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艺术家的社会关怀

2020-12-23 03:07王紫薇孙子淇徐卿时丹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当代艺术

王紫薇 孙子淇 徐卿 时丹冰

摘  要:城市化的进程中,当代艺术越来越成为焦点。尤其是近几年,当代艺术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从一线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甚至向乡村扩展,乡村正在成为公共艺术一个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在地艺术介入乡村项目不断出现在乡村视野中,例如:坚果兄弟的《带盐计划》、羊蹬艺术合作社的扎根乡村以及西安美术学院的“关中忙罢艺术节”等活动均呈现出此种趋势,这也体现着当代艺术家浓浓的社会关怀以及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当代艺术;羊蹬艺术合作社;社会关怀;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趋势下,“艺术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家,即仅会作画的画匠,而是被冠以“知识分子”之名。那么,我们需要明确“知识分子”的定义,我们国家以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为尺度来界定知识分子,这一点与国外不同。在国外,工程师、牙医之类只能算是专业人员,不能称其为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应该是在大学或者研究部门供职,且需要明确两个职能:一是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研究及见解,二是具备社会责任及人文关怀。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组成的羊蹬艺术合作社便是艺术家贡献社会、彰显关怀的典型案例。

贵州桐梓是过去夜郎国的所在地,桐梓有个羊蹬镇,2012年,几个重庆雕塑家来到羊蹬做当代艺术。艺术家来到羊蹬镇并不想落入过去的窠臼,他们制定了几条原则:不是采风,不是体验生活,不是文化扶贫,不是送文化下乡……羊蹬艺术合作社从2012年创立到2017年结束共历经了5年的时间,艺术家扎根羊蹬并为这里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艺术活動,比如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冯豆花美术馆,发起了找艺人、警察开光等活动等等,笔者认为羊蹬艺术合作社重新定义了艺术的概念,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展成一个不断生长的活体,发挥艺术家的主体责任意识与艺术力量最大化,使艺术扎根羊蹬、融于羊蹬并改变羊蹬。

进入羊蹬的第一个艺术活动是《乡村木工计划》。发起这一活动的原因很简单:由于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手工家具被机器取代,羊蹬的近百个木匠失业了。他们希望和农民一起,商量着做艺术。《乡村木工计划》要求一个艺术家搭配一个当地木匠,组成六对组合,每组的两人需共同完成一件作品,且要达到双方均认可。对于木匠来说,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你告诉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能让他们自己决定做一个什么东西;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要得到木匠的认可却十分困难,后来终于找到一个方法,让木匠们从他们最喜欢最擅长的东西做起。刚开始,木匠们有点为难,过去的活路做习惯了,现在让他们做艺术,还真是有点不适应。不过,只要有了一两个人的示范,其他人马上就开窍了。他们有人把几个小方凳纵向连接,叠加以后很有形式感,尽管它们已经成为不能坐的凳子,但有了凳子之外的含义;有的人开始在椅背上加上一个凳子;有的人把木质斧头的利刃镶嵌在长条凳上……有个木工刚开始时,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只会做棺材。后来,他尝试把几个“迷你”小棺材叠加在一起的时候,马上有了特别的味道。最有意思的是一位木工尝试改造一个旧立柜,把它镶在摩托车的后座板上,变成一个流动的家。打开柜门,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拉出活动隔板,就是一个简易的床。木匠们的热情调动起来了。这个活动看似与艺术无关,艺术家是在与木匠合作完成一件“手艺活”,但却给木匠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体验,“艺术”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就指令工作,而是创造力的体现,艺术家的参与不仅为木匠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也更能够在此项活动中探究艺术的其他途径--非传统的艺术方法不仅可以解决艺术的局限,也可以为公众带来活力,生活中被隐藏的艺术在他们的创造下被点石成金,艺术成为了生活中的日常并建立了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

除了创作,他们还去赶场,在乡村集市上尝试卖掉他们的作品--一个被裱起来的现金,“五角钱”以一元的价格出售,“一元钱”以两元的价格出售,这个作品成功的被一个孩子和一个算命师傅买下。作品的成功出售逐渐彰显着“艺术”在逐渐被当地人接受,也在慢慢的改变着他们的生活。艺术合作社引起了乡镇干部的注意,他们联系合作社,能否为当地环境的改善做些什么?很快,他们接到地方政府的委托,制作了场墟上的便民长凳以及山路中途方便搁背篓的坐凳等等,当然,这些公共物品是有设计的,是作为公共艺术来创作的,这些作品更加突出的是当代艺术的在地性与时代性。后来,他们承担了乡村学校的环境改善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材料,将它们改变成乡村学校的公共艺术作品。

2014年羊蹬艺术合作社接到的最新委托是,当地为了推广经济作物并配合旅游开发,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大面积连片种植向日葵,希望在这个项目上得到合作社的帮助。正好,重庆钢厂有一个废弃了的毛泽东戴军帽的头像钢模,共20米高,常年淹没在草丛中。于是,通过艺术家的斡旋,这座头像获准运到羊蹬。他们制作了一幅“葵花朵朵向太阳”的大型地景艺术效果图:大片盛开的金色葵花地里,高耸着一座毛泽东巨型头像,这幅效果图今年将变成现实的图景。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在质疑今天的艺术制度和艺术与商业、名利场的关系,艺术走出艺术界、美术馆、艺术制度后仅以一个活动、一个非功利项目出现,反而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萨特将独立的艺术家等同于知识分子,赋予其时代之牛虻的角色,然而今天的艺术家大多遵从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创作目标,忽略了萨特所强调的社会责任,在羊蹬艺术合作社发起人焦兴涛老师身上,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艺术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身体力行的融入生活、改变生活,彰显着当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关怀,这无疑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淳,孙振华.社会如何认定一个人是“艺术家”在于如何认定“艺术”-孙振华访谈[J].书画艺术,24.

[2]  周渝.艺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三届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综述[J].文艺研究,2019(09):157-160.

[3]  周彦华.艺术的介入-介入性艺术的审美意义生成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陆建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作者简介:王紫薇(1997.10~),女,吉林省吉林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孙子淇(1999.2~),女,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徐卿(1999.12~),女,江西省上饶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时丹冰(1998.8~),女,河南省商丘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当代艺术》封面艺术家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