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方法的探讨

2020-12-23 04:36穆金山
写真地理 2020年40期
关键词:自然资源森林资源

穆金山

摘 要: 为进一步落实自然资源管理的“两个统一”,即“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面贯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20〕15号)的精神,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三调”统一时点遥感影像、森林资源调查年度更新“一张图”成果、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等为基础,开展森林资源专项调查工作,探索森林资源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统筹实施的制度、方法及路径。本文着重对森林资源调查中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的方法、路径等做重要的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自然资源

【中图分类号】S7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030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被破坏日益严重,为保证社会持续、高效、健康的发展,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准确分类是对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对各类资源精准保护的前提,森林资源也不例外。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森林,需要对森林的面积、位置、分布等进行清晰的了解,并采取专项调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总体保护及系统修复。

1 调查原则

基础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为基础,集成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年度更新“一张图”成果、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科学划分调查区范围内地表覆盖层上森林资源类型,做到空间资源不重不漏、空间结构相对独立完整。专项调查主要以查清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生态功能以及相关人文地理等多维度信息为主要目的,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森林资源调查年度更新“一张图”成果、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GB/T 38590-2020)等林地属性字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森林资源专项调查的分类标准。[1]

2 森林资源地表覆盖范围调查

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高分辨率航天航空遥感影像、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数据、森林资源调查年度更新“一张图”成果,通过内业研判、外业“3S”一体化调查,准确查清调查单位内森林资源边界、位置、面积及其属性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调查成果核查,核实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提高调查成果的质量,并建立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数据库。

2.1 森林资源图斑范围提取

(1)“国土三调”成果中林地图斑(0301、0305、0307)提取为森林资源图斑(0307中标注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的除外)。

(2)提取由于调查技术标准不统一,或因三调“时点”更新遥感影像现势性不够导致的,实地是林木,“国土三调”成果调查为其他地类的图斑,提取为森林资源图斑。包括以下情况:

1)铁路、公路、干渠批地范围内,“国土三调”成果中未细化且能够达到上图面积的林地应提取为森林资源图斑。

2)“国土三调”成果中调查为建设用地的图斑内,经核实能够达到上图面积的林地细化为森林资源图斑(着重对08H1、08H2、0810、0810A、09进行细化),其它建设用地根据影像的分辨率可适度进行细化。

3)“国土三调”成果中调查为非林地的农用地图斑内,经核实能够达到上图面积的林地细化为森林资源图斑。

4)“国土三调”成果中调查为未利用地的图斑,经核实能够达到上图面积的林地细化为森林资源图斑。

2.2 森林资源图斑范围核实

(1)利用三调“互联网+”举证成果、高分辨率高现势性的航天航空遥感影像,通过内业分析研判,对森林资源图斑范围逐一进行核实,对森林资源图斑范围有疑问的,提取为森林资源疑问图斑。

(2)充分采用3S一体化、“互联网+”、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通过外业核查人员现场定位、拍照方式对疑问图斑进行外业举证。

(3)通过内业核实、外业举证等方式对森林资源图斑进行内业修正,确定最终的森林资源图斑的范围。

3 森林资源属性调查

3.1 调查内容

地类、森林类别、郁闭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主导功能区、树种组成、优势树种、林种、每公顷蓄积量、面积等。

3.2 属性调查

为提高调查精度,减少外业工作量,按照“内外业”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属性调查。森林资源屬性能够继承森林资源调查年度更新“一张图”的,通过内业分析,将属性分别赋值给相应的森林资源图斑,对于属性无法继承的,提取为森林资源外业调查图斑,通过外业调查,对缺失的属性进行补充调查。

(1)属性继承

利用ARCGIS将森林资源图斑与森林资源调查年度更新“一张图”中林地图斑进行空间分析,将森林资源调查年度更新“一张图”中林地图斑中林地的属性分别赋值给相应的森林资源图斑。当地类属性一致时,可通过空间分析进行属性赋值,否则不予赋值,并对赋值后的属性进行逻辑检查,避免出现赋值错误。

(2)补充调查

补充调查主要是对属性无法继承或继承的属性有明显错误的的森林资源图斑进行补充调查,补充调查主要通过样地法、目测法、卫片估算法等方式进行,方法各有优劣,补充调查时可根据图斑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方法。

3.3 属性记载

各属性因子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记载。

(1)地类:乔木林、竹林、灌木林、疏林地、新造林、灌丛、其他林地。

(2)森林类别:公益林、商品林。

(3)郁闭度: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进行填写,用百分数表示,取2位小数。

(4)平均树高: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填写,单位为米,取1位小数。

(5)平均胸径: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填写,单位为米,取1位小数。

(6)主导功能区:公益林、商品林。

(7)树种组成: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填写。

(8)优势树种: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填写。

(9)林种:防护林、特殊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能源林。

(10)公顷蓄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填写。

4 结束语

森林资源专项调查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20〕15号)为指导,综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与森林资源专题调查技术标准与分类标准统筹考虑编写而成,希望对广大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20〕15号).

猜你喜欢
自然资源森林资源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乐于探索 美在其中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法律未界定之自然资源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