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视角下高职院校SPOC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2020-12-23 04:19徐振邦张海磊黄玮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有效性

徐振邦 张海磊 黄玮

[摘 要]SPOC作为一种小规模的、系统化设计的在线课程,在混合式教学中应用广泛。文章以混合式教学视角,从SPOC应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分析方法以及提升途径几个方面展开,以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SPOC教学实践为例,对高职院校SPOC应用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SPOC;有效性

[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混合式教学视角下高职院校SPOC构建与应用的实践研究”(2016SJB 880070)

[作者简介]徐振邦(1975—),男,江苏无锡人,硕士,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3[收稿日期] 2020-09-11

一、引言

SPOC,英文全称为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一种小规模的、限制性的、系统化设计的、混合式的在线开放课程[1]。它是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相对于MOOC存在的教学设计系统性差、选课人数过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方面难以融合等缺点[2],SPOC为班级制,可以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二、混合式教学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代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很多,常见的有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和行动导向法教学。这三种方法各有所长。混合式教学因其灵活设计、应用方便等特点,更适合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混合式教学有多重含义,最重要的还是指线上线下的混合。在混合式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线上线下课时分配比例;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分配;线上线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线上线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特点等几个方面。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每一个学期有多门课程,还有课外的一些活动,如果每一门课程安排的线上学习内容过多、时长过长,学生恐怕难以负担。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另外,針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还相对比较欠缺,在教学设计时,线上学习时间一般不会高于课堂学习时间。

三、高职院校SPOC应用有效性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运用SPOC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案例很多[3-5],对于SPOC应用的有效性也给出了分析。结合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SPOC教学实践,对SPOC应用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SPOC应用有效性影响因素

应用SPOC开展混合式教学,其有效性程度与若干因素有关,例如教师、学生、课程、媒体等[6]。现分别从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各方面进行分析。

1.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成效的好坏,首先要看教师。运用SPOC进行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深入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并能够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

2.课程平台选择。当前,各种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线平台的功能各有不同。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在线课程平台。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前,每一位学生的手机上都装有多种学习App:蓝墨云、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等。学生每天面对这么多App,容易产生混乱,也难免产生情绪。最好能够将在线课程平台数量缩减到3个以内。

3.课程资源开发。线上课程资源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线上学习的有效程度。好的资源,学生会比较喜欢,愿意主动学习;线上课程资源的形式要多样化,不仅有微课、视频等,还需要有用于自我学习和检测学习效果的练习题和测试题。对于技术类课程,需要及时更新新工艺和新技术。

根据课程特点,制作简介、精美、清楚易学、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还是内容。对于视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画面清晰,声音干净,无噪音。另外要充分运用PPT中的动画功能,增加部分卡通的图片或者动画,这样比较枯燥的专业知识相对活泼一些,不那么沉闷。新版的PPT中可以嵌入MIX进行视频的录制。如果教师的外在形象比较好,肢体语言比较丰富,具有感染力,可以在PPT中同步嵌入讲解人员的视频。MIX功能还是非常好用的。

4.线上讨论区应用。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伴在一起学习、讨论,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在线课程平台都设有讨论专区,这一功能为同伴学习提供了很好平台。学生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功能。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讨论区发出疑问,大家可以在讨论区展开讨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适时地抛出一些话题,吸引学生注意,或者在讨论区答疑,甚至可以根据课程平台打造网络社区,供学生自由分组学习、交流。

5.课程学习评价。混合式教学的考核特别注重过程考核,多元考核。每一次作业、讨论、课堂测验、单元测验等都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依托课程平台上的练习与测试,一方面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进行个性化辅导;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对于不会的、掌握不够熟练的可以进行多次练习。最后将课程平台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得到比较公平公正的线上学习成绩。线下课堂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实践操作、职业素养等。考核形式有作品展示、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等。通过多样化的过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6.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必须要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对于工科推理性较强的理论课程,线下教师主要分析过程,学生听懂学会。线上学生主要是通过练习和测试环节进行复习巩固。课前学生当然也可以进行在线预习,但这些课程多数内容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会有较多的困难。如果学生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一些工艺之类的课程,相对没有那么强的推理,更多的是理解一些术语,这类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前预习,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于特别重要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仿真或者现场教学方式来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任务驱动法、实物演示法、虚拟仿真法、类比法、分组讨论法等等。要做好一次课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备课工作必须充分,并能够及时总结归纳。第一次采用混合式教学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不太好,偶有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因此备课不仅仅要准备知识、技能等教学内容,也要合理设置教学环节,考虑教学组织过程中的突发状况。一次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二)SPOC教学有效性评价

应用SPOC进行混合式教学有效性,需要有一定的评价体系。当前,关于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崔英杰老师提出了从教育教学理念、专业技术水平、信息技术素养、综合能力、课程设计、问题导向、教学资源、教学支持平台几个方面进行评价[7]。柳春艳等老师则提出了成绩达标率、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满意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性评价[8]。本次教改主要从学生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学生对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满意度、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性评价及分析。

(三)SPOC教学有效性分析

SPOC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方法有很多,本次教改主要采用实验方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分析。

1.学生成绩和及格率。本次选取实验对象为2017、2018、2019级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考核课程选自专业基础课半导体器件物理。每一个年级选择2个班的成绩,6个班级为同一教师授课。2017级为传统授课,76人,及格人数72人,及格率94.7,平均成绩73.4;2018、2019级为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人数分别为74人和75人,前者及格率98.6,平均成績75.2;后者及格率98.67,平均成绩75.5。特别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及格率更是有显著提高。2017级及格率50%,2018级及格率82%,2019级及格率75%。

2.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本次选取的实验对象为17级和18级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选择课程为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171、微电172为传统教学,微电173、微电181、182和183为SPOC混合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得出:采用SPOC混合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满意度更高,满意与基本满意达85%以上,而传统教学满意与基本满意仅有60%。在课程平台上,学生对课程评价比较高,认为课程资源丰富,视频讲解清楚,方便自学和巩固知识。

3.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本次选取的实验对象为17级和18级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选择课程为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171、微电172为传统教学,微电173、微电181、182和183为SPOC混合式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得出:SPOC混合式教学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意识几个方面,比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提升。

4.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选取的实验对象为: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师,采用沟通交流方法。大家基本形成统一的看法:通过SPOC混合式教学,教师制作课程资源的水平大大提升,教学过程更加注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作品展示、实物展示、虚拟仿真、分组讨论等方法称为课堂常用教学方法,课堂效率也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实践环节的操作,错误率明显减少。大量的练习和测试题目,更好的激励学生课后学习。

(四)提升SPOC教学有效性途径

根据SPOC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可以得出提升SPOC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主要有:教师在思想上重视起来,积极主动开展SPOC教学,合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开发适合课程教学及学生课外拓展的教学资源,合理使用课程平台讨论区,构建网络学习社区,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设计,特别是考核评价信息化、多元化、过程化。

(五)SPOC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在线学习完成度。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线上学习。我觉得主要考虑三点:第一为什么完不成?是学习能力不够?是资源设置不合理?是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根据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方案。混合式教学采用的课程平台,都有一个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和学生多一些交流。教师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也要进行育人。采用的方法是:一方面通过课程或者课程平台进行提醒,也让学习委员进行提醒。另一方面也会发出一些文件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让他们提出一些建议或者意见。最后是通过考核手段,督促学生学习。

2.考核评价。依托课程平台,进行考勤、视频观看、课前测试、课后测试、作业拓展等,这些成绩可以通过平台数据汇总整理,比较客观公平。但课堂上分组教学时,组内评分和组间评分,常常带有比较强的主观性,有时候会碍于面子,每一个人都打分很高,或者由于组间竞争关系,给别组同学打分很低。为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分组时,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特点,并分配不同的角色或者任务;制定比较详细的评分规则,同时也要对评价结果进行监控,适时进行调整;考核时,制定适当的奖励机制等等。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主要以专业教师的角度,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SPOC应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有效性途径,分享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赵丽丽.“后MOOC时代”开放大学SPOC混合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20(13):127-129.

[2]孙从众.后MOOC时代高职院校SPOC教学模式探索—以跨境电商模块课程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 (6):31-35.

[3]郑飞,王勇军.SPOC教学模式下开放大学改进课程教学有效性路径研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6):108-112+122.

[4]冯俊英.基于SPOC的高职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研究[J].职业技术,2018,17(11):52-55.

[5]武晓敏,雷隽娴,贾丽.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0,20(2):80-83.

[6]崔英杰,陈煜.“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5):241-243.

[7]柳春艳,李丹,张宝仁,等.SPOC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1):82-91+36.

[8]李艳.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7(2):26-29.

Abstract: As a small-scale and systematic online course, SPOC is widely used in mixed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xed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POC applica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analysis method and improvement method. Taking the SPOC teaching practice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major in the author's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SPOC appl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mixed teaching; SPOC; effectiveness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有效性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