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易班教学优化的困境与对策

2020-12-23 04:19张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困境与对策形势与政策易班

张颖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普通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面向全体高校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程之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面临教育教学优化的困境,依托“易班”网络平台构建“1+2+X”教学模式,分析形势与政策课易班教学优化的对策,探讨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以构建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易班;教学优化;困境与对策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省高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课题“基于易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优化实践”(KA1805322)

[作者简介]张 颖(1977—),女,广西靖西人,博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美关系史。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3[收稿日期] 2020-09-18

形势与政策课是普通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面向全体高校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程之一。易班平臺具有开放便捷性、互动广泛性等特征,是国内高校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重要网络社区平台。本文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为例,分析目前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和困境,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易班教学模式优化的对策,对构建新时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有积极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课易班教学的困境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严格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凸显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大一到大三的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安排形势与政策课,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面向大四年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实行大学生形势观和政策观“四年不断线”一贯制教育。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依托易班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以自然班级为易班课群,是国内同类院校首批实行易班网络教学改革的高校。该课程的教师队伍设置较为合理科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和二级学院书记、副书记、辅导员为兼任教师组成。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以易班课群数量多活跃高、覆盖面广、内涵丰富的优势,成为全国易班高校团队在华南地区高校的成功经验案例,课程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在推进课程建设过程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形势与政策课面临来自几个方面的挑战:

1.传统教学和易班教学学时实行“4+2”模式,即两者学时分配为每学期4学时和2学时,三年六学期的传统教学和易班教学学时分别为24学时和12学时,易班学时占比33.3%。不少教师认为易班网络学时占比少,易班建设费时费力,同时易班课群的内涵建设、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2.每个行政班实行150—200人大班授课,教师在易班课群设置的讨论话题难以全面覆盖。课程评价体系仍然注重追求易班课群学生活跃度,线上线下互动式学习模式未完全发挥效用,学生参与度没有达到预期,学生群体对网络易班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升。

3.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于加强、团队化水平有待于提高。教师反映形势与政策课备课压力大,授课任务重,难以找到该门课程的学科增长点,难以依托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教研特长去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开展专题化教学。教学与科研难以实现齐头并进,导致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同度不高。

4.课程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单一,缺乏科学评价机制。课程考核以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开卷考试成绩作为该门课程总评成绩,没有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大学四年的过程学习效果,与教育部对形势与政策课考核机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易班“1+2+X”教学模式优化的对策

面临形势与政策课易班教学的困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结合国内国际大政方针政策、学生群体思想舆论动态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诉求,对形势与政策课易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力图建立合理和科学“1+2+X”教学模式,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过程动态考核机制和课程评价机制。

该课程易班教学模式优化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立“1+2+X”的教学模式。“1”的含义是对大学生实行四年不断线一贯制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一条主线贯穿始终;“2”的含义是依托易班平台,搭建传统课堂讲授和网络平台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设置线上线下课时数设置比例;“X”是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专题建立起一系列辅助课程。

2.基于形势与政策课“1+2+X”教学模式预期成效,从教师团队学科专业背景、授课效果等方面,设置教学模式“X”类属下的具体课程。同时该课程依托校级精品资源共享和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成果,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精品课程网站、易班平台和学校课程中心资源互通共享,构建该课程动态评价机制。

根据总体实施设计思路,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团队、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绩效评估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教师队伍建设,每学期负责进行教学团队的集体备课、教学评估、考核和颁发聘书,逐步搭建起三个层次、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与专业背景多样化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第一层次是宣讲团教师团队,由每年参加北京和广东省备课会的教师组成,负责传达北京、广东省备课会内容,负责宣讲中央重要会议、文件精神,负责解读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理论,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专题的设计,筹备召开学校集体备课会,对授课专题进行示范性教学等工作。第二层次是专职教师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组成,覆盖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专职教师队伍具有专业学科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等特点。第三层次是兼任教师团队,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二级学院书记、副书记和辅导员组成。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由此逐步构建起形势与政策课的宣讲教师团、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三层次教学团队,并联合学校学生社团等,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和培育学生讲师团,进一步充实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团队力量。

