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舞蹈为载体助力小学生上好音乐课

2020-12-23 04:24孙丹娜
求知导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摘 要:在以往的小学教育中,音乐课程往往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随着教育领域对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各小学应使音乐课在所有课程中的占比与国家教育纲要要求相契合,明确音乐教学任务,并在实际教学环节得到有效落实。本文以民族舞为载体,分析了其在小学音乐课中的教学优势,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舞蹈;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87-02

引 言

舞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极强的技艺性。我国众多民族有着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教师将其引入小学教育中,能有效提升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让学生多接触民族舞蹈,以此帮助学生了解音乐课程。因此,教师应加强民族舞蹈与音乐课程的有机融合,发挥其辅助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音乐课程。

一、借助民族舞蹈,感受音乐魅力

奥尔夫强调,与旋律的比较,节奏的基础性更强,只有确保节奏、身体及动作协调统一,才能形成舞蹈。因此,在舞蹈中,节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整支舞蹈而言,节奏把控将直接影响舞蹈的灵魂。而我国民族舞蹈在节奏上律动感极强,民族特色显著,同时散发着原始的生命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民族舞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性,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控自身节奏,提高舞蹈表现力。

与其他舞蹈相比,民族舞蹈动作简单、步伐简练,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适中。民族舞蹈具有即兴性特点,表演形式上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载歌载舞,更加生动。民族舞蹈对体态律动的要求与小学音乐课教育目标、任务总体相契合,因此,在音乐课中融入民族舞蹈,能较好地满足音乐课的教学需要。以蒙古族舞蹈学习为例,当涉及一些蒙古族乐曲的教学时,教师可事先在网络中搜索较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舞蹈。在课堂上,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蒙古族,包括其作为少数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身份,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点、从事生产活动及性格特点等,使學生充分了解乐曲“草原文化”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详细介绍蒙古族舞蹈热情、节奏感强烈及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握蒙古族舞蹈的具体节奏要求,并跟随音乐舞动。通过对舞蹈的学习,学生会主动参与乐曲学习,歌唱音准也会更加准确,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民族韵味。

而在学习一些藏族歌曲时,教师要注意在风格特点等各方面将其与蒙古族歌曲进行区分,先向学生介绍藏族人民的生活特点及具体的音乐、舞蹈特征。教师在课堂上可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藏族舞蹈排练,使他们在掌握藏族歌曲理论知识的同时,因为练习舞蹈反复听音乐而巩固藏族音乐知识。藏族舞蹈对膝部的要求较高,整个动律体现在膝部的颤动与屈伸过程中。藏族舞蹈往往与歌唱同步进行,边歌边舞是一种常见的形式。“踢踏舞”与“弦子舞”是藏族舞蹈动作中的两种主要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格调[1]。其中,踢踏舞基于脚部动作产生节奏声响,强调脚部动作的丰富变化。踢踏舞在节奏与情绪方面较为轻快,动作奔放,对上身动律要求不高。而“弦子舞”以抒情为主要特色,对动作律动感的要求较低,动作更重视舒缓度与柔美度,常见动作有撩袖、甩袖等,舞蹈时肢体整体呈现圆润效果,舞姿较为细腻,强调整体舞蹈的流畅性。在明确具体标准后,教师应集中带领学生学习这两种舞蹈的基本步法,使学生在倾听乐曲的同时,以舞蹈形式感受乐曲蕴含的强烈情感。这样,学生会在奔放、纯朴的民族韵味体验中,积极参与音乐学习。

二、借助民族舞蹈,体悟音乐风格

舞蹈创作是一个在音乐中寻找意象的过程,舞蹈通过对歌曲进行处理,能够完整呈现歌舞的不同意境。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中,舞蹈是加强学生音乐学习的必要环节。教师排练舞蹈节目时,应确保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在配合音乐前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并注意在聆听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达到理解音乐的学习水平。教师应立足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情况,让学生将舞蹈与音乐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感悟音乐风格,抒发音乐感受。

