意眼部卫生,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该病农村多于城市,根据调查,安徽淮北重流行地区某些村镇家犬的感染率高达76.7%,每犬的感染虫数可在30~60条[2]。人眼内感染虫体后,由于眼睛异物感及刺激作用,多数患者由家人发现虫体并将其取出,仅少数患者到医院就诊。近年来,医院此类患者很少见,致使年轻大夫没有直接处理此病的经验。

本病治疗很简单,只是取尽虫体即可,无需驱虫及其他药物治疗。

2 病例二

患者,男,37岁。因“自觉右下唇颊处异物感,发现此处粘膜有一白色不规则小泡,即自行用小针挑取,取出一白色绒线样活动虫体一条”,于2017年9月12日来本院就诊。就诊时发现虫体仍然存活,呈乳白色、线状,离体5 h后显微镜下仍见蠕动,经无水乙醇固定、脱水,制成标本。虫体细长如线状,乳白色,略透明,体前端表皮有纵行排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数目不同的花缘状表皮突,有一对侧翼呈波浪状,尾部有明显较宽的膜状尾翼,左右不对称,钝锥状,略有弯曲,见封三图4-6。患者自述之前曾有过从牙缝中取出形似线头一样的异物,自认为是塞进去的食物未引起重视,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临床表现和虫体特点鉴定为美丽筒线虫(Congylonema pulchrum Molin)。

美丽筒线虫是许多反刍动物和鸟类以及猪、猴、熊等口腔与食道粘膜和粘膜下层的寄生虫,可偶感染人体,金龟子、蟑螂、粪甲虫、蝗虫等为中间宿主,人误食被感染的中间宿主及其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即可感染该病,其临床症状与虫体寄生部位有关,可表现为口腔或面颊有异物爬行感、唾液增多、胸骨后不适或疼痛、烧心、胸闷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有研究认为,本虫的寄生与宿主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1,3]。

分析发病原因,此患者有喜食金龟子、蝗虫、豆虫等,有生吃新鲜蔬菜的习惯,故被感染。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消除和禁食蜚蠊、蟑螂及其他昆虫,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生水,在有家畜和鼠类美丽筒线虫感染的地方应注意积极防治,以杜绝感染来源。

本病的诊治并不难,关键在于想到本病之可能性。如虫体不能自行逸出,在患者口腔粘膜可疑处涂以防腐剂或表面麻醉剂,切开血泡或以消毒针挑破粘膜取出虫体镜检确诊,治疗即告完成。无需驱虫剂,手术患者为预防感染可嘱咐注意口腔卫生或口服抗生素2~3 d。

3 病例三

患者,女,63岁。因“眼部强烈的异物感、灼伤感、干涩、痒、畏光、分泌物多”等症状于2019年2月22日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曾多次来本院就诊,均按病毒性结膜炎给予治疗,疗效甚微。本次接诊医生对病人眼部进行检查时发现病人眼睫毛异常,可见脂样袖套状分泌物包绕睫毛根部,睑脂分泌物性状异常,睑缘充血、肥厚,上皮有轻微角化。怀疑是蠕形螨寄生的可能性较大,遂选取病人眼睫毛根部有脂样袖套状分泌物的睫毛,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检查,镜下可见有蠕动的蠕形螨,细长呈蠕虫状,虫体分颚体、足体、末体三部分;颚体短宽,呈梯形,位于躯体前端,背面中央有椎突状的针鞘;足体有4对粗短的足,见封三图7-8。经鉴定为蠕形螨(follicle mite)。

蠕形螨又名毛囊虫,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1],以上皮组织、腺细胞和皮脂为食。最适温度37℃,54℃为致死温度。蠕形螨具低度致病性,其危害程度取决于感染度和人体的免疫力等因素。当人免疫力下降,或食用过多甜份物质,导致出现临床症状。本病发病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化,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可有轻微的痒感和灼伤感;严重时可累及额、脸颊及眼周皮肤;若并发细菌感染,可加重症状。

蠕形螨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镜检发现病原体予以确诊。针对本病,可进行局部药物治疗,使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2%甲硝唑软膏或茶树油,擦洗上下睑缘全部睫毛根部,每次8~10个来回,2次/d即可。预防本病,需注意改善环境卫生,枕巾、毛巾等物品进行高温灭螨,床单、被褥勤洗勤晒。调理饮食结构,少吃高糖多脂及辛辣食品[4]。

本文中的病例1、2清除虫体后不需服用驱虫药物,给病人以心理安抚,消除恐惧,嘱患者注意生活习惯,讲究卫生,不养宠物,不食生的活体动物等。第3个病例找到病原体确诊后针对性用药,症状明显好转。

猜你喜欢
异物感封三虫体
封三
封三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研究
咽喉异物感 试试代茶饮
封三
封三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咽部异物感可能是会厌囊肿
喉咙有异物感?热毛巾敷一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