第二,在教學专题内容设置与评估方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和中宣部春秋两季发布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设置教学专题,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选设 “X”系列教学专题,具体而言,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教学专题内容的设置。

(1)分析形势与政策课课程体系中稳定性内容和变动性内容,构建三大基础板块的授课内容: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国际国内基本形势、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热点;开设面向全校大学生并体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特色的专题讲座如“纪念仲恺先生,弘扬仲恺精神”“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形势与政策取向”“环境保护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等,严格按照教育部和中宣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要求授课,同时也开设体现仲恺特色的系列专题课程。

(2)以教学团队的学科专业背景为依托,建立“人文经管”“理工农法”两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重点建设1-2专题内容,对易班平台的专题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搭建形势与政策课易班平台“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

(3)分析形势与政策课“1+2+X”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需求、预期与现状,从授课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不同视角,探讨教师和学生群体对课程的预期,分析教师认同感和学生满意度之间是否相符的原因,进一步调整和充实每学年春秋两季课程体系的内容。

(4)采用量化指标的课程评估方法,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评教结果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的“形成型”评估模式,建立任课教师、学生群体、同行专家三者结合的量化考核体系,对已开设的专题内容进行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绩效评价。依托易班平台,逐步形成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动态调整和互动机制。

第三,课程组采取的具体措施:

(1)对同类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困境,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团队和绩效评估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2)围绕课程内容,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两大学科模块,选择1—2个平行班级进行4个学期模块的教学实验,分析和总结学科模块化的成功经验与实际困境。

(3)合理调整课程评估的各项绩效指标,从任课教师、学生群体和同行专家三个视角设置评价指标,并对教务系统课程评价数据分析,客观评估课程专题内容与教学团队评价的绩效数据,从而有针对性的推进调整形势与政策课程易班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实践中,课程团队采取目标导向理论作为改革依据,优化设置现有形势与政策教学团队结构,初步建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三层次教学团队体系,科学设置课程教学模式类属下的教学专题课程,实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一贯制”的教学专题建设;根据课程模块实行匹配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指导具体的教学过程,初步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形势与政策优质教学团队和教学专题建设,初步创建起“仲恺特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体系。

三、易班“1+2+X”教学模式创新与优化的成效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依托“易班”平台,进一步创新和优化课程的“1+2+X”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探索所呈现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

1.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程三个层次教师团队,培育骨干教师队伍,凝练每学期授课专题内容,持续推进教学团队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学科归属,将教师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

2.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课课程体系内容,构建“仲恺品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教育、国内国际主要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充实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内容,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专题内涵。

3.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师生教学互动,深入掌握学生群体思想舆论动态,启发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引导大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政治意识,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思政”工程,开启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全媒体时代。

总而言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优化的改革实践是学校“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牢固树立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教育改革理念,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完成课程中心、录播室等相关软硬件的建设,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易班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教师们积极参与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形成了积极活跃的思政课教学研究和改革氛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基于易班平台的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李丹.疫情防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3): 87- 91.

[2]巩茹敏.新时代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再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20(6):82-86.

[3]周碧波.新时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4.

[4]谢佛荣,何旭娟.新时代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强化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3):109-112+58.

[5]丁爱芝.基于易班优课平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探究[J].内江科技,2018,39(9):150-151.

[6]徐彤彤,刘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1):90-93.

[7]李秀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模式探索—基于华东政法大学的实践分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1):28-31.

[8]蔡雪莉.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式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6 (11):79-80.

[9]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EB/OL].2015-07-30.

Abstract: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for all college students.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in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s facing the dilemma during teaching optimization. Relying on the "Yiban" network platform to build a "1+2+X" teaching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team, curriculum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teaching model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 "Yiban"; teaching optimization;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困境与对策形势与政策易班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探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与对策浅析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困境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