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课程生活化策略

2020-12-23 05:45郑展蔚
新一代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生活化策略

郑展蔚

摘 要:数学教育是发展儿童的逻辑思维,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园数学课程生活化是必要的。推动幼儿园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具体策略可从一日生活、环境创设、游戏设计、个别化学习、家庭生活配合等方面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述: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查阅了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途径的相关研究,结合日常教育实践,梳理归纳出幼儿园数学课程生活化实施的部分具体有效的策略,供幼儿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数学课程;生活化;策略

一、幼儿园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数学学科性质

数学教育是发展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单科而言,专门性强,且逻辑思维发展预测、判断、推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基础。很少有人生来逻辑思维能力就很强,抽象逻辑思维的前身是以获取感性经验为基础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充分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数学课程更趋向于初步探索,激发兴趣。

(二)幼儿年龄特点

3-6岁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才能认知数学中的数与量、形状与空间的关系。只有将数学抽象知识转化成具体生活情境才是幼儿可接受的。因此,幼儿园数学课程中初步的归类、排序、推理、判断能力的形成,是隐形能力在生活中体现,不应作显性要求。

(三)幼儿园数学课程生活化的作用

(1)有利于教师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一日生活皆课程”,数学教育来源于生活,幼儿教师善于寻找、发现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且了解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自身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形成新经验、新能力。例如,在认识数字时,教师不可纯粹教授抽象的数字,而是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日历、手机、门牌、计算器、电脑键盘等;学习一一对应时,午餐值日生摆餐具、分食物;在辨别左右的教育中,利用排列鞋子到鞋柜的方式,这些内容都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活”数学课程。教师在数学课程生活化的驱动下,将“居高”的数学知识,“落地”于生活。

(2)有利于幼儿体验到数学的有趣。

数学是有用的,同时是有趣的,童年时必须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生活化课程有效避免枯燥知识的传授,让数学课程再现生活,让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而隐性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才是有趣的。区角游戏生活实践区的“穿门帘”、“穿项链”、“装饰手提包”等活动练习按规律排序;幼儿餐点时“分月饼”、“分蛋糕”、“分披萨”就是理解二等分、四等分;角色游戏“超市”,购物中练习加减法,并与同伴、与材料在互动中验证数学知识。幼儿在诸如此类的生活化游戲中建构数学概念、巩固数学知识,这样的数学课程生动有趣,幼儿乐于接受,且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3)有利于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感”是新课标核心概念之首要,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相当于“乐感”,是一种直觉行为,同时又是数学能力。生活化的数学课程,让幼儿时刻接触生活,时时培养“数感”。上楼梯数台阶、跳绳、拍皮球数数;看时钟报时刻;整理积塑玩具一五一十地群数等等,都是让幼儿从具体形象充分锻炼,向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地有效练习。幼儿期数感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入小学后数学课程学习上的收效,数感基础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推动幼儿园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一)一日生活体现数学课程生活化

数学课程不一定是集中教学活动,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式。课程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将生活与课程融为一体,把生活变成课程,把课程通过生活场景体现。幼儿园生活中能体现数学教学的内容是非常之多的,因为数学目标定位也只在于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理解数量、及数量的关系,所以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可利用的生活实景、生活资源来实施数学课程,而不必去设计一节节集中活动将具体形象的生活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去传授。例如幼儿一日生活有8-9小时在幼儿园,足以利用于大班幼儿认识时钟、时刻,且天天可练习;感知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这些数学特征的人、物举不胜举,高矮排队、图书大小摆放、比较两种玩具多少等等,只要教师用心,敢于突破传统思维,一日生活皆有数学课程可行。

(二)环境创设体现数学课程生活化

环境是主要教育资源,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关注力、感知力弱,自主寻找、自主感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环境设计中体现数学元素,营造出数学氛围,以刺激幼儿的感知。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设计幼儿可参与性的环境布局,如小班幼儿认知几何图形,5以内数,按物体颜色、大小排序、比较高矮等,可创设的环境例如主题墙外形以几何形为边框,内容由幼儿填充;有意识地在班级物品提供时注意5以内数与量;在区角游戏中提供排序所需的教玩具;在建构游戏材料中提供高矮有别的材料和成品的高矮比较示意图等。大班幼儿既需认知时刻,也需建立时间观念,时钟、作息安排图表在环境创设中必不可少。

(三)家庭生活配合数学课程生活化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又一重要环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并非学校。教师有义务指导家庭了解幼儿,对幼儿建立合理的期望,利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把握生活情景配合幼儿园巩固、促进幼儿数学能力,提高数感。幼儿通过在家中提供整理衣物、观看时钟、购物、乘车等行为中渗透数学教育是自然而有意的,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更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因此保持家园密切配合,保持家园共育一致性,是实现数学课程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园数学课程实现生活化,教师从正规的集中教学课堂中走出来,到游戏中、生活中实践,达到教育目标,是数学教育的突破,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创新思路、拓宽思维,掌握有效策略,更具体形象化地让幼儿充分体验生活,隐性地掌握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34.

[2]仇美霞.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6):107-108.

[3]吴碧瑾.感悟数学魅力:幼儿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儿童与健康,2016(6)21-22.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生活化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