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慎勿为好”

2020-12-23 06:58王文昌
检察风云 2020年21期
关键词:做好事所求好事

王文昌

闲来喜读《世说新语》,故事往往寥寥几笔而形神毕现。读来文笔简洁干净,有趣味,见性情,经常让我在莞尔之间得回味悠长的意趣。《世说新语·贤媛卷》里的一則故事可兹为例: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赵氏母亲嫁女儿,过门前特意教导女儿说,到了你婆家,注意不要做好事。女儿觉得很奇怪,问道:“不做好事,难道可以做坏事吗?”母亲说:“好事都不可以做,何况是坏事呢?”

有点拗口,还真不是一下就能参透,一下就可以转过弯来。无独有偶。作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说山训》里也有一则类似的故事:有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尔行矣,慎勿为善!”曰:“不为善,将为不善邪?”应之曰:“善且由弗为,况不善乎?”

两则故事,如出一辙,只是将“好”易为“善”,“恶”易为“不善”而已。看来这则故事传播很广,流转有自。

佛学里关于善,分为“有为善”“无为善”。“有为善”者对善行有所期待,希求果报;“无为善”者顺性而为心无所求,而心无所求才是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有为”和“无为”,高下立现,所谓“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细细想来,《世说新语》中赵母的“慎勿为好”,并非不让人们去做好事。好事还是要做,只是不要巧意为好,不要故意为好,不要刻意为好。巧意为好,那就谀了;故意为好,那就假了;刻意为好,境界就近于低俗了。凡事不可刻意,一旦刻意为之,但有不足,必然左右支护,甚至刻意作伪。

《淮南子·齐俗训》有言:“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一个人最高境界是角色做事,本色做人。无论是谁,倘若时时有意去做“好事”,受主客观的种种限制,很难“一辈子”把好事永远做下去。想起学雷锋年代,为了学雷锋做好事,自己经常从家里偷出几枚硬币,交给老师,慌称是在马路上捡的,想交给警察叔叔,路上一个警察都没有遇见,只好交给老师。老师接过钱,温柔地拍着我的脑袋,频频点头,称赞我是“拾金不昧好少年”。

外有余者,中必不足,极力张扬某种东西的人,必定是缺少这种东西,比如今天的“两面人”。《阅微草堂笔记》有《假面人》篇,就是一例。故事中有一个讲学者,性格乖僻,对生徒十分苛责,然其“颇负端方名”,人“不能诋其非也”。这个讲学者是否一个道貌岸然的货色?诸生想出一个法子。他们贿赂一个娼妓,让她在一个月夜之下,装扮成狐女勾引讲学者,但见此妓“言词柔婉,顾盼间百媚俱生”。讲学者得知“我是狐女,我能见人,人不能见我”,遂放心与之燕昵。到了天明,讲学者促其离开,此女仍劝其无虞。至日上三竿,一老媪招此女,方知是新来的娼妓。于是讲学者大沮,“生徒课毕早餐,已自负衣装遁矣”。至此,纪晓岚感叹:“外有余必中不足,岂不信哉?”

“慎勿为好”大有深意。宋林逋《省心录》说得很直接:“以忠沽名者奸,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中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又何足取哉?”上面纪昀笔下的“讲学者”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平民百姓“有意为好”只是个人道德问题,涉及修养层面。为官者,倘若一心做“好事”,后果会非常严重,甚或阳奉阴违,或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后患无穷。如此,“慎勿为好”还是有必要的。

图:刘昌海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做好事所求好事
无所求
为什么好事不好办?
感恩
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