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

2020-12-23 07:16于海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

于海志

摘  要:近年来,国内开始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要通过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目标。目前,大数据平台已在交通综合治理、城市综合管理和垃圾分类等方面体现出巨大优势。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

前言

智慧城市承载着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担负着产业升级、品质生活、幸福归属、现代治理的重任,其核心主线是利用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城市运营和服务效率以及城市竞争力。目前,我国有500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随着国内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发展、管理日益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源泉和不竭动力。

1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套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导致个别城市盲目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使得各个城市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没有一套完整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当涉及政府红头文件、军事机密、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被泄露,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进行统一规划是迫在眉睫的。

1.2 相关专业人才紧缺

在世界范围内,大数据人才都处于紧缺阶段,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也要掌握数据分析等综合知识,随着大数据技术被大量的应用,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培养大数据方面的人员也是当务之急。

1.3 基础设施不配套

伴随新型智慧城市深度、广度的不断延伸,虽然城市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但各领域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由于重视程度、投资、建设思路等问题呈现出失衡的发展态势,领域间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新型智慧城市整体建设。

2 大数据应用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2.1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力度

立足实际,找准大数据突破口。面临政府数据被各部门独享、行业数据被龙头企业独占、各地市数据被平台公司垄断的困境,下一步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从数据共享开放和融合创新入手,做好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形成操作指南,引导各级政府出台配套政策,结合各地实际,全面进行机房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业务系统整合,重点建设基于开放式的架构包括政企、产业、消费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以政务大数据为核心、以优化提升民生服务为目标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窗口,以产业大数据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前提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平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微服务”为核心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服务协同服务平台,满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及市民个人对数据的申请、交互、发布、分析、使用等服务需求。

2.2 建立健全大数据建设机制

把握关键,扩大大数据应用圈。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基础数据、公共数据、实时数据等的大规模、深层次应用。下一步,智慧城市建设要聚焦民生公共服务、城市运行管理、产业转型升级等需求,以深化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感知与智慧应用为主线,全面实施强基、善政、兴业、惠民行动,加快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目标。强基行动主要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型信息技术,打造涵盖通信网络、基础数据资源平台、计算存储资源等公共资源与通用服务组件的智慧城市神经网络,统筹城市云资源、视频资源、大数据资源、指挥调度资源等,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级提升。

2.3 建立健全制度

完善制度,构建大数据新生态。随着城市大数据快速发展、交互融合、迭代变化,制度创新越来越成为城市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战略保障。下一步,智慧城市大数据发展迫切需要从管理体制、安全体制、市场体制入手,加快建立与智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制度、新机制。一是实行扁平化管理体制。围绕政务信息化、网络新闻监管、信息产业发展,细化分解相关工作,对信息化日常工作、政务资源和数据资源等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协调,破解各部门数据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现象,打通政府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数据孤岛”和部门壁垒,实施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建、数据互通、数据分享。

2.4 引进和培养大数据专业化人才

针对智慧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引进,根据需求有计划地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发挥引领作用,使人才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发掘大数据领域的尖端人才,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并且对其做出的贡献提供丰厚的嘉奖。

2.5 加快赋能,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通过网络打通智慧城市各个环节,在商业、工业、服务等领域为市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全要素生产及服务效率。当然,这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改造,不仅改变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模式,也悄然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工业互联网,最需要的是应用场景,最难的是向应用场景渗透的过程。全面推进“数聚赋能”专项行动,推动开放医疗、人社、交通、信用、教育等城市应用场景,引导各类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使数据要素充分互动耦合,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一份智慧城市方案。

3 结语

总而言之,运用大数据的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加强各级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是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余伟. 智慧城市中大数据技術的应用[J]. 通讯世界,2018,000(003):122-123.

[2]  阮博淳. 智慧城市中大数据时代下物联网技术的运用[J]. 数码世界,2018,000(002):32-32.

[3]  刘起玲,李丽英. 智慧城市中大数据存储与分析技术探索[J]. 数字化用户,2018,024(028):76.

[4]  张定纯. 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大数据的应用[J]. 低碳世界,2018,000(006):161-162.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