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战“疫”看粮油市场保供稳价

2020-12-24 14:48吴国勇
中国粮食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稳价粮食局粮油

文/吴国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这场大考,也考验着粮食部门的担当精神、应战能力。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粮食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决扛起重任,把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抓紧抓细抓实,确保了全省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保障有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诠释着粮食人的大爱与担当。

一、联动工作机制是保供稳价的“定盘星”

1 月21 日,湖北省政府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1 月23 日10 时起,武汉市决定将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保供就是使命,全省粮食系统迅速行动。1 月23日,湖北省粮食局印发《关于加强全省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紧急通知》,从加强监测预警、粮源调度、市场监管、舆情引导、组织领导五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省粮食局成立全省粮油应急保供工作领导小组,由牵头主持工作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新明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控处。各地也相应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要求。2 月20 日,湖北省粮食局、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北局三方建立疫情防控粮油保供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协作,共克时艰,为全省粮油市场保供稳价“一盘棋”发挥了“定盘星”的作用。

为便于疫情防控粮油保供联动机制沟通联系,湖北局粮棉糖监管处牵头,三方相关处室负责人及时进行沟通交流,研判粮油保供形势,分享有关工作动态信息,落实联动机制相关工作。三方主要领导不定期会商,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三方采取不同形式对湖北省各市州粮油市场供应情况进行调研,并分别依托市州发改委(粮食局)、省储备粮有限公司库点、中储粮湖北分公司直属库、湖北局储备仓库进行跟踪监测和趋势分析。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央指导组和国家局的要求,湖北省粮食局积极采取保供措施,推动成品粮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湖北局将所属基层仓库分布在8 个县市区的8 条铁路专用线中转能力和2 万平方米仓容提供给湖北省粮食局和中储粮湖北分公司,做好粮油保供物资接发。中储粮湖北分公司结合中央储备粮轮换,先后组织多次竞价拍卖,以大幅低于往年市场行情的成交价格持续供应粮源,保障湖北地区成品粮加工企业用粮需求。

二、粮食库存充裕是保供稳价的“压舱石”

湖北是全国13 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是全国10 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11 位左右。这些年,湖北省粮食局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建立和完善了省、市、县三级地方粮油储备和应急供应网络。随着粮食生产的连续丰收,不论是全国粮食库存还是全省粮食库存都十分充实,尤其中央和地方粮油储备实物数量到位、质量良好、品质安全。厚实的粮油库存和储备,奠定了粮油市场坚实的物质基础,起到了保供稳价“压舱石”的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粮油市场稳定、供应较为充足。仅成品粮就可以满足61 天以上日常零售;武汉市可以保证满足日常零售159 天以上,价格没有出现明显波动。

随着疫情防控升级,湖北省粮食局坚决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及时下发《关于加快落实成品粮库存增储任务的紧急通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立成品粮临时储备、原粮储备紧急加工为成品粮、补贴扩大加工、支持企业增加商业库存、外地购入等方式,快速提高辖区成品粮库存数量,落实成品粮增储任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全省17 个市州,督促落实成品粮增储计划,迅速将成品粮库存保障能力提高到30天以上,进一步夯实粮油保供稳价基础。截至目前,湖北省17 个市州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正常,未出现断供现象。

三、正确引导舆论是保供稳价的“稳定器”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粮食局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和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通过《湖北日报》、湖北广电、长江云等平台主动发声,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定社会预期。

2 月18 日上午,文章《湖北,你的大米呢?你的大米在哪里?》在网络上被疯转。一时之间,关于湖北大米够不够吃,能吃多久的疑问铺天盖地袭来。舆情发生后,湖北省粮食局党组高度重视,在认真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迅速果断处置,上下联动主动回应,并第一时间报告省网信办。当天下午即在局政务网站发布题为《目前我省粮食库存充足市场平稳》的官方信息,针对文中引用的3篇报道作出简洁有力的回应,并联系《湖北日报》等省内主要媒体发声,扩大宣传影响。争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舆情处置的指导和支持,上述信息同步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进行转载,《经济日报》、新浪财经等各大主流媒体均作了针对性地回应,有些还对粮权分类和粮食供求状况等进行科普,因势利导宣传粮食安全知识,让民众放心。

