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艺公司

2020-12-23 06:58刘华
检察风云 2020年21期
关键词:邵洵美家具上海

刘华

上海开埠后,中外交流大盛,各行各业多受影响,家具行业也不例外。当时制售西式家具的多家外商中,美艺公司影响甚大,业务更涵盖制售家具和室内装饰。

鲁迅先生曾讥邵洵美为富家婿。邵洵美确实娶了富家女,他的妻子盛佩玉是晚清著名实业家盛宣怀孙女。但盛佩玉还有个身份,她是邵洵美的表姐;邵洵美的祖父邵友濂更曾任台湾、湖南巡抚。对于家具和室内装饰的赏鉴,世家子邵洵美应是很有发言权的。

邵洵美的作品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美艺公司的家具和室内装饰。在《谈睡眠》一文中,邵洵美说:“所以讲究,并不一定要有美艺公司的器具,橡皮嵌的钢丝垫,鸭绒的褥子:这是奢侈,不是讲究。”美艺的家具代表超越了讲究的奢侈,美艺的室内装饰,则意味着洋气。“走进左手的厢房,空气完全两样了。这间厢房的布置完全是西洋式,据说是美艺公司装饰的。”(《中国人谈话的资料》)

美艺公司有两位创始人。泰勒毕业于伦敦圣保罗男校。他的未来妻子莉莲,从伦敦盖伊医院护理学校毕业后,先是在印度工作了一段时间。大约在1903年,怀着好奇和找寻机遇的想法,泰勒从伦敦,莉莲从印度,来到了远东的上海。在上海,泰勒不仅遇到了莉莲,还遇到了希克斯。希克斯以前是家具、金属品和织物设计师,曾在伦敦有一个工作室。此时希克斯已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艺术家气质的泰勒正好互补。希克斯和泰勒很快成为朋友,一起创立了美艺公司。

公司名字Arts & Crafts与当时英国的设计改良运动“美术工艺运动(Arts & Crafts Movement)”有明显关联。这场运动试图改变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相脱离的状态,强调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是对维多利亚时代历史风格折衷复苏的反应,以及对当时所谓“没有灵魂”机器产品的反驳。

1908年出版的《20世纪香港、上海和中国其他通商口岸印象》对初期的美艺公司有较细致的描述。由于中国工人不理解欧式家具的设计要领,上海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屋,多半充斥着缺乏真正艺术魅力的家具。具有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或者文艺复兴时代设计风格的家具,却往往夹杂中国传统家具的轮廓和雕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印象。新成立的美艺公司,让人耳目一新,它向客户推荐风格独特的欧式家具。公司的工人有机会接受与工种相关的专门培训,制造每件家具,都会有全尺寸草图,在雕刻时还能参照相应的黏土模型。美艺公司大规模复制的英式家具,销售火爆。著名的上海华懋饭店、大华饭店以及香港的半岛酒店都有他们的作品。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10月26日,美艺公司第五届年会在南京路44号公司总部召开。董事会主席迈耶认为:“毫无疑问我们也将会感受到目前危机的后续影响,相信大家会同意董事会所倾向的保守政策。”在这样形势下,美艺公司仍持平了1913年的业绩,并手握充足订单。

1917年,上海邮政局决定购地新建邮政局大楼,选址天潼路和苏州河毗邻处。1922年12月动工兴建,思九生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建造,钟楼两旁的雕像则由美艺公司承包。1924年6月,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工程接近完成。落成后的大楼坐落在上海四川路桥北堍,临苏州河屹立,气势非凡。

大楼东南角正门上方塔楼两旁各有一组青铜人物雕塑,是雕塑家魏达完成的。他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雕塑专业,1920年加入美艺公司。1924年3月18日,思九生洋行的思九生、斯彭斯联名致信上海邮务管理局邮务长多福森,谈到了两组人物雕塑群的寓意:“一组分别表征铁路、海运以及有线电报;另一组,中间是众神的使者墨丘利,墨丘利两边的人像,一位代表工业,另一位代表无线通信,它握在丘比特的手中,表示这种通信方式还处于初生阶段。”

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美艺公司的名头已经是响当当。张元济孙女张珑回忆父亲张树年(193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后在美国纽约大学获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书房:“父亲的书房是布置得最为温馨的屋子,也是我经常去玩的地方。书房里的一套红木家具和楼上父母卧室里的红木家具都是母亲结婚时的嫁妆,是在上海当时最高档的英国人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开设的家具店美艺公司定做的。”当时美艺公司门市在南京西路889号,加工厂在胶州路339号。

作为一家英商公司,上海沦陷期间美艺公司一度被日敌管理,抗战胜利后重新由英国人打理经营。此时上海美艺公司的经理已经不再是希克斯。1941年时,美艺公司各股东已无意继续经营,于是将公司盘给英国人密邱尔倍莱,由他独资经营。1945年密邱尔倍莱年老退休,公司由他的儿子亚诺尔倍莱继承经营。1949年9月亚诺尔倍莱返回英国,美艺公司高级职员蒋世朗负责代理经营。1954年5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发函准予英商美艺公司歇业。

“美艺公司过去的营业对象主要都是外国人和有钱的中国人,营业最盛时曾雇工人118人,因其所制之家具质料最好,式样最新,所以售价也最高,甚至有超出普通家具售价十倍以上者,因此利润很厚。”这段话出自1951年的一份材料,朴质的语言中,依稀可见这家公司曾经的辉煌和影响。從成立到结束,美艺公司在上海运营了半个世纪。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邵洵美家具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季 候
出版家、理想主义及其他——读《邵洵美:出版界的堂吉诃德》随感
季候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