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研究策略

2020-12-23 13:23李晓琦孙培培闫少娜路文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培养幼儿

李晓琦 孙培培 闫少娜 路文文

摘  要: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通过多次的重复来使生活习惯变成幼儿的主观行为,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是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以及衣着习惯等多个方面,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需要不断的强化以及巩固。

关键词:生活习惯;培养;幼儿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培养幼儿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多个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幼儿学会生活技能,使其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及学习节奏,使幼儿更加快乐地成长。但是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将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重要责任推到保育员的身上,幼儿的生活混乱,难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要求在幼儿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结合幼儿的自身性格特点,综合分析环境影响以及教育手段,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

一、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认识

生活习惯主要包括饮食、卫生、睡眠、个人清洁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从幼年开始对幼儿进行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够使幼儿终身受益,反之则对幼儿的终身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对幼儿的一生具有客观的影响。但是在实际中,如何能够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相关方面研究的重要问题。实际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社会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循序渐进地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点,将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慢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

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角度

(一)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培养

要求教师能够充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思想认知水平来进行培养。通常幼儿体现出动手能力弱、畏惧困难的特点,他们遇到生活技能问题时具有惰性以及抗拒感,对此可以让教师可以采取放手教育的方式。比如说,要让去幼儿自己学会叠被子的技能,教师可以先教会幼儿如何去叠,再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进行练习。针对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先将被子叠一边,剩下的一边让幼儿自己动手叠,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建立自信心,让幼儿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可以做到,进而帮助幼儿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如果发现幼儿不愿意动手的,要在对幼儿进行鼓励的同时运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动手习惯,慢慢渗透,对任务完成良好的幼儿进行适当的奖励以及表扬,促进幼儿在后续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完善行为。

(二)营造适当的教育环境

作為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的价值不容忽视。通过创设和营造良好的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是目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要求。在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布置环境以及心理环境。具体来说,布置幼儿寝室的过程中,可以在寝室墙上贴出进入寝室的步骤,同时让床位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能够让帮助幼儿按照步骤进出寝室进行午休,还能够让幼儿根据墙上图片中的具体方式来进行午休,保持寝室的安静。保持床位距离能够保证在幼儿叠被子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矛盾。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意为幼儿营造一个更加舒适、愉悦的心理环境,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来包容他们的失误,让幼儿自己去做事,使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技能体系,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肯定

对于生活习惯的培养,一些教师会采取口头提醒、强制要求等传统的教育方式,但是这些教育方式难以起到长期的效果,甚至会导致幼儿产生抵触的情绪。主要是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意识,不喜欢这些枯燥的教育方式。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正面鼓励来帮助幼儿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例如,对小班的幼儿采取表扬、肯定、发放小红花的个体性表扬方式;对于中班幼儿,可以以小组的单位形式进行表扬,针对叠被子任务完成较好的幼儿,他们小组就可以获得一面红旗,定期来查看获得红旗数量最多的小组,从而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团结性以及集体竞争意识。其次,在对幼儿进行表扬以及肯定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表扬,防止过于夸大其词。针对叠被子任务完成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时可以说“你把被子叠的这么整齐,你的小手真厉害”,从而让幼儿明确教师这种行为是针对他的具体行为来表扬的,还能让其他的幼儿了解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受到表扬,从而能够体现出表扬的最大化价值。

(四)发挥家长的教育价值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让家长体现出重要的作用,帮助幼儿形成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幼儿在家中体现出过于强烈的依赖感,这就是家园共育的重要价值。首先,家长在家中要适当让幼儿自己去完成日常行为,不要过于担心幼儿做不好、幼儿觉得辛苦或者觉得麻烦,这只会让幼儿在家养成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习惯,难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开展家园互动,家长在发现幼儿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时候,应当和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并思考有效的对策,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家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帮助幼儿建立更加稳定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在对幼儿进行鼓励时不要用玩具作为奖励,防止幼儿为了得到玩具而做事情,防止养成不给玩具就什么也不做的习惯。善于应用家长的资源,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落实,帮助幼儿在幼儿园中所获取的良好生活习惯获得进一步的延伸和巩固。

结语:

总体来说,在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客观问题。作为一个长期、持续性的问题,帮助幼儿培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极地创设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提高生活习惯培养的效率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柳苏.3—6岁幼儿良好习惯的分类及其养成困境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0,928:55-57+60.

[2]  邹敏.浅谈幼儿在园良好“生活品德”习惯的养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4):165.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培养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日三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