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部队: 朝鲜战争最后的牺牲品

2020-12-23 06:58李伟
检察风云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朴正熙白熊囚犯

李伟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令韩国由囚犯组建的特工部队成为悲惨的牺牲品。他们原本梦想戴罪立功,结果却被韩国政府视为“烫手山芋”,甚至欲除之而后快。

2020年是朝鮮战争爆发70周年。韩国媒体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虽然朝鲜半岛于1953年停战,但南北双方你死我活的军事对抗直到1972年才正式结束。那一年的7月,朝韩两国签署了《南北和平共同声明》。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韩国利用一批囚犯组建特工部队,试图潜入朝鲜实施刺杀和破坏。后来朝韩关系缓和,他们成了“多余的部队”。其中广为人知的实尾岛部队结局悲惨,其成员全部死于非命。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仙甲岛部队,其成员经历残酷的训练却无所作为,虽然最终获得自由,但一直面临生存困境。

囚犯部队竟然未遇法律障碍

让囚犯组建所谓特工部队,这种荒唐的事情之所以会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韩国发生,是由当时韩国的政治体制决定的。早在1961年6月,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就设立了由他直接控制的特务和情报机构——中央情报部,并颁布了《国家复兴非常措施法》《中央情报部法》和《特别犯罪处罚法》等法律。一方面,军政府动用大批军人、警察和特务,对反对军事独裁和要求民主的韩国民众实施镇压;另一方面,军政府推行由其主导的所谓“国家法治化”,其本质是“人治”,而非“法治”。

1963年,在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压力下,朴正熙不得不允许韩国举行总统选举,以便“结束军政府统治,建立真正的民主政府”。

然而,朴正熙以民主共和党党首的身份参加竞选,并在选举中大肆舞弊,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在随后的国会议员选举中,他又通过舞弊使民主共和党赢得国会175个议席中的110个,独占鳌头。朴正熙得以继续执掌大权,在“民选政府”的外壳下推行独裁统治。1967年和1971年,韩国举行了两次总统大选,朴正熙利用执政党党首的地位耍尽花招,均得以连任。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朴正熙利用中央情报部下辖的40万名特务控制着韩国,并在有需要时援引《国家复兴非常措施法》和《特别犯罪处罚法》等扫除法律上的障碍。因此,韩国军方利用囚犯组建特工部队,完全是遵照朴正熙的指令行事,没有遇到法律障碍。

黑白颠倒的残酷训练

1968年,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亨旭按照总统朴正熙的指令,责成陆军情报部队(AIU)、空军情报部队(AISU)和海军水下爆破部队(UDU)成立专门的特工分队,准备实施“对朝报复作战”。韩国空军AISU部队把由重刑犯组成的部队部署到实尾岛;陆军AIU部队则看上了仙甲岛,因为它比实尾岛更偏远,从岛上乘船去仁川需要3个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曾短暂驻扎仙甲岛,后来因为有士兵葬身蟒蛇之腹,所以美军草草撤离,仙甲岛也由此被美军称为“诅咒之岛”。

韩国影片《实尾岛》提及,实尾岛部队的成员系监狱中待行刑的死囚,这是艺术加工。事实上,组成实尾岛部队的虽然都是重刑犯,但并非全部为死刑犯,真正的“死囚部队”是仙甲岛部队。据知情者透露,实尾岛部队是韩国空军从全国各地的监狱中物色的重刑犯;仙甲岛部队则是韩国陆军从安阳监狱中招募的死刑犯(当时该监狱关押了大批待处决的死刑犯)。虽然很多囚犯都想参加特工训练,但为防泄密,韩军只允许亲属较少的囚犯报名,而且要求他们承诺:在完成任务并被无罪释放后,不得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经历。

1968年7月5日,12名符合要求的死刑犯被送上仙甲岛。同一天,他们的名字从安阳监狱的犯人名录上消失了。林成彬(化名)是该部队的一员,他因在军队中受雇杀人而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据他回忆,上岛后,所有人都不能互相直呼姓名,只能以代号相称,例如队长叫“鹞鹰”,负责训练各个科目的教官以“猫头鹰”“狮子”“老虎”等代号来称呼。12名队员被平均分成两个班,即“白熊班”和“黑熊班”,队员代号都是朝鲜地名,如“吉州”“博川”“南浦”“铁原”等等。根据“相互隔离”原则,两个班的食宿、训练等都单独在岛的南端和北端进行,队员们不清楚部队的隶属关系及其他相关信息。这是因为特工渗透到敌方后,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一旦遭遇不测,几乎“一无所知”的他们可以将机密外泄的危险降至最低。

