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零落的艺术传承

2020-12-23 04:25茶江风
三月三 2020年5期
关键词:傩戏芦笙观音

茶江风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水滨村村头、村尾及水滨小学的课堂上,时常有一位“特殊老师”拿着一把笙或一只鼓为孩子们认真授课。“孩子们,莫小看这把笙,它可是大有学问,这些长短不一的小竹管里面,装有薄纸一样的铜片,吸和吹的时候都有曲调,你们试试……”

这位老人就是蒋礼发,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恭城瑶族吹笙挞鼓舞”传承人。说到“特殊”,不单是因为他70多岁的年纪,更因为他在水滨小学是一位众所周知、不领工资的免费“编外老师”。蒋礼发教课不为出名、不为薪水,只为把在瑶族延续了千年的吹笙挞鼓舞传承下去。

蒋礼发在父母的吹笙挞鼓舞表演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在各民族和谐生活的氛圍中对吹笙挞鼓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却在“文革”期间被勒令禁止,直到1986年,受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邀请在大众面前展示后,吹笙挞鼓舞才得以重放异彩。

当时作为村干部的蒋礼发萌发了要将此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的想法。他的父亲,也是吹笙挞鼓舞的行家,一直支持他,并嘱咐他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传承下去。

蒋礼发坚信这是瑶族文化的瑰宝,决定从制作笙、鼓、傩面,到学曲,再到练舞,系统地向父亲及其他前辈学习。

吹笙挞鼓舞始自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瑶族发祥地千家峒一支移居到观音乡水滨、狮塘一带的瑶族人民带入,流传至今。吹笙挞鼓舞一般是在祠堂或挞鼓亭(坪)表演。参舞的人数由12至24人(偶数)组成,有吹芦笙的,有击中小长鼓的,有敲大锣的,等等。起舞时按三四拍子稳健的踢踏舞步,云手击鼓,托鼓转身,优美自如 。嘣嘣嘣的挞鼓声、婉转悠扬的芦笙声、“喉欧喉喂耶”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加上参与活动的围观者的穿梭涌动,场面热闹而庄重。

吹笙挞鼓舞分为盘王出世、女鼓舞、七拍鼓舞、招兵舞、四季鼓舞、廻龙鼓舞等。舞蹈动作以走圆圈、鞠躬、倒鼓、对羊角为主。刚中有柔的舞姿,加上庄重有序的曲牌音乐渲染,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瑶家人对祖先盘王的虔诚,以及瑶家人朴实厚道、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舞蹈的音乐旋律起伏流畅,节奏鲜明,具有显明的民族和声色彩。乐曲演奏规律均以三遍为限,与中国古典乐曲的演奏程式“三叠”“三弄”极为相似,显出浓重的古色古香味。自始至终的三拍子节奏在芦笙、鼓锣、号子的映衬下,与刚毅、稳健的舞姿融为一体,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吹笙挞鼓舞的道具——笙、鼓的制作需要不少材料,上了年纪的蒋礼发不仅自己上山砍树,还到桂林、柳州和南宁寻找青铜。蒋礼发勤奋学习,认真练习,成为村里吹笙挞鼓舞的“一代宗师”。

尽管蒋礼发十分用心,但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打工,嫁人的嫁人,“传承”几乎无从谈起。

2008年,蒋礼发有了“从娃娃抓起”的想法。他和水滨小学的老师及相关部门联系后,得到大力支持,学校每周给蒋礼发安排一两节下午的课。

小学生们被有趣的芦笙和长鼓深深吸引,不仅在课堂上学得认真,晚上还有不少学生来到蒋礼发家中“开小灶”。蒋礼发不仅手把手地教学生跳吹笙挞鼓舞,还免费供学生们吃饭,几个学期下来,已收了几十个学生。每当有演出机会,孩子们都争着报名参加,他已多次带领孩子们参加县庆等大型活动的演出。

几年来,蒋礼发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徒弟。2008年11月,瑶族吹笙挞鼓舞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6月,蒋礼发被自治区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不管是村里举行隆重的盘王节庆祝活动,还是县里的大小活动,蒋礼发都会身着漂亮的瑶族服装,带队亮相。很多人都说,吹笙挞鼓舞曲调优雅,舞蹈具有典型的瑶族风格,是有欣赏价值、值得代代传唱的活文化。

在传承吹笙挞鼓舞的同时,蒋礼发不断挖掘保护恭城县观音乡的傩戏文化。傩戏,也称傩舞,流行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和广西。由驱鬼逐疫傩舞发展而成,各地有“傩愿戏”“傩堂戏”“师公戏”“师道戏”等不同的称谓,多以演《姜女寻夫》《柳毅传奇》《庞氏女》等剧目为主,演出时戴面具,故又名“师公脸壳戏”。表演动作一般较简单原始,音乐大多以锣鼓伴奏,人声附和。

目前,恭城瑶族自治县只有水滨村的蒋礼发较为熟悉傩面的制作和整套傩舞。在蒋礼发的努力下现在观音乡一些青壮年加入跳傩舞的行列,为这一古老的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

几十年来,蒋礼发无怨无悔地为瑶族文化的传承默默付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吹笙挞鼓舞和傩戏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并得以传承和保护。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观音乡的瑶族文化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傩戏芦笙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岜沙芦笙节
软陶傩戏面具
你好,芦笙
观音(七绝)
观音乘凤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
自在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