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

2020-12-23 08:55王雯阳吴方兴张龙周旺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新形势

王雯阳 吴方兴 张龙 周旺

摘  要: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科学技术进步飞快,医疗设备在艰苦偏远地区医院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为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护工作开展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较低,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多是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导致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开展水平普遍较低,对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一些影响,甚至会造成医疗设备的损坏。新形势下,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受到了较高的关注,本文对艰苦偏远地区医院的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意义及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现阶段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能够为艰苦偏远地区医院进行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化管理;新形势

引言:

现阶段,我国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对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认识较少,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不能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导致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目前,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已经认识到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尝试对自身工作加以改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水平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采购方面、监管方面等因素的影响,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工作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工作仍需进一步改进。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的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的。

1.新形势下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意义及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设备在艰苦偏远地区医院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积极对自身工作进行革新,仍旧是采用传统工作模式,导致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开展进度较慢、质量较差,对医疗设备的实际应用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医护工作水平的提升。新形势下,医院积极采购医疗设备,以期借助医疗设备提高医护工作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种情况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而且设备档案管理内容更加复杂,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艰苦偏远地区医院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相比以往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及系统性,避免对细节的疏漏,保证各个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且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保证工作开展的进度及质量。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还能够加快信息传递及处理工作的速度,实现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及质量的大幅提升,另外,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为人员使用医疗设备提供便利,避免时间及精力的不必要浪费[1]

2.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面临的难题

2.1采购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健康意识逐渐加强,这种情况下,民众对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医院为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购医疗设备,以期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不能规范自身的行為,对医疗设备质量的审核不够规范,导致医疗设备采购工作水平较低,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还会对医院正常医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2]。现阶段,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较为复杂,有关部门对医疗设备市场的管理较为松懈,医疗设备生产行业入门标准较低,这种情况下,医疗设备质量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医院采购人员如不能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进行医疗设备进行检查,会导致不合格医疗设备流入医院,进而影响患者病情的诊治,甚至会导致误诊、漏诊情况的出现,严重时会造成患者的死亡[3]

2.2监管方面

现阶段,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的技术含量较高,与以往医疗设备表现出现较为明显的区别,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导致医疗设备的损坏,甚至是人员的伤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缺乏严格的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靠的依据,导致医疗设备的使用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及随意性,医疗设备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医疗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频出,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对医院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4]

2.3设备管理方面

新形势下,我国艰苦偏远地区医院为提高自身医护工作的水平,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购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数量大幅增加。医疗设备的采购及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护工作的水平,得到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一致认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甚至片面的认为设备管理工作是对时间及精力的浪费,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较低,对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缩短了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医院资金的不必要浪费。另外,我国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对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的关注较少,不能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医护工作开展质量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且长时间“带病运行”会加快医疗设备的损耗,进而导致医疗设备的损坏[5]

2.4设备档案管理方面

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护工作水平的提升,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量,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难题。现阶段,我国部分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了解较少,并没有意识到设备档案管理的意义及作用,而且缺乏相关经验,并没有可靠的依据,这种情况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频出,医疗设备档案难以得到高水平的管理,对后续设备的维护、检修、更换、报废等工作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另外,现阶段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档案管理工作难度较高,对档案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工作能力较差,责任意识薄弱,并不能高质量完成设备档案管理工作[6]

3.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医疗设备在医护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护工作的水平。新形势下,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难度大幅增加,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工作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可以说,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是社会对医院提出的要求,也是医院寻求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7]。本文对新形势下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宣传

新形势下,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应加大对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宣传,帮助人员认识和了解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为后续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赢得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以此降低医疗社会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难度,保证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而且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应注意完相关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为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8]

(二)医疗设备动态及静态信息化管理

医疗设备动态信息化管理及静态信息化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艰苦偏远地区医院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静态信息化管理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基础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医院能够充分掌握医疗设备相关信息,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动态信息化管理能够在不影响医疗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管理,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以此避免设备的损坏。另外,动态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管理成本,避免设备管理工作对医护工作造成的影响,确保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打造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平台

在实际工作中,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应明确以往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打造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平台,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平台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梳理,避免对细节的梳理,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管理工作的影响,进而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而且信息化及系統化平台能够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以此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9]

(四)建设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人才队伍

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应充分认识到管理人员在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注意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医院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帮助人员认识到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确保人员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此外,医院应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聘用工作进行改进,提高人员聘用标准,重点考察人员对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认识,为医疗设备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实现对管理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10]

结论:

综上所述,医疗社会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对医疗设备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医疗设备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促进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医护工作水平的提升。新形势下,艰苦偏远地区医院应明确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意义及必要性,正视采购方面、监管方面、设备管理方面、设备档案管理方面对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造成的阻碍,并通过加大对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宣传、医疗设备动态及静态信息化管理、打造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平台、建设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人才队伍等方式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切实提高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明璐,朱丹妮.军队疗养院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几点做法[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5):540-541. DOI:10.3969/j.issn.1009-0754.2020.05.020.

[2]  麦达成,肖翔,劳婉仪,等.呼吸机质控检测实践与维保工作方案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20,35(9):144-148.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0.09.033.

[3]  李伟,王赠,王俊婷.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研究[J].神州,2020,(27):286. DOI:10.12217/j.1009-5071.2020.27.265.

[4]  王少芹.4R危机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效果及工作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26):3530-3532. DOI:10.12104/j.issn.1674-4748.2020.26.033.

[5]  杨宁,唐英,唐军,等.医疗设备院内外维修模式的效益评估与决策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9):148-151. DOI:10.3969/J.ISSN.1672-8270.2020.09.035.

[6]  丁仲根,王琪,王玉勇.探讨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改进对策[J].健康必读,2020,(26):277,298.

[7]  戚冬.医院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8):87-88. DOI:10.19695/j.cnki.cn12-1369.2020.08.33.

[8]  潘教成,韩浙,张正炜.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必要性及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4):187,189.

[9]  潘哲.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4):186-188.

[10]  许仕伟,杨佳佳.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与系统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4):4-6.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20.14.002.

作者简介:王雯阳,1996年2月17日出生,男,山东省,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医院信息化。

猜你喜欢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新形势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