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2020-12-23 04:16李智慧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训练作文

李智慧

【摘 要】 面对作文,学生学得头疼,老师教得头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片段写作训练的解决途径,就片段写作训练,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即:聚焦精美片段,夯实写作基础;明确训练目的,破解模糊困扰;强化片段训练,提升写作能力;分层细化评价,激发写作兴趣。

【关键词】 作文;片段;训练

“作文,作文,见到头疼。”这句话是学生的自嘲,更是我们语文老师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

面对作文,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头疼,我们的老师进行作文教学时也非常头疼,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以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对“教什么?为什么教?”没有把握清楚。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对作文教学的规律缺乏研究,未能有效地掌握规律,以致作文教学内容越来越不明确,教学目标越来越模糊,出现作文课堂教学一片凌乱,眉毛胡子一把抓,该讲的、不该讲的一个不漏,唯恐漏了哪个“重要”的知识点。结果,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却发现好大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抓耳挠腮、无从下笔。

如何解决问题?我以为,最关键的是一定要经过长时间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作文能力。在众多训练中,片段写作训练是重中之重。片段一般而言是指文章的局部,是从句到篇的中间环节,即文章中意义完整、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为此,我把片段理解为不是段落,是文章中一个意义完整、相对独立的部分,是文章几层意思中的一层。片段作文训练目标集中,训练方式灵活多样,训练机会多,容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训练完了可以马上反馈,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在这种简短的片段训练中,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学生能被老师肯定,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内心产生了愉悦、成就感,进而就会转化成对习作无限巨大的动力。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片段教学,让学生喜欢片段作文训练,从中形成自己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聚焦精美片段,夯实写作基础

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和学生一起,夯实系统的写作知识基础。这种知识不是呆板的定义或理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性理论。一篇作文好比一道菜,需要我们的厨师先掌握烹制的方法,方法得当,才能烹制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在形成写作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历,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发现,找出藏在文本中的写作“秘笈”,并引导学生在发现中总结。只有这样,所得到的方法才是学生自己的,不是从别人那里生搬硬套过来的。

比如,在学习丰子恺的《白鹅》时,我和学生共同学习,对课文2~4自然段进行了品读,发现了描写动物的写作知识:

对象:动物

目标:写出动物的特点

方法:总分关系写特点

运用比喻手法、运用拟人手法、运用对比手法、善用反语

而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时,我又和学生们共同总结出类似儿童诗的写作知识:

题目:地点

内容:地点中的各种景物

方法:运用比喻手法、运用拟人手法、运用想象

诗歌的学习加上方法的指导,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类似儿童诗的写法。一学生仿写第三首诗《林中》,内容是这样的:

田中

竹笋探出了头,

雨妹妹送出春天的礼物。

田中星星点点几顶斗笠,

像一个个刚探出脑袋的蘑菇。

突然“哈哈”一声,

平静没了,

留下一片欢笑。

二、明确训练目的,破解模糊困扰

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训练目的不明确,给学生造成了模糊概念,令人一头雾水。比如“我们在写作时如果用上映衬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点。”这句话只是告诉学生映衬的作用,何为映衬?该如何用?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模糊的一个概念,学生是没办法理解,也没有办法正确使用的。只有在作文训练课上,训练的目的明确、集中,才能破解笼统、模糊的概念,让学生摆脱一头雾水。

曾听过一教师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教师为了指导学生想象描写巨人的形象时,先出示了安徒生《拇指姑娘》中描写拇指姑娘外貌的一段话,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没有大拇指的一半长、摇篮是胡桃壳、垫子是花瓣……”自己总结发现,这段话运用了“以小衬小”的写法来写拇指姑娘,教师顺势让学生自主举一反三,写巨人可以用上“以大衬大”,就可以很形象地写出巨人的样子。

在这个案例中,没有呆板的概念灌输,有的只是学生的自主发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更大的成就感,获得的是记忆更深刻的作文知识。

三、强化片段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任何从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强化的训练,才能成为属于自己的能力。所以片段作文训练要有成效,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坚持。片段比较简短,能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训练,训练完了可以马上反馈,花时少,见效快。

进行《陶罐和铁罐》备课时,我发现这篇课文的对话提示语非常丰富,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课堂片段作文训练。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提示语的位置及标点符号。接着和学生一起发现,提示语可以提示我们说话人当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表情、心情等。所以提示语要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设计。顺势,我出示了课文中没有提示语的第七、八自然段,让学生加上提示语,并说明加的理由。在练习及交流中,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提示语的使用要联系上下文意思,要凸显人物个性,准确、恰当地使用。见火候差不多了,我便出示了一小段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让学生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学生完成得很精彩,有效完成了片段训练。

片段作文训练集中、精炼,每节课训练一点点,每节课收获一点点,日积月累,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片段作文训练虽然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但这样的方法只有付诸实践,让学生进行自主作文,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文能力。比如,上文所讲到的《陶罐和铁罐》的案例中,当学生掌握了提示语的使用方法时,我又播放了一组人物对话,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自己写一段带提示语的人物对话。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掌握了提示语的使用,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让它真正成为自己所掌握的一种作文能力。

四、分层细化评价,激发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老师的一场噩梦。笼统的作文教学面面俱到,教师的评语就只能跟着僵硬的空话、套话。学生所看到的评语大同小异,所能吸收的营养少之又少,学生对作文越来越没自信,作文也就越写越差。

所以,我们要改变评价的标准,将过去笼统的、大而全的评价标准,改为分层次、细化的递进式标准,让学生在轻松的训练中获得自信,提高作文兴趣,在递进过程中不断实现最后的目标。比如根据每节课训练的点,明确学生写作的方向,给出不同层次的评判标准。这样,教师在改作文时就不用再绞尽脑汁,也就不会再空话连篇。例如在评改四下习作四《我的动物朋友》时,结合本单元主题“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上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回顾这个单元课文作者写动物时的方法,尝试运用反语来写动物的特點,从而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评改作文时,我的标准就是“是否用上了反语写出自己所喜欢动物的特点?”如果用了,就是高分;没有用的话,讲评之后就要修改,改完再得高分。如此一来,作文要求不再多而杂,变得少而精。评价标准实现了分层、细化,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压力,从而减轻了学生作文的难度,写起来更加容易。能做到,就能得高分,受到不断肯定的孩子,作文自信在不断增加,作文兴趣逐渐浓厚,作文也就越写越好,不再“头疼”了。

【参考文献】

[1]李素环.小学作文高效教学36锦囊[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管建刚.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故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训练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