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载重线错误勘划问题探讨

2020-12-23 03:15刘燕起刘进军盖晓志
世界海运 2020年12期
关键词:海事航行线段

刘燕起 刘进军 盖晓志

一、船舶载重线的意义

1.航行安全方面

船舶的营运历史表明,干舷不足是造成海难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船舶必须具有足够的干舷,这一认识很早就被人们接受。国际上早在1930年就制定了核算船舶最小干舷、限制船舶营运中装载吃水的规则。为确保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各国政府共同制定了关于国际航行船舶安全载重限额的国际公约,即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1]。对于国内航行船舶,我国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将公约要求国内化。

船舶载重线标志勘划在船中两舷外板上,标明了船舶载重线位置,通过它可以确定船舶在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使之不小于已核定的最小干舷。

2.海事监管方面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船舶、设施超过核定载重线载运货物,对船舶、设施所有人或经营人处以3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船长或设施主要负责人处以2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以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并给予扣留船员适任证书6个月至24个月直至吊销船员适任证书的处罚。

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仅笼统要求船舶应按规定装载货物,201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直接将是否超过核定载重线作为对船舶处罚的依据。这样的改变既提高了船舶超载海事行政处罚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也方便船舶更加直观、直接地判定自己是否存在超载的违法行为,进而减少超载现象的产生,降低海上运输安全风险。

由此可见,相比过去,载重线在海事监管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而船舶载重线的正确勘划是发挥载重线在航行安全方面和海事监管方面作用的基础。

二、船舶载重线的勘划要求

国际载重线公约及国内检验规则均对载重线标志的式样、尺寸、方向、颜色等有明确要求,并给出了图例,如图1所示(以《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为例)。具体规定如下:

(1)甲板线为长300毫米、宽25毫米的水平线,勘划于船中的左、右舷,其上边缘一般应经过干舷甲板的上表面向外延伸至与船壳板外表面的交点。如按此勘划有困难,甲板线也可勘划在船中每舷的某一适当位置,但应对干舷作相应的修正,并在船舶载重线证书中标明。

图1 载重线标志(右舷)

(2)载重线标志由一圆环和一水平线相交组成,其圆环的中心在船中处,水平线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圆环的中心至甲板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为夏季干舷。该水平线的下半圆部分与标志均为一色。在载重线圆环两侧加绘字母 ZC;当由中国船级社勘划载重线时,则用CS代替ZC。字母高115毫米,宽75毫米。

(3)载重线按船舶航行区域和季节而定,分别以水平线段表示,勘划在载重线圆环前方。各载重线均以线段上边缘为准。标“X”的线段表示夏季载重线,其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 标“R”的线段表示热带载重线。标“Q”的线段表示夏季淡水载重线。夏季淡水载重线和夏季载重线之间的差数,也是其他各载重线在淡水中装载的允许差额。标“RQ”的线段表示热带淡水载重线。

(4)载重线标志应永久性地勘划在船舷两侧。对标圈、线段和字母,当船舷为暗色底时,应漆成白色或黄色;当船舷为浅色底时,应漆成黑色。这些标志应能清晰可见。

可见,为了使载重线标志更好地发挥其在航行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国际载重线公约及国内检验规则对其勘划的要求是比较具体、详细的。

三、船舶载重线勘划错误原因分析

在海事监管实践中,载重线勘划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以至于在出版的图书中也会发现勘划错误。载重线标志未永久勘划、颜色勘划错误、字母标志勘划错误、方向勘划错误、相对位置勘划错误等均为常见船舶缺陷。

载重线勘划出现的各种错误,从目的性上分析,可以简单分为两类,即故意和非故意。部分船舶故意篡改船舶载重线,减少干舷,以期多装载货物。这种行为是对船舶航行安全的极大威胁,应予以严厉打击,这里不以赘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非故意载重线勘划错误现象也应引起重视。在海事监管实践中发现,很多船舶的左舷载重线勘划存在问题,比较常见的是左舷热带淡水载重线字母标志“RQ”被勘划成“QR”,即字母次序勘划错误,如图2所示(该轮左舷载重线标志颜色也不符合要求)。此外,部分船舶的左舷载重线还存在线段开口方向不正确现象,如图3所示。

船舶左舷载重线勘划出现上述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约及检验规则给出的是船舶右舷视角的载重线勘划图示,相关人员在勘划左舷载重线时,没有做好镜像工作,船舶检验人员也没有把好关。

营运中持有有效船舶载重线证书的船舶,其左舷载重线勘划错误很多都是“胎里带”的问题,相应船舶检验人员对此要负一定责任。同时,海事现场执法人员也要警惕船舶因不熟悉相应勘划要求而导致载重线勘划错误的现象。

图2 某轮左舷载重线字母标志错误

图3 某轮左舷载重线标志线方向错误

海事执法实践中,对于故意篡改船舶载重线导致船舶干舷减少的船舶,海事部门一般会滞留船舶,责令其改正;对于非故意的载重线勘划错误,海事部门一般会结合错误类型、整改难度、码头条件等因素滞留船舶或者要求船舶开航前纠正或限期纠正,涉及船检质量问题的,通报船舶检验机构,追究相关船检人员责任。

四、规范船舶载重线勘划的建议

1.船舶及船公司管理方面

进一步提高对船舶载重线重要性的认识,对照公约、检验规则,全面梳理所属船舶的载重线勘划情况,主动进行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需要船检部门认可或者重新签发证书的,及时向船检部门申请。

此外,在日常船舶运营中以及修船时,注重载重线标志的正确维护保养,切实减少船舶载重线勘划方面的问题。

2.船舶检验方面

加强船舶载重线勘划检验,特别是新建船舶载重线勘划检验,将同时核对船舶两舷载重线标志正确性作为签发船舶载重线证书前的必需步骤,切实减少“胎里带”的载重线错误勘划问题。

同时,进一步优化船检管理的体制机制,通过强化执纪问责,全面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船舶检验质量。

3.海事监管方面

(1)强化培训宣贯。通过开展培训、走访调研、现场执法、体系审核、船检质量监督以及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将载重线勘划的相关要求尤其是左舷船舶载重线如何勘划以及常出现的勘划错误进一步传递至海事一线执法人员、船检人员、公司、船员,使相关人员对其进一步熟悉掌握,全面提升相应人员意识及水平。

(2)进一步加大对故意篡改船舶载重线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现场监管、CCTV动态监控,加大对载重线勘划错误的查处力度,通过现场测量干舷、与证书核对、货物装载计算等多种方式,判断船舶是否存在篡改船舶载重线的主观故意。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船舶滞留、体系管理、信用管理等多种手段,全面提升故意篡改船舶载重线的违法成本,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威慑力度。

(3)细化完善公约、法规要求。适时推动在公约、规则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增加载重线标志的左舷图示,为相关人员提供更直观的左舷船舶载重线勘划示意图,这对于减少左舷载重线勘划错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海事航行线段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到慧骃国的航行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海洋美景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怎样画线段图
数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