由于多方协力、上下联动,及时消除了负面影响,有关正面宣传得到网民积极回应,这起突发舆情在短时间内得以妥善处置,取得很好的宣传和澄清效果。湖北省粮食局以此为鉴,要求机关有关处室(单位)及人员,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加强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发布,主动引导舆论。同时,号召全省粮食系统通过微信、微博等广泛转发全系统抗击疫情有关行动和举措,正面发声,为保供稳价、战胜疫情营造有利氛围。截至3 月14 日,湖北省粮食局在中央、省级媒体宣传粮油保供稳价等疫情防控工作用稿100 余篇。

四、稳定粮油价格是保供稳价的“安全阀”

按照联动机制工作安排,湖北省粮食局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地方储备等粮油价格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省、市、县地方储备轮换价格、加工企业成品粮出厂价格均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实现全省粮油价格水平基本稳定的工作目标。

一是加大储备轮换投放量。对已下达轮换销售计划的,从通知下发之日起按价格规定在三天内全部挂牌拍卖,及时组织销售,尽早出库,满足市场原粮需求。二是稳定原粮出库价格。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稻谷小麦和食用油,轮换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三是强化成交价格把关。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会同湖北省粮油信息中心综合比照考虑粮食品种、品质、年限、质量等级等因素,分类精准确定去年同期价格。成交价格以去年同期价格为限,确保成交价格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四是稳定加工企业出厂价。各级发改(粮食)部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和指导粮油加工企业,保证其成品粮油出厂价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积极出台物价补贴、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等支持保供稳价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激励加工和储备企业在保供稳价上作出更大贡献。五是强化执法监管。一方面,加强对粮油交易和出库环节的监管,坚决杜绝和查处额外收取费用、变相涨价、人为设置障碍、阻扰出库、超扣水杂增量等违规行为。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按相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对拒不落实本通知要求的粮油加工企业,纳入企业和个人诚信记录。另一方面,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对重点粮油企业、大型批发市场、超市等开展联合抽查检查,督促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严厉查处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散发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凝聚多方力量是保供稳价的“动力源”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湖北省粮食局千方百计为粮油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和鼓励企业尽早恢复生产。1 月23 日,局领导带队前往武汉三镇开展调研走访,了解到粮油加工企业因为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不足而导致无法正常开工时,要求省粮食局第一时间在全省广泛统计粮油企业防护用品需求,主动对接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相关成员部门,为全省粮油企业先后争取两批防护口罩累计45.6 万只。2 月24 日,全省第二批42.4万只防护口罩运至局机关大院,需要立刻邮寄发往60 多个市县和单位。局机关和局直单位10 余名党员志愿者主动参加分类、打包、快递寄出。从下午5 点一直持续到晚上8 点,天黑了就用汽车车灯照明,肚子饿了就吃两口方便面,没有桌子就蹲在地上填写快递单据,力争最快速度将防护口罩送至粮油企业手中。同时,湖北省粮食局还为各地对接了数十家防护用品厂商,有效缓解了全省粮油企业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印发致全省粮油企业公开信,号召企业尽早开工,积极捐款捐物。

广大粮油企业积极响应,履行责任,奉献爱心,复工复产保供应,配送保民生,捐款捐物献爱心,彰显了行业担当。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积极行动,搭建会员之家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平台,加强省内、省外企业联系,推动网上交易。各粮油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复工复产,开足马力生产,保障市场粮油供给。湖北省粮油集团、福达坊集团、国宝集团等企业,以及全省各地的700 多家放心粮油门店等,主动开展粮油社区直配、线上团购、单位直采等业务,保障居民“米袋子”供应。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得知湖北省粮食加工企业急需口罩的情况后,积极组织有关企业为湖北粮协捐赠口罩10850 个。同时,省粮食行业协会积极对接外省粮企爱心捐赠,协助接收100 多吨大米和部分生产防疫防护物资。省内粮油企业在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捐款捐物助力抗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 月4 日,178 家省内粮油企业及粮机企业累计捐款捐物1327.68 万元(含450.04 万元防疫紧急物资)。

猜你喜欢
稳价粮食局粮油
国家统计局: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收窄 保供稳价政策显效
国家发改委:加快矿产品基地建设 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
保供稳价抗疫情,粮食系统在行动
春节之前问肉价
浅析粮食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转型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