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0-12-23 05:45李建忠
新一代 2020年14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李建忠

摘 要:管理信息系统本质上是将众多的管理学理论和计算机通信知识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因为近几年当前的科学技术进度速度较快,为保证可以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应当对此课程的教学做以调整。本文对当前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增加对课程大纲的修订、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训练等方面做以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课程大纲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众多高校开始在开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环节,经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现阶段的教学课程内部的系统构成较为系统和专业,具备较强的概念和理念,但是随着长时间的实践,现阶段存在角度的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以至于会干预到后续的教学任务和质量,针对此类情况,需要对部分的教学开展调整处理。

一、当前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对课程的认知

现阶段,在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规划之下,会制定配套的计算机系统管制专业以及相对应的教育任务规划,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对此教育的一个错误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方向中存在失衡的状况,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一类研究系统和其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会在后期的学习环节中过于重视对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环节的学习,会将大量的时间集中在学习系统的开发阶段中,但是而忽略系统的开发知识理论研究,过于重视学习所带来的实用价值。但是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系统的规划是后期的实践阶段,一旦缺少对前期的项目研究,缺少对数据和系统的反复分析,就会导致后续的环节均会受到影响,以至于程序的代码编写过程质量就会降低,难以得到后续客户的认可,严重影响着此类项目的质量。

(二)实践教学单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类实践性较强,并且整体的跨度较大的一门知识体系,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教学环节中,难以展现其具体的互动效果,以至于会干预到学生的求学效果和质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课程的教育往往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实际的理论研究的课程所占据的比例较大,在实践课程所分配的时间不合理,往往会落后与理论的研究,并且实践课程较为集中在整个期末的最后一周,以至于学生的学习会出现脱节的状况,严重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授课质量。第二,实践内容分配的较不科学,缺少可以系统性操作的概率和具体的方法,从整个课题中的分配过程中,因为项目的分解阶段中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以至于学生在合作的环节中会缺少相对应的团队交流思想,并在后续的实践阶段中干预到其余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缺乏案例以及實践的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观念为例子,引导学生的学习,但是在大部分的授课期间,往往会停留在传输故事的状态下,缺少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促使整体的课程较为单薄和生硬,整个课堂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延展,以至于老师会始终处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讨论的过程缺少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较多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致使课程的质量受到干扰。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增加对课程大纲的修订

为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中的变化,学院应当与时俱进的制定和修改教学大纲,以便于可以实现对当前的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的实践和理论知识规划,促使可以从本质上调整学生的认知和思想。因为此类课程本质上较为系统和专业,在国内众多的工科学院的管理环节中会存在较为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保证实际的教学质量,就需要管理人员强化对细节的管制,结合实际的案例合理规划和设计大纲的核心环节。利用学院和外界的合作制度,建立较为专业和系统的教学实践基地,组织老师参与相关的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交流,有助于和企业的院校展开系统性的合作研究,通过增强联系的方式,实现多种教育环节的探讨。另外,学院也可以利用和其余的信息技术开展和交谈的方式,实现对信息化的案例归总工作,有助于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能够和学生分享更多的实践经验。在学校的教学大纲设定中,需要考试增强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多个细节的管制和研究,保障系统的规划以及教学的探究等阶段设计,依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教学课程制定较为合理的大纲,可以和后续的实践单位共同制定详细的学生课程,以便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当前时代的基本需求。例如,在所规划的内容中应当涉及到实践的主要目的、需求和学习实践的规划,强化对实践案例的探析,促使可以在后期的研究环节中可以采用多种考核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定[1]。

(二)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讲述多种案例,并根据实际的课程规划分发详细的主题以及任务,例如,在研究到开展优化的运行,保证客户的亲切程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透过项目学习背后的研究流程,结合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老师应当在课堂前期设定和教学活动相关联的思考探析问题,采用分组的形式,开展辩论,有助于学生可以采用辩证的思想思考当前的学习课程和众多知识点。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较多,需要分派代表在课堂上开展辩论。主要的辩题应当采用对实践和理论的辩证讨论方式开展,不仅会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有序结合,同时也会确保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互动和交流,结合实际的状况,辩证实践的合理性。另外,在此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为学生制定后续的实践课程,采用到学校和社会上合作的公司展开合作,到现场参观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是老师应当保障课程和所参观的内容相符合,以便于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到更多实践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可以领悟到更多的经验,并促进其知识和实践的结合[2]。

(三)强化实践训练

因为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整体的实践需求较高,需要在前期的设定环节中提升实践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比例,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在老师统一授课之后,会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周,集中部署相对应的实践课程,此类计划较为形式,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并且不会有效的带动学生实际质量,因为在此时间段中,学生会复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应付下一周的考试,以至于难以开展对实践的有效分析和研究。为调节上述的状况老师应当制定较为合理的课程规划,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较为可靠的实践计划,把握整体课程和考试之前的时间点,保障课程的规划工作合理性。例如,某学校在增加实践课堂规划的环节中,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的第四周开展实践课程,以便于学生在学习完系统性的知识之后,可以得到实践的巩固,通过动手的过程能够或者较为可靠的细节流程,以便于提升自身的经验。此种设计方式本质上较为有效,因为学生前三周的知识理论学习完之后,思维会形成较为科学和合理的框架,并在第四周,此时间段的知识告一段落之后,开展动手实践工作,学生会强化知识和实践理论的融合,通过实践的方式总结自身的经验积累,以便于可以在今后提升实际的学习质量和效率[3]。

(四)丰富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是通过单一的对外知识输出的方式开展教学,以至于整体教学较为单一和枯燥,学生的听课效率难以提升,针对此类情况,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形式,采用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核心知识理论的了解,并且此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知,保证其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知识理论。另外,老师可以在微信以及多种互联网平台上发送课程的讲解链接,不仅可以延展学生的学习平台,还会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课余时间。

三、结论

因为当前社会的需求正在提升,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应当在当前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升级当前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形式,以便于增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倩,廖娅.“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7):206-207.

[2]姚路,李婧,曾斌.军队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248-249.

[3]普布卓玛,张阿兰.西藏高校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西藏教育,2019(08):15-18.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研讨
应用技术型本科工程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