《乐记》中认为,音乐感情的进一步升华为舞蹈[2]。例如,教学维吾尔族歌曲,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背景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该少数民族的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并让学生了解其特色乐器及音乐风格。在舞蹈方面,维吾尔族舞蹈开朗幽默、欢快热情,其舞蹈动作主要集中在头部与手腕。舞者颈部移动,在音乐律动中翻腕、绕腕,眼波流转间体现出浓郁的舞蹈特色。在维吾尔族舞蹈中,“微颤”在动律上特色明显,旋转是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动作,要求姿态多样,转动快速,戛然而止。“赛乃姆”在维吾尔族舞蹈中较为常见,教师可以此为代表,教授学生基本动作。教师可在课堂上演示三步一抬、原地点步等步伐,并纠正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当学生能够完成一些基础性动作后,教师可播放所学习音乐,使学生在边歌边舞的过程中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样学生会在课堂中表现积极,有效提升在音乐课堂中的表现力。

又如,教学苗族舞蹈歌曲时,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在完成基本舞蹈动作教学后,没有立即融入音乐,而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歌曲的视频,并为学生解释歌曲中的重点,使学生具体了解音乐的结构及风格特点,从而受到音乐意境的启发,体会音乐中具体的舞蹈意象。“鸟鸣声唤醒了寨子忙碌的清晨,在山寨高处,苗家小姑娘正在呼唤着彼此的小伙伴参与生产劳动,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在泉水间洗衣服,山寨的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追逐玩闹,歌唱幸福生活。”学生基于对歌曲节奏中不同情感的把握,能形成对歌曲的初步印象。教师在再次播放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聆听中思考如何融入舞蹈。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音乐与舞蹈的相融。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又减少了学生的体力消耗。此外,学生基于对舞蹈节奏及情绪的把控,能更好地感知音乐的风格,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借助民族舞蹈,领会音乐内涵

舞蹈在形象上的塑造,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艺术要求形象并不在于可感性,而是想象性的创造,舞蹈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舞蹈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我表现,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呈现更加真实的自我。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将学生培养为专业音乐人才,而是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在音乐方面特长突出的学生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让音乐天赋一般的学生受音乐熏陶,受益终身。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能够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这样,学生就能以自己的语言诠释对音乐内涵的具体理解,这与教育领域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相契合。教师在开展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选择篇幅相对较短、节奏鲜明且内容简单的乐曲,使学生能够在聆听中快速理解乐曲的含义。学生可先自由设计舞蹈,表达歌曲的意境,然后由教师加以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构思,对动作加以调整,使其更具童趣化特点,以便于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舞蹈练习中巩固所学音乐知识。

以傣族舞蹈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教授学生一些极具傣族特色的舞蹈动作,在学生初步掌握后,要求学生聆听歌曲,并说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集中对学生理解正确的部分进行详细讲解,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区,教师应引导学生再次聆听该部分歌曲,以糾正学生的错误认知。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学生能记住歌曲的大概旋律,实现对歌舞速度及情绪的初步把控。之后,教师可按照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若干舞蹈小组,由组长带领组员自行设计队形和一些舞蹈动作。教师负责弹琴,各小组逐一上台表演。这一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随着音乐声响起,学生仿佛置身傣族的竹楼前,沐浴在月光中翩翩起舞,基于对歌曲内涵的理解,他们能够得到全新的审美体验。

在音乐课中加入民族舞蹈元素,能使课堂实践活动的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3]。教师应立足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认知,优化音乐教学效果。教师从人文艺术视角出发,在音乐课中融入民族舞蹈,能够在音乐课堂上整合各种艺术形式的优势。小学生初进入校园,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人文知识积累程度不高,难以理解音乐内涵。因此,将民族舞蹈融入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舞蹈作为教学主线,开展综合性艺术实践,能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内涵,这能更好地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教师应切实加强对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多种艺术种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音乐的风格与内涵,感受音乐在学习、生活中的魅力[4]。

结 语

总而言之,舞蹈意识在功能塑造方面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民族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风格,能够丰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音乐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提升审美素养,进而推动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雷莉.略谈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整合[J].名师在线,2020(10):87-88.

陈夏容.音乐课堂上悄然绽放的民族舞蹈之花[J].北方音乐,2020(03):220+222.

张帅.音乐教学中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49-50.

杜涓,杨辉艳.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以楚雄市A小学为例[J].黄河之声,2019(17):98-99.

作者简介:孙丹娜(1994.8—),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