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方法浅析

2020-12-23 09:42马莎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参与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马莎莎

【摘要】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不但体现了老师的调动能力,还体现了学生的活跃程度。因此,对于一堂小学数学课来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反映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当下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从学生能力出发也好,学习效率出发也好,都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收获数学知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参与度 方法

一、老师对课堂参与度的错误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般的课堂上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个个坐得端正,听得认真,老师也讲得热血沸腾,热情澎湃,看似是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种是学生也会积极举手发言,勇敢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是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提出问题,目标性都不明确,可以说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没有抓住重点,这种看似学生参与度很高的课堂,除了课堂热闹些之外,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不大。而恰恰是这种似有若无的参与,被大多数老师认为,学生参与到了课堂上,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从而让老师对学生参与的深度,有效性没有引起关注。我们知道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上完一堂课不是目的,上好一堂课才是目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不科学、没成效,那么他们再积极、再活跃,起不到促进教学的同时,反而可能影响教学进度与节奏。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要引导学生靠近学习的重点,使学生参与与老师教学形成合力,助力、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改变教学效率,提升质量,使学生在属于他们的课堂学有所获,也使课堂教学实现最大化的效率。

当然,老师还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对于学生的参与认识太过浅显,以为学生坐在课堂上,能偶尔地回答一个问题或者提出一个问题就算是参与了,而对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关注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不连续,对课堂教学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样的参与也不是真正的参与,影响教学效率。真正的参与是学生至始至终都能跟着老师的教学思想,积极思考,并能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提出质疑,與老师互动,使重点、难点知识更突显,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要想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最大化的参与度,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老师就要正确认识参与,理解参与度,这样才能知道如何让学生参与,促进课堂教与学效率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策略

1.以旧知带未知,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知道,数学有其严密的规律性和逻辑性,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信心,学会串连知识,形成体系,有自己个性化的数学思维逻辑,使学生数学知识能前后紧密联系,互相应用,相互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好,不是他们每堂课上的知识都没听懂,而是有其中一堂课没有听懂,就渐进地影响到了接下来的学习,影响到了知识连贯性,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知识不知所措,从而影响到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逻辑性这一特点,尽量在新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旧有的知识,以旧带新,在巩固旧知,学习新知的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信心,使学生自觉、深入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知识,获得知识,并升华所学知识,真正的达到理解、掌握、运用的目的。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老师可以把正方形面积或者长方形面积作为引导,在进行复习的同时,唤起学生对四边形面积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借助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推测,引导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老师给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再把平行四边形经过变形,变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引导学生一起尝试,看看是否与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面积是否一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但要讲解,而且还要时时提醒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深入参与教学过程,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已知旧知的带领下,变通地、灵活地学习新知,而且会使学生充满学习的信心,产生平行四边形面积不难学的有效认识。显然,这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对学生学习积极心理的一种促进。

2.营造气氛,增加学生参与的热情。无论是从心理学上理解还是从课堂教学效率来说,课堂气氛,都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积极参与的最好途径。小学生都是六到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们学习的动力不在于知识的重要性,而在于他们的兴趣,如果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首先就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学习就很难进入状态,参与的热情,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立足于学生,融入学生中间,以朋友的姿态给学生教学,与学生平等,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放下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但能积极参与,还能积极获取,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学生教认识数字和数数时,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也可以让学生以个人进行数数、认数字,看学生能数到几,能认识几个数字等,这样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但能调动学生与其他同学的竞争,比谁认得多,数得多的心态和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起来,使更多的学生在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参与中学会认数、数数,并在这个过程中纠正自己的错误,学习更多的、认识更多的数字等等。当然,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其中,把自己当成学生伙伴,消除距离,增强教学亲和力。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奖励小红花、打分,给学生鼓掌、引导等,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让学生动手,调动其产生参与的兴趣。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缺少活力,比较死板沉闷的原因就是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动手环节,把学生当成了一个简单的学习机器,使学生缺少思考,让课堂缺少创造性、创新性。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动手的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给学生教学三年级数学中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用纸折正方形或长方形,让学生看看拼成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周长。如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用边长1分米的16张板纸进行摆图形,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深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问题等。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深入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还能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学习方法的提升,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爱上数学课堂。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十多年中,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方法更加的关注。老师再也不仅仅只是关注知识传授的多少,而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从营造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参与,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等入手,彻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彻底扭转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乌图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研究[J].俪人,2016,(1):56.

[2]李建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5,(24).

[3]李英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6):133.

[4]李平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03,(11).

[5]屈建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04,(10).

猜你喜欢
参与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