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游戏元素 提升幼儿美术教学有效性

2020-12-23 04:24徐清杰
求知导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有效性

摘 要:游戏是既能体现幼儿的天性,也能转变传统美术教学单一性的教学模式,而将民间游戏、角色游戏、故事游戏、区角游戏、益智游戏等元素融入其中,不仅有益于发展幼儿的个性理解能力,提升其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还能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对游戏元素融入幼儿美术教学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游戏元素;美术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93-02

引 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因此,幼儿园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项目,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别,促使他们得到个性化发展。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所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要想提高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积极整合游戏精神,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游戏,并使他们在游戏中产生精神愉悦感,进而更积极地进行美术创作。

一、民间游戏,激活个性理解

民间游戏是广泛存在于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民风民俗特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加各种民间游戏活动,并试着以之为主题展开自主创作活动。在创作美术作品时,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尝试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参与感受融入作品中[1]。

比如,在组织幼儿参加“踢毽子”的民间游戏时,教师要先让幼儿了解踢毽子的基本要领和姿势,也可自己试着设计新颖的动作。此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并让幼儿思考踢毽子的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能展现出参与活动的风采。作画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大家回忆一下,踢毽子的时候,毽子在空中是什么样子的呢?踢毽子的时候,手脚分别怎样摆动,眼睛看着什么地方,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在这样一番引导后,幼儿能感受到踢毽子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绘画和互动交流活动,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比如,有的幼儿说:“我觉得踢毽子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开心,所以要画出笑脸。”还有的幼儿说:“我觉得踢毽子的时候身体十分轻盈,所以绘画的时候也要画出这种感觉来。”在交流中,幼儿互相启迪,得到启发后,他们再次展开创作,能优化自己的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也会得心应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进而鼓励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又能使幼儿在“全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创作作品,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而且幼儿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创作,并充分体会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角色游戏,放飞想象能力

角色游戏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展开模仿和想象,试着用真实或替代的材料来展开活动。在角色扮演中,幼儿会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再现周围的真实生活,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融入其中。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再组织幼儿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想象融合在一起,在美术作品中体现出创造能力[2]。

例如,在组织幼儿参与“魅力动物园”的绘画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先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会想象自己是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将教室变成一个魅力十足的动物园。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讓幼儿相互猜一猜对方扮演的是什么动物,说一说自己了解了动物的哪方面特点。比如,有的幼儿说:“我扮演的是大象。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长长的鼻子。大家看我的双手甩来甩去,就是模仿大象的鼻子。”还有的幼儿迫不及待地说:“小兔子的特点就是耳朵长,还会蹦来蹦去,你看我的手放在头顶上,这样跳来跳去是不是非常像小兔子呀?”节目表演和交流活动能点燃幼儿的创作热情。此时,教师再引导幼儿回忆角色扮演游戏中如何展现动物特点,然后融入想象进行绘画。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能提高美术创作的积极性,最终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

将角色扮演游戏和美术创作结合在一起,能使幼儿融入轻松活泼的活动情境中,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这样幼儿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组织幼儿参与到角色扮演游戏中,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创作空间,促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故事游戏,夸张艺术形象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导幼儿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美术创作,但是这会让幼儿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所以,教师要明白如何引导幼儿展开创作,故事游戏就是一种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聆听故事,想象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什么形象,并试着用语言表述出来,然后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夸张地展现该艺术形象。

例如,给幼儿讲述绘本《雪孩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围绕其中的细节进行想象,让他们说一说雪孩子是什么样的形象。比如,有的幼儿说:“雪孩子是一个用冰雪堆积成的小孩儿,它的鼻子红红的,像胡萝卜。雪孩子的身体摸上去冰冰凉凉的,因为它是冰雪做的,但是实际上它很热情,喜欢帮助别人。”在进行语言描述后,教师再让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并对幼儿的创作进行引导,可以让他们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你觉得故事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呢?雪孩子是否还会再回到人间和小兔子一起玩耍呢?”比如,有的幼儿说:“我觉得雪孩子还会再回来的,等来年下雪的时候,它就会回来的。”有的幼儿说:“我画的雪孩子身体变瘦了,因为今年的天气不太冷,所以雪不是很多。”还有的幼儿突发奇想,说:“我觉得在森林里,雪花落到了树叶上,就会染上绿色,所以我画的雪孩子是绿色的。”教师不要束缚幼儿的思维,要鼓励他们画出夸张的艺术形象来体现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讲述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生动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让他们试着运用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来展现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就能找到创作思路,画出具有想象力的作品,而且会合理运用夸张手法体现出事物的典型特征。

四、区角游戏,指导观察审美

区角游戏是根据幼儿的需求设立的具有创造性的区域活动。在生活区、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等主题区角游戏中,幼儿能积极展开观察,并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他们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能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实现手、眼、脑的协调,从而全面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到“我喜欢的房子”区角游戏中,给幼儿提供积木等物品,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活动,搭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幼儿会根据想象将其他的物品也融入创作中。比如,有的幼儿用巧克力锡纸作为瓦片,铺在了小房子的屋顶上;有的幼儿用塑料绳制作了门帘,挂在了门框上。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展开美术创作动,参考自己或他人设计的小房子,思考美好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然后试着将其画下来。幼儿不仅会仔细观察各自的作品,还会将自己对美的感悟也融入美术创作中。如有的幼兒画了一片绿树成荫的院子,中间是一间平房,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喜欢充满了绿色的地方,在我的作品中,小房子被绿色包围了,我觉得这样的地方特别美,如同融入了绿色的海洋。”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互动交流,评选谁最有观察力,谁的作品最精彩。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进行自主选择,他们能独立思考,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能敏感地观察色彩,提高色彩感悟能力。在区角游戏中,教师要会引导幼儿说出真实感悟,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五、益智游戏,探究深度内涵

在目前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美术和游戏的严重分离,美术活动独立存在,幼儿只能按照程式化的要求对图片进行模仿创作,这样很难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益智游戏,将有趣的智力活动和美术作品结合在一起,这样能促使幼儿进行深度探究,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自制拼图的游戏活动,可以先给幼儿展示拼图游戏,引导他们尝试进行拼合,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拼图游戏的特点是什么。有的幼儿回答:“拼图游戏就是将一幅图画分成若干个小块儿,然后再拼合起来。”教师接着提问:“那么小朋友自己是否愿意设计拼图游戏呢?”这时幼儿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番。于是,他们先绘制图画,然后将其剪成若干小块,完成拼图的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如果有好几片碎片上什么花样都没有,这是合理的拼图游戏吗?你觉得如何设计拼图游戏能提高拼合的难度呢?”有的幼儿回答:“我觉得可以将碎片剪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这样在拼合的时候难度更大,也更有趣。”还有幼儿说:“这样就好像七巧板一样,玩的时候更有挑战性。”这样的美术活动,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展现他们创造性的想法。

在益智游戏的激发下,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这一模式还体现出了美术活动的重要教育功能,获得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设计和美术有关的益智游戏,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幼儿的探究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发展。

结 语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在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融入游戏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幼儿的心中,美术也是游戏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幼儿能体验到快乐、自由和愉悦。因此,教师要利用游戏元素,给幼儿营造和谐、丰富的美术活动氛围,使他们在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经验、进行感受和体验,进而提升他们美术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朱玲玉.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2020(05):32.

陈柳.让幼儿在游戏化创意美术活动中体验无限快乐[J].名师在线,2019(16):78-79.

作者简介:徐清杰(1996.3—),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龄前儿童美术教学。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