在训练中,教官要求队员们形成“孤身渗透朝鲜腹地,完成任务后全身而退”的能力。因此,他们要有强健的体魄、超强的忍耐力和过人的胆识。林成彬用一句话诠释了当时的残酷氛围:“我们变成了一群坚定、嗜血成性的人。”

当时,韩军针对朝鲜的渗透作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半岛军事分界线(MDL)前沿的“非军事区”进行地面渗透,主要攻击朝鲜的前沿目标;二是实施高空渗透,即利用飞机或其他飞行器将人员送抵朝鲜空降,试图炸毁发电站等重要设施。由于朝鲜军队在“非军事区”设置有铁丝网等障碍物,所以仙甲岛部队要学习如何不留痕迹地越过障碍物,还要学习3—4人小组作战乃至单兵作战技能。

这支部队作息时间昼夜颠倒,熬夜训练,天破晓才能休息。艰苦的训练在晚上9时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2时。训练结束后队员们还不能休息,要花2—3小时挖出供自己藏身的坑道。当海平面上出现鱼肚白时,他们才能钻进坑道栖身。

囚徒本色:与自己人火并

上岛之初,教官鼓励队员们说:“只需吃苦6个月,不管会不会行动,都可以放你们回家。如果去执行任务,事成之后每人能得到3000万韩元奖金!”要知道,当时只需150万韩元就能在汉城(今首尔,下同)买一间公寓。队员们一边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一边每天咬牙坚持训练。可是,上级一直没有部署作战任务,部队也没有休假。这样的日子久了,渐渐让队员们的士气受到打击。

1969年夏,仙甲岛部队接到命令:“黑熊班”驻岛训练,“白熊班”到仁川集结待命。这个时候,虽然朝韩双方已经开始谈判,但韩国对朝鲜进行渗透的“秘密战”计划仍然继续实施,韩国总统朴正熙和驻韩美军司令博尼斯蒂尔都认为,“在必要时应该给朝鲜一点颜色看看”。

后来因朝韩两国关系逐步缓和,“白熊班”一直没有接到出击的命令,而其囚犯部队的本色显现了出来。

“白熊班”在仁川待命期间,居然与当地的韩国海军陆战队宪兵发生火并。事情的起因是两名“白熊班”队员在军营茶舍(实为当时军方开设的妓院)作乐时,与邻桌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发生争执,双方拳脚相向。对方的人跑进海军陆战队宪兵队的大院。不依不饶的“白熊班”队员去要人,遭到对方拒绝,结果又是一番混战。由于宪兵人多势众,一身酒气的两名“白熊班”队员回到驻地,叫醒熟睡的其他4名队员及两名教官,8个人乘军用卡车冲击宪兵队大院。对当时的场面记忆犹新的一名“白熊班”队员说:“在双方都不敢开枪的情况下,宪兵队的人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一拥而上,残酷的训练竟然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陆军所属的仙甲岛部队与海军陆战队发生火并,很难“大事化小”。后来陆军将领多次到海军总部登门谢罪,总算把事情压了下去,仙甲岛部队则受到严厉的惩戒。

也许有人会问,教官难道不能约束仙甲岛部队吗?事实上,在等待的煎熬中,仙甲岛部队内部发生了变化。一名曾被派到岛上担任教官的韩军中校回忆说,教官与队员之间不再是纯粹的管理与被管理、监控与被监控的关系,而是成了共同受训的同僚。

仙甲岛部队成员林成彬也说:“从1970年下半年起,部队的补给出现了问题。当我被调出岛训练时,临行前一名教官一边说‘能送你的只有这个啦,一边把用纸包好的干粮塞给我。只要有队员离岛训练,教官就会提前为他攒下一些口粮。当时的那种感动,我至今记忆犹新。”

