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注意力

2020-12-23 00:18陈文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注意力兴趣游戏

陈文娟

摘  要: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的能力,它保证我们对事物产生清晰的认识和做出准备的反应,是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注意力也是孩子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条件。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它关系到幼儿智力的发展,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通过实践和总结,对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梳理出了几条常用的规律。

关键词:注意力;兴趣;需要;游戏

【正文】

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注意的调整和培养,让幼儿的注意力得到很好的控制。除了针对注意的特点来进行的其控制与培养,还可以通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环境着手,调整幼儿自身同环境的相对关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条常用的规律。

一、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

俄国教育家与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灵。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好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例如,活动室里的布置過于花哨,更换的次数过于频繁,教学辅助材料过于有趣、繁多,教师的衣着打扮过于新奇,都可能分撒幼儿的注意。因此少一些新奇刺激的干扰,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让他们置身于一个安静的教室里,安静的氛围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挥。除此之外,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言行举止,配合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做事时,不要轻易打扰,但也要适时地对幼儿提示适当的要求,与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

二、有规律的生活

幼儿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单调活动,便会引起疲惫,降低觉醒水平,从而使注意涣散。有些家长不重视幼儿的作息制度,晚上不督促孩子早睡,甚至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造成睡眠不足,致使第二天无精打采,因而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活动。因此要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作息,有规律有科学地生活。

三、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有新异刺激的事物出现时,成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注它,而幼儿却往往不能。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去创设情景,逐渐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将持久注意的要求变为游戏角色本身的行为准则。例如,组织幼儿玩“指挥交通”的游戏,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并对交通警察站岗的时间作个规定,规定3分钟才可以换岗,当幼儿未到规定时间就停了,想顾自个儿走掉,此时我们老师可以充当别的角色说:“×××,没有你的指挥马路上都乱了,车子都堵塞了,小小警察赶快去帮忙!此时幼儿就很有可能就会提起精神,引起注意,继续来完成他的站岗任务。在这样轮流站岗游戏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及有意注意力。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可有意识地增加干扰因素来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四、培养幼儿注意事物的广度

幼儿注意力差的另一表现是不能同时注意多个事物。只是局限于其中一小部分,可以通过“猜物游戏”对幼儿进行多项注意力的培养。给幼儿呈现一些物品,让幼儿观察并看上一段时间,然后从中撤走一些物品,让幼儿说出少了哪些东西。又如在律动游戏教学中,要求幼儿注意手的动作,又要注意脚的协调,这就要求幼儿将注意力集中于全身,使全身各部位都要配合得当才可以。

五、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

兴趣、成功感以及他人的关注等因素可以构成活动的动机。对幼儿来讲,这些因素更会直接影响活动时的注意状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幼儿的兴趣于需要出发,幼儿的注意力会更容易集中与把握。

我们平时开展的教育活动均符合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活动方式应尽量游戏化,使其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得到愉快的体验;组织形式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儿童伙伴之间的交往;活动过程中要使幼儿有一种“主人翁”的自主感;主动活泼、动手动脑、积极参与。

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玩具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建议家长可以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另外,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让孩子有新鲜感,比如带孩子们去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曾未看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其注意力。

六、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在活动中,目的和要求越明确,其注意力越集中。在幼儿玩搭积木的活动中,教师提出要搭出最美丽最好看的建筑,谁的建筑最好,谁就可以获得一颗大拇指,教师明确提出了游戏的目的是搭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建筑,最后用物质给予奖励,幼儿就会集中注意力努力去建构,搭建自己心目中的最好建筑,并很好地完成搭积木这一游戏任务。

七、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完成任何有目的的活动所必须的。当我们阅读一篇教育论文的时候由于认识到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我们便会朝着这个目标指向自觉、自动的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这篇文章的内容,积极选择文章提供的各种信息。但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消耗的精神能量较多,容易引起疲劳。学前儿童由于生理特点,更难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儿童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任何稀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引起他的注意,有时候,在集体教学活动时,突然间有一只小鸟飞过来,幼儿就会情不自禁的去看小鸟,而且无意注意不需要意志克服,耗能较少,因而保持的时间可以比较长。但此时孩子们只是无意注意,没有任何目标指向。

鉴于两种注意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注意的特点,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也要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有意注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新颖、多变、强烈刺激吸引他们,同时,也应该向他们解释进行某种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使他们能主动的集中注意。两种方式应灵活的交互使用,不断变换幼儿的两种注意,使其大脑活动有张有弛,既能完成活动任务,又不至于过渡劳累。

以上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几条规律不仅可以运用在游戏活动中,也可以用在学习、生活中。有的游戏中,幼儿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要求教师能很好的运用方法与技巧,将幼儿的注意力从当前事件上转移到将要进行的事件上。

家长在培养幼儿注意力时要注意的事项

(1)提供适宜的学习、游戏环境

房间的布置要干净、简洁、明快。多数家长习惯将孩子的房间装扮得五颜六色,摆满了小狗、小猫之类的玩具,这些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因此孩子最容易被形象性较强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分散注意力。

(2)让孩子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兴趣能激起孩子一种良好的心理,使其在学习活动中处于积极的状态,每当孩子感到知识世界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时,大脑的活动就会灵活异常,产生各种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联想,从而提高大脑的创造性。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一些比较形象化和趣味性的教学。

(3)及时鼓励,引导孩子聚精会神

用脑学习时一定要聚精会神,思想集中,排除其他的杂念。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往往选择孩子较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孩子的已有经验展开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提示下积极互动,多鼓励多表扬,使其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

(4)多做需要专心致志的活动

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多组织幼儿做穿扣眼,玩拼图,做拼插手工等之类的活动来训练其注意力。多组织孩子进行综合性的训练活动。

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儿注意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根据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去培养幼儿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学前教育》2020.06版;

猜你喜欢
注意力兴趣游戏
让注意力“飞”回来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