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花样节粮

2020-12-23 06:58夏春晖
检察风云 2020年21期
关键词:节粮节约粮食省直机关

夏春晖

2020年9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节粮减损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要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近期,全国各地推出花样节粮举措,希望这些举措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正地可持续。

上海:菜市场与高校“斤斤计较”

走进上海菜市场,“节约风”迎面吹来。某猪肉摊主正在切肉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摊主表示:“现在提倡光盘行动,顾客买多少我们就切多少。刚刚有个顾客想做青椒肉丝,他买了一个青椒,在我这买了五块钱的猪肉,我帮他切丝儿。”另一个海鲜摊上,老板正在给一位顾客挑选蛤蜊。这位顾客表示晚上吃得少,只想买五个蛤蜊做蛤蜊炖蛋,老板也是满口答应:“多也可以,少也可以,随便你买多少。”在一个卖虾的海鲜摊上,有顾客要求买四只虾,该摊主也是爽快答应:“可以!”这些“斤斤计较”背后,是买卖双方达成的默契共识:从源头节约食物,杜绝浪费!

除了菜场,上海各大高校也推出节粮妙招。今年9月,随着各大高校学生重返校园,高校的食堂再次热闹起来。上海大学食堂不少美食推出小份价格:荠菜大馄饨标准价为5元/12只,小份价格为3元/6只;生煎标准价为3元/4只,小份价格为1.5元/2只;牛肉粉标准价为13元,小份价格为7元;上海炒面标准价为5元,小份价格为3元……据悉,2019年9月,上海大学学校部分食堂已开始试点推出小份菜,当时提供小份菜的专用窗口常常排队。今年9月開学后,全校20个食堂均供应小份菜,依然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同济大学除了提供小份菜外,还发挥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优势,在张江人工智能岛开发人工智能餐厅。在节能减排、倡导绿色环保以及人工智能大背景下,人工智能餐厅通过大数据可分析个体饮食习惯的记忆,实现健康饮食的个性化提供。人工智能服务场景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后厨设施设备完整性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逐渐实现中餐计量的标准化。

华东师范大学一方面严格控制采购成本,精算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减少原材料囤积。另一方面,推出“菜肴可半份,饭量可半两”的供应模式,所有菜肴均可提供半份。

大份的二两米饭售0.44元,一两米饭售0.22元,还可出售半两米饭0.11元。

节约粮食方面,上海市政府部门也起到了带头作用。在上海市政府食堂里,除了有精致的“小份菜套餐”专窗,食堂师傅们也群策群力,从大锅饭中剩下的“边角料”中寻找制作美食的灵感,用制作豆浆剩下的豆渣制成“豆渣饼”;用猪肋骨、鸡骨架熬汤;把水果切片的边角料榨成果汁……这些美食都成为抢手货。

武汉:“N-1”点餐模式被“热搜”

今年8月,武汉餐饮协会提出6项节约粮食的举措,包括建议餐厅推出半价菜和小份菜;建议餐厅准备打包盒,对有剩菜剩饭的顾客提供打包服务;建议使用公勺公筷,为顾客文明进餐提供便利条件等,其中最被人热议的是提倡“N—1”点餐模式,即提倡10位用餐客人只点9份菜 ,该条倡议一度登上热搜榜。尽管外界对这条建议褒贬不一,但可以看出武汉餐饮协会为解决浪费粮食问题做出的努力。

除了餐饮协会的努力,武汉不少高校也积极采取节约粮食的行动。早在2018年,武汉有媒体报道,“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仅开展半年,已累计为武汉节约粮食3000吨。武汉各大高校一直积极为节约粮食努力着。武昌工学院已连续六年开展“光盘行动”,中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大学食堂到处贴有“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的宣传标语。学校也从多方面把控。以中南财经大学为例,原材料上,学校会提醒后厨减少浪费;菜品加工上,学校要求厨师先炒一部分,视学生就餐情况而定,对销量好的菜品进行及时补充;就餐供应方面,征求师生意见,原则上吃多少打多少。