最终决定仙甲岛部队命运的,是实尾岛部队的遭遇。1971年9月下旬,也就是实尾岛部队的悲剧发生一个月后,由一名陆军少将率领的调查组登上仙甲岛,到10月1日才离开,随行带走了4名教官。结果,仙甲岛上原本严苛的管制松懈下来,部队也像折断的弓箭一样,丧失了斗志。

1972年7月,朝韩双方签署《南北和平共同声明》,承诺相互之间停止一切武力冲突,不主动发起军事对抗。这样一来,为“渗透北方”而组建的韩军囚犯部队不得不进入解散程序。韩国陆军犯难了——由死刑犯组成的仙甲岛部队该以何种方式解散呢?有人担心,如果让这些囚犯回归社会,一来需要完成复杂的法律程序,二来可能泄露军事机密;也有人指出,这些人在岛上受过严酷的军事训练,若再将他们押回监狱,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最终,由于吸取了实尾岛部队悲剧的教训,韩国国防部给仙甲岛部队全员签发了“免死令”,这些人以自由之身离开了令他们痛苦的仙甲岛。一名队员回忆说:“如果仙甲岛部队没有迅速解散,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陷入绝望的队员可能会自杀……可是,‘免死令只保住了我们的命,并没有让我们摆脱困境。我们回归社会后只能靠救济生存,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更悲惨的实尾岛部队

与仙甲岛部队相比,实尾岛部队无疑更加悲惨。

1968年初,韩国中央情报部制订了详细周密的计划:由空军招募并训练囚犯部队,目标是刺杀朝鲜领导人,这就是“獾作战计划”。按照该计划,经过训练的囚犯部队将乘热气球飞到平壤上空,实施伞降后发动刺杀行动。当时,朝鲜领导人居住地及周边的地形已被美国空军SR—71高空侦察机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交给了韩国中央情报部。

由于这项行动为高级机密,韩国空军把囚犯部队的训练地点定在几乎荒无人烟的实尾岛。1968年4月下旬,韩军派人把岛上仅有的一户居民迁走,然后派以金淳雄为首的空军特种部队将31名重刑犯带到岛上训练。他们代号为“684北派部队”,名义上隶属于韩国空军2325部队第209分队。这些重刑犯被称为“训练兵”,由金淳雄率领的30名空军特种部队官兵被称为“基干兵”。

1969年3月,朝韩关系缓和,开始进行首轮南北会谈。在这种情况下,刺杀朝鲜领导人的计划不可能付诸实施。韓国中央情报部和空军高层开始考虑实尾岛部队的存废问题。在此期间,岛上的供给基本中断,伙食越来越差,用于取暖的燃料也无以为继。两名“训练兵”逃到相邻的一座小岛上,后来被捕并被处以极刑。5名“训练兵”相继因病死亡。剩下的24人在绝望和孤寂中艰难地等待。

1971年初,新上任的韩国空军参谋长下令立即解散实尾岛部队,但关键问题是如何让这些人保守秘密。最后,为保险起见,韩国当局竟然作出“抹去一切痕迹”的指示。虽然这项指示并未明确说要“杀死全部队员”,但得到风声的“训练兵”还是被激怒了。

1971年8月23日凌晨5时20分,“训练兵”突袭了“基干兵”的宿舍,金淳雄队长和12名“基干兵”被杀,“训练兵”有一人死亡,其余23人跳上了邻近的舞衣岛的渔船,直奔仁川。在仁川登岸后,他们相继劫持数辆公共汽车,一路来到汉城的入口永登浦区。在杀死12名市民和警察后,他们试图进入汉城与政府谈判。在军队的阻击下,双方爆发激烈枪战。到下午2时40分,走投无路的“训练兵”在公共汽车上引弹自爆,19名“训练兵”和3名乘客身亡。活下来的4名“训练兵”后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对于这次事件,韩国政府起初说是“朝鲜游击队所为”,在不到3小时后又改口说是“韩国空军特种部队叛乱”。时任韩国国防部长和空军参谋长引咎辞职。

2015年,年逾七旬的仙甲岛部队成员林成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比实尾岛部队幸运。但无论生死,我们都是朝鲜战争最后的牺牲品。”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朴正熙白熊囚犯
韩议员挺朴正熙贬菲律宾
白熊特工
“白熊”≈“自然”
走近土著
天上的小白熊
级别
级别
韩国总统是个酒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