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生活化

2020-12-23 05:45彭桂芬陈冬梅
新一代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品课生活化教学

彭桂芬 陈冬梅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品德课要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只有将课堂与生活积累进行适当整合,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思品课与生活的价值,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生活化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三大课程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其中第二点就提出了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就是说我们要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纵观我们的教材,不管是新版还是旧版每一个课程也是编排贴近孩子的生活,反映孩子们的需要,从儿童的世界出发,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作为小学思品教师,我们都应该思考,我们课堂应该怎样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呢?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教材,用课程理念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目的呢?我们认为在思品课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生活体验,把教学与生活情景相结合,也就是让思品课“生活化。”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做法:

一、教学情景生活化

要发挥出生活化思品课教学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挖掘有效的课程生活素材,对不同的年段的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研究,寻找实施课堂与实际生活融合的训练点。充分利用是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即巧妙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生产与生活》《吃穿用哪里来》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學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教师就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妈妈端来了一个香喷喷的荷包蛋,结合课件提问这个荷包蛋从哪里来呢?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这个荷包蛋从哪里来呢?是妈妈从厨房做出来的;做荷包蛋的鸡蛋从哪里来呢?从农贸市场买来的;市场的叔叔有从哪里进来的鸡蛋呢?从养鸡场里来;养鸡场的叔叔又从哪里买来小鸡的呢?小鸡孵化场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追根寻源,体会劳动者所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是不简单的,它都包含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从而让孩子们懂的生活中物品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生活中物品数也数不清,老师就是选用了儿童生活的一个常见的情景,作为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事例又是孩子熟悉的所以谈论起来更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更好。

结合生活经验来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的知识,还可以让孩子有更高的兴趣去探究,去实践,想要有更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生活素材,充分的研读课程标准,并把握住课堂与生活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的观察、实验、推理及交流等。所以寓生活于情境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提炼信息,将要解决的问题从生活中调查研究中通过交流探讨,得出结论,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选取生活化的教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实物竟包含着丰富的道理。教育呼唤“回归”——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中来,回归到关怀人、关怀生命、关照心灵的本义上来。

例如:在教学《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与邻居之间发生的故事,继而将话题一转,“那么你是否给邻居添过麻烦?”“你的哪些活动或行为影响到了邻居?”“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设置了儿童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引导孩子去思考,去反思。

教师在课堂中选择的教育方法更应该“回归生活”、“走进生活”。只有方法贴近儿童生活,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三、教学策略生活化

《课标》指出:思品课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折,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小学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加以选择,一节课选择几种最恰当的教学策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以达到教学目的。不管采取哪一种策略,必须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年龄及生活社会实践经验,明确活动目标,引导学生一步步开展活动。

比如以下案例《节约用水》,教师设置了四个活动环节,

(一)谈谈每一天水对我们有多重要。

(二)课前布置小调查——你们家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

(学生组内交流调查到的材料,并汇报自己家庭中存在的浪费用水现象)

(三)小组制定切合生活实际的节水措施.

(四)设计节水广告语。

以上的四个环节的活动,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特点来设置,这是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亲身观察,才得出的措施,才有参与设计动力,效果才能达到最好。所以每一节思品课要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研究策略,要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恰到好处的学习策略。

四、教学应用生活化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因地制宜采取方法与策略在于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学以致用,让课堂上的理论内化到生活中去。让孩子在生活中思想与行为一致,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人。所以老师要注意设置实践活动课,让好的品行在活动中,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每一课书不是学完了就结束了,教师要跟踪后期效果,看看孩子是否的实际行动,真真正正在行动中做得好的要及时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好的行为习惯就养成了。

通过这样种种的活动安排设置,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品德就在我们身边,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感受,去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总之,思品课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将课堂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思品课与生活的价值,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于生丹

[2]《善用生活资源构建高效课堂》陈因玲《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3]《例谈品德课堂与生活的有效对接》许培国《教育教学论坛》

猜你喜欢
思品课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体会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为思品课插上爱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