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机防缠导板结构比较

2020-12-23 06:34王蕾江东海
冶金设备 2020年5期
关键词:乳化液导板科恩

王蕾 江东海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带钢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1]。乳化液系统通过对轧辊冷却、轧制润滑,从而提高轧辊使用寿命,更好的控制板型。防缠导板对防止带钢表面乳化液残留起了关键作用[2]。随着轧制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的薄带钢更容易产生断带缠辊现象。防缠导板可以防止发生缠辊现象,保护工作辊。

2 防缠导板的功能

防缠导板作为轧机的辅助设备,主要功能是保护工作辊,防止断带缠绕损伤工作辊。防缠导板还可以阻止乳化液滴落到带钢表面,将带钢表面的乳化液吹到边部并导走,减少板面乳化液残留。

3 防缠导板的种类和工作方式

3.1 单机架防缠导板

以济南某工程为例,防缠导板设在单机架轧机入、出口侧,牌坊立柱之间。结构如图1所示。

单机架设备紧凑,由架体连接防缠导板上、下导板。工作时,内部带线性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推动导板靠近工作辊至适当位置。导板头部装有风刀,在出口侧通过气流封堵乳化液。防缠导板为对称结构。

图1 单机架防缠导板

3.2 连轧防缠导板

以博兴某工程为例,如图2所示,防缠导板在每台轧机出口,牌坊立柱之间,伸缩型。最后一机架的防缠导板设螺旋升降机,自动调整导板头部与轧辊间的间隙。出口设空气吹扫及板面抽吸装置,保证成品带钢表面清洁度。换辊时,出口防缠导板由液压缸带动缩回。

图2 连轧机组防缠导板

3.3 平整机防缠导板

以江西新余某工程为例,防缠导板在平整机出口侧轧制线之上。如图3,防缠导板斜度安装,有利于平整液的封堵和引流。平整液沿导板框架流向边部。导板框架可由液压缸驱动沿固定导槽直线移动。导板前端置风刀。尾部有螺旋升降机,可微调导板伸出。

导板头部的科恩达风刀,利用科恩达效应,使大部分平整液被吹走,防止带钢表面受到污染。科恩达效应又称为附壁效应,是指流动中的流体在靠近凸起物或者曲面时会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转而沿着突起物或者曲面流动[3]。压缩空气经气刀进气口进入密闭气室,由出气缝隙喷出。出气缝隙可根据气体压力不同进行调节,以使科恩达效应达到最好。喷嘴块的异型形状,将乳化液挡住的同时益于科恩达效应的形成。

图3 平整机防缠导板

4 防缠导板结构改进

4.1 机械液压缸代替线形位移传感器

单机架轧机中,乳化液等经常冲刷防缠导板上的液压缸,造成液压缸内传感器短期内失效,影响防缠导板工作。为此,用机械定位装置线性位移传感器。

图4 机械定位装置

如图4,根据不同直径的工作辊调节导板推进的位置。机械定位装置通过机械定位,将导板固定在相应位置。阶梯块可在固定块槽中滑动。液压缸1是双头液压缸,每个行程对应阶梯块的一个位置。液压缸1推动阶梯块到合适的位置。装在导板上的顶丝由另外液压缸带动推进,直到顶丝顶住阶梯块,机械定位完成。需要调节防缠导板位置时,先退回导板,重复之前动作完成调节。机械定位装置使防缠导板运行更加稳定。

4.2 防缠导板头部形状的改进

防缠导板的头部科恩达效应和缝隙大小及压力大小有关系,经过对不同压力和缝隙下气流的流向模拟、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首先,经试验分析,0.2MPa压力下,缝隙为1~2毫米时产生科恩达效应。0.6MPa压力下,缝隙为0.5~2毫米时产生科恩达效应。现场生产时调节防缠导板头部压力为0.2MPa~0.6MPa,缝隙为1~2毫米。此条件下防缠导板的气刀吹扫效果最好。如图5~图8。

图5 0.2MPa,1mm缝隙时气流情况

图6 0.2MPa,2mm缝隙时气流情况

图7 0.6MPa,0.5mm缝隙时气流情况

其次,根据气流路线及乳化液流动情况,优化防缠导板的头部形状。根据气流特性优化导板头部形状,促进科恩达效应的形成,如头部增加流水槽。在现场使用过程中,上方流下的乳化液会积聚在辊子附近,不容易流走,增加流水槽后,乳化液顺势流入流水槽,从边部缝隙流走,易于乳化液的疏导,提高板面质量。改进后的防缠导板,如图9所示。

图8 0.6MPa,2mm缝隙时气流情况

图9 改进后的防缠导板

5 结论

改进防缠导板结构,用机械液压缸代替线性位移传感器。通过模拟分析得出,防缠导板头部压力为0.2MPa~0.6MPa,缝隙为1~2毫米时气刀吹扫效果最好。优化防缠导板头部形状。经实际生产证明,改进后的防缠导板运行稳定,带钢质量有所提高。

猜你喜欢
乳化液导板科恩
桂盟科恩斯
单机架可逆轧机乳化液斑缺陷控制措施
浅谈紫铜多头拉丝机乳化液日常维护的重要性
1550酸洗-冷连轧机组乳化液系统降耗技术改进
柳钢2032 mm热连轧线卷取侧导板控制策略优化及设备管控
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颌骨定位精度比较研究
楔横轧制导板粘料影响因素分析探究
“神啊,我准备好了”
木兰花开
铝板带轧制乳化液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