长期以来,自助餐厅一直是消费者浪费食物的重灾区。武汉餐饮协会发出倡议后不久,当地某媒体就暗访一家位于循礼门的自助餐厅,一进餐厅,即可听到餐厅工作人员的提醒:“顾客在购买餐券的同时,请扫码支付20元押金,保证桌上残余食物少于150克才可以退还押金。”该媒体记者随机采访几位消费者,均对这类做法表示支持。

黑龙江:摄像头“硬核”监管餐盘回收处

作为产粮大省,很多人都在关注黑龙江的节粮举措。根据《人民日报》报道,黑龙江十分重视节约粮食的教育与宣传:中小学校通过组织学生体验农活、召开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常态化;街道社区派出网格员挨家挨户做宣讲,并通过线下张贴海报、线上转发相关内容等方式扩大宣传面;消费者协会发出“崇尚节俭,反对餐饮浪费”倡议书,带动企业和消费者行动起来,培育爱粮节粮好风尚。

8月20日,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制定印发《省直机关带头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具体措施》,对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三强化、五做到”,要求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制止餐饮浪费。《黑龙江日报》记者在实地采访省直机关运行保障中心中山路办公区食堂时,发现在餐盘回收处附近设有高清摄像头,“高清摄像头抓拍浪费行为并自动识别人员信息,视情况通报所在单位”!一条制止餐饮浪费的提示在省直机关运行保障中心中山路办公区食堂餐盘回收处明显张贴着。在记者观察的十几分钟内,20多名前来送餐盘的机关干部个个做到了“光盘”。省直机关办公区运行保障中心副主任张会波称,用餐人员基本做到“盘盘光”,餐厨垃圾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二。

去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到1500亿斤,实现“十六连丰”。但是,餐饮浪费现象也提醒着每一个人,仍要倡导节约粮食,危机意识不能丢。

居安思危  节粮行动刻不容缓

9月12日,二十国集团(G20)农业和水利部长会议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今年以来采取超常规举措,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秋粮长势总体良好,全年丰收在望。

尽管我国粮食供应量较为稳定,但放眼世界,形势并不乐观。今年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西非、东非、南亚等20多个国家,受灾面积更是达到1600多万平方公里。这么大范围的蝗灾势必造成粮食减产,一些地区势必会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尤其是一些非洲国家。例如埃塞俄比亚约有6.5万公顷作物受灾,大约有2200多万人口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全球饥饿人口达8.21亿。为此,我们应当居安思危。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的通知指出,当前,粮食产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问题仍然存在,个别环节较为突出。大力促进节粮减损反对粮食浪费,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要真正贯彻落实节粮行动,“立法修规”至关重要。

根据通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建议积极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进程,争取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尽早出台,加快地方粮食立法修规,强化依法管粮,促进节粮减损。积极探索制定粮食产后减损工作指导意见,大力推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体系机制,统筹各类相关主体,从技术研发应用、宣传教育、标准规划、管理机制、投资引导等方面,指导粮食收获、仓储、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减损工作。

组织制定完善粮食企业信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適时出台《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办法》。强化制度管粮和技术管粮相结合,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等制度标准,以及《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粮油安全储存守则》《粮库安全生产守则》等,深入落实储粮质量安全责任制和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储存粮食数量、质量和卫生安全。加强粮食加工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推进适度加工等相关标准的修订,完善粮油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以标准的修订工作促进节粮减损。加强粮食收储企业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情况的监管,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防止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卖粮难”。

严格实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情况年度考核,压紧压实区域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和中央储备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收购监管,避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向市场或进入政府储备。着力维护储运环节市场秩序,对压级压价、掺杂使假、不按合同出入库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加快建立在地监管体制,推进信息化监管和信用监管,强化监管实效,不断增强执行力和权威性。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开展岗位练兵,不断提高仓储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

猜你喜欢
节粮节约粮食省直机关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节约粮食
节约粮食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
节粮等于节水宣传海报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省直机关积极参加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做